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宏亮专利>正文

敷穴明目健眼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1795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敷穴明目健眼袋,主要由固定袋片(1)和药芯(2)两部分构成,药芯(2)附在固定袋片(1)的内表面,药芯(2)的四周封闭且固定在固定袋片(1)上;药芯(2)可同时覆盖神阙穴、盲俞穴、天枢穴、水分穴、阴交穴和气海穴等穴位,药物窜透弥散有效地通过十二经脉而被吸收入血,进入体循环达到治疗眼疾、健眼明目的目的。(*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外用眼疾治疗、保健用品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敷穴明目健眼袋。现有的药物敷穴法,多采用将药物或药膏直接敷贴于穴位,外用脐布固定,使用时患者易对固定胶布产生过敏反应,药物存放时间短,易脱落而影响疗效和污染衣被;还有一些裹肚法,是将药物制成圆形药芯敷贴于穴位,但由于该方法在设计上存在缺陷,往往只能敷贴到1-2个穴位,不能达到一次敷贴多个穴位的目的,从而影响疗效。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芯可同时覆盖神阙穴、肓俞穴、天枢穴、水分穴、阴交穴和气海穴等穴位且药物存放时间长的敷穴明目健眼袋。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它主要由固定袋片和药芯两部分构成,药芯附在固定袋片的内表面,药芯的四周封闭且固定在固定袋片上。为使多个穴位能够更充分地吸收药物,药芯采用与固定袋片相同的形状。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药芯能够可靠地敷贴在穴位上,药物窜透弥散有效地通过十二经脉而被吸收入血,进入体循环达到治疗眼疾、健眼明目的目的;采用本技术施治方便,患者敷贴腹部易于接受,不妨碍工作、学习和生活;经临床观察表明,大多数患者敷贴后视力显著提高,尤其对近视、弱视的总有效率达98.3%。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为药芯与固定袋片固定设置的健眼袋,如图1、图2所示,将特制的中药粉混合于艾绒内,把艾绒均匀铺置于二片棉布之间,然后缝制成药芯2,固定袋片1外表面采用绸缎,内表面选用棉布,将药芯2附在固定袋片1的内表面上,固定袋片1沿药芯2的边向内折叠,然后沿药芯2四周用线3缝制,将药芯2与固定袋片1固定成一体,在固定袋片1的两侧设置弹性松紧带4,松紧带4的两端附有尼龙搭扣5。实施例二为药芯与固定袋片活动设置的健眼袋,药芯的制作同实施例一,如图3所示,固定袋片1周边向内折叠,两端设有袋口6,固定袋片1的四周用线3缝制,药芯2的外形尺寸略小于固定袋片1,药芯2两端头插入固定袋片1的袋口6内,药芯2的上、下边插入固定袋片1折叠的边内。权利要求1.一种敷穴眼目健眼袋,主要由固定袋片(1)和药芯(2)两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药芯(2)附在固定袋片(1)的内表面,药芯(2)的四周封闭且固定在固定袋片(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敷穴明目健眼袋,其特征在于药芯(2)采用与固定袋片(1)相同的形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敷穴明目健眼袋,主要由固定袋片(1)和药芯(2)两部分构成,药芯(2)附在固定袋片(1)的内表面,药芯(2)的四周封闭且固定在固定袋片(1)上;药芯(2)可同时覆盖神阙穴、肓俞穴、天枢穴、水分穴、阴交穴和气海穴等穴位,药物窜透弥散有效地通过十二经脉而被吸收入血,进入体循环达到治疗眼疾、健眼明目的目的。文档编号A61M37/00GK2309155SQ9723573公开日1999年3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程宏亮 申请人:程宏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敷穴眼目健眼袋,主要由固定袋片(1)和药芯(2)两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药芯(2)附在固定袋片(1)的内表面,药芯(2)的四周封闭且固定在固定袋片(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程宏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