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319481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分水器、循环水泵、集水盘和地埋管,冷却塔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集水盘,循环水泵安装在进水管上,冷却塔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连接分水器,地埋管的两端分别连通集水盘和分水器,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内设填料;冷却塔风机,设置在冷却塔本体上;冷却塔循环水进水管阀门,设置在进水管上;冷却塔循环水出水管阀门设置在出水管上;冷却塔循环水出水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出水管上;温度控制箱,分别与冷却塔风机和冷却塔循环水出水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接收冷却水出水温度信号,输出电信号,控制冷却塔风机开或关。通过本控制装置能够避免冷却水低温保护停机;保障冷水机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源热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冷却水水温过低,会造成压缩式制冷系统高低压差不够、运行不稳定、润滑系统不良运行等问题,造成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出现结晶事故等。因此,需要对冷却水允许最低温度进行控制,以满足《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第8.6.3条对冷却水最低水位的要求:“冷却水进口最低温度,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不宜小于15.5℃,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不宜小于24℃。”。如现有技术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冷却塔”、授权公告号为“CN204665967U”),其具体公开了一种冷却塔,其包括一封闭的箱体,若干设置在箱体底部的支架,箱体的其中一侧壁的上部开设一进水口,一进水管贯穿进水口,箱体的底端设置一与其贯通且向下突出的积水盘,积水盘的一侧开设一出水口,出水口连通一出水管;延伸至箱体内部的进水管的一端连通一无动力风机,无动力风机的底端同轴紧固连接一管道,管道的底端设置若干与其连通的喷头。再如技术专利(技术名称为“玻璃钢闭式冷却塔”、授权公告号为“CN204154141U”),其具体公开了玻璃钢闭式冷却塔,型涉及冷却塔设备
,尤其是一种用于工业冷却的玻璃钢闭式冷却塔。这种玻璃钢闭式冷却塔,具有玻璃钢制成的塔体,塔体下半部设有散热片支架,散热片支架上装有散热片,散热片上方设有用于热料冷却的换热盘管,换热盘管上方设有集水器;所述散热片支架下方装有收集冷却水的积水盘,积水盘与冷却水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布水器连接,在靠近出水口的管路上设有喷淋泵。以上两项专利中均没有公开冷却水最低温度的控制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冷却水低温保护停机的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分水器、循环水泵、集水盘和地埋管,所述冷却塔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集水盘,所述循环水泵安装在进水管上,所述冷却塔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连接分水器,所述地埋管的两端分别连通集水盘和分水器,所述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内设填料,作为冷却水淋水散热表面;冷却塔风机,设置在冷却塔本体上,提供循环风对冷却水降温;冷却塔循环水进水管阀门,常开阀,设置在进水管上;冷却塔循环水出水管阀门,常开阀,设置在出水管上;冷却塔循环水出水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出水管上,沿出水管走向位于冷却塔循环水出水管阀门的后方,在线监测冷却水水温;温度控制箱,分别与冷却塔风机和冷却塔循环水出水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接收冷却水出水温度信号,输出电信号,控制冷却塔风机开或关。优选地,所述冷却塔本体的容积为500L~7500L。优选地,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的管径为30~50cm。优选地,所述冷却塔本体的容积为500L~2500L。优选地,所述冷却塔本体的容积为3000L~5000L。优选地,所述冷却塔本体的容积为5500L~7500L。优选地,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的管径为30cm。优选地,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的管径为40cm。优选地,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的管径为50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避免冷却水低温保护停机;2.保障冷水机组安全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分水器8、循环水泵9、集水盘7和地埋管10,所述冷却塔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集水盘7,所述循环水泵9安装在进水管上,所述冷却塔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连接分水器8,所述地埋管10的两端分别连通集水盘7和分水器8,所述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3,内设填料,作为冷却水淋水散热表面;冷却塔风机2,设置在冷却塔本体3上,提供循环风对冷却水降温;冷却塔循环水进水管阀门1,常开阀,设置在冷却塔本体3的进水管上;冷却塔循环水出水管阀门4,常开阀,设置在冷却塔本体3的出水管上;冷却塔循环水出水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冷却塔本体3出水管上,沿冷却塔本体3的出水管走向位于冷却塔循环水出水管阀门4的后方,在线监测冷却水水温;温度控制箱6,分别与冷却塔风机2和冷却塔循环水出水温度传感器5通信连接,接收冷却水出水温度信号,输出电信号,控制冷却塔风机2开或关。冷却塔本体3的容积为500L~7500L。出水管和进水管的管径为30~50cm。冷却塔本体3的容积为500L~2500L。冷却塔本体3的容积为3000L~5000L。冷却塔本体3的容积为5500L~7500L。出水管和进水管的管径为30cm。出水管和进水管的管径为40cm。出水管和进水管的管径为50cm。冷却塔本体3的容积和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管径具有相应的对应关系,当冷却塔本体3的容积较小时,比如容积为500L~2500L时,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管径选用30cm即可;当容积为3000L~5000L时,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管径选用40cm即可;当冷却塔本体3的容积为5500L~7500L时,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管径选用50cm规格。此外,冷却塔本体3的容积包括但不限于500L~7500L规格,也就是说本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能够应用到不同容积的冷却塔上。冷却塔循环水进水管阀门1平时常开,冷却塔风机2开启,对淋到冷却塔填料表面的冷却水进行降温,冷却塔循环水出水管阀门4平时常开,冷却塔循环水出水管上的温度传感器在线监测冷却水水温,温度控制箱6接收冷却水出水温度信号,与冷却水允许最低温度设定值进行比较,实测水温低于设定水温时,输出电信号,冷却塔风机2停机,温度控制箱6持续接收冷却水出水温度信号,与冷却水允许最低温度设定值进行比较,水温高于允许最低温度设定值时,输出电信号,冷却塔风机2开启。本技术中,冬天利用地埋管10进行换热,夏天则优先利用地埋管10进行换热,在冷却水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启动冷却塔进行散热,作为地埋管10的补充,调节对地下散冷量与散热量的平衡,避免了地下温度的上升。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分水器、循环水泵、集水盘和地埋管,所述冷却塔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集水盘,所述循环水泵安装在进水管上,所述冷却塔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连接分水器,所述地埋管的两端分别连通集水盘和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内设填料,作为冷却水淋水散热表面;冷却塔风机,设置在冷却塔本体上,提供循环风对冷却水降温;冷却塔循环水进水管阀门,常开阀,设置在进水管上;冷却塔循环水出水管阀门,常开阀,设置在出水管上;冷却塔循环水出水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出水管上,沿出水管走向位于冷却塔循环水出水管阀门的后方,在线监测冷却水水温;温度控制箱,分别与冷却塔风机和冷却塔循环水出水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接收冷却水出水温度信号,输出电信号,控制冷却塔风机开或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分水器、循环水泵、集水盘和
地埋管,所述冷却塔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集水盘,所述循环水泵安装在进
水管上,所述冷却塔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连接分水器,所述地埋管的两端分别
连通集水盘和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包括:
冷却塔本体,内设填料,作为冷却水淋水散热表面;
冷却塔风机,设置在冷却塔本体上,提供循环风对冷却水降温;
冷却塔循环水进水管阀门,常开阀,设置在进水管上;
冷却塔循环水出水管阀门,常开阀,设置在出水管上;
冷却塔循环水出水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出水管上,沿出水管走向位于冷却
塔循环水出水管阀门的后方,在线监测冷却水水温;
温度控制箱,分别与冷却塔风机和冷却塔循环水出水温度传感器通信连
接,接收冷却水出水温度信号,输出电信号,控制冷却塔风机开或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于争先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智成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