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阿克作公司专利>正文

能植入植入物的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1677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装置,特别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装置,它用于注射一种能以可控方式释放药剂的植入物,该装置包括一上外壳,其注射端有一根注射针,针内可存放植入物,外壳的操纵端有一个为推杆设置的通孔,推杆装在外壳内并可沿针的轴向移动,它一方面可与植入物配合,另一方面有一操纵件,该操纵件构造成为下压和支承在待处理的人体部位上。(*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装置,特别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注射装置,用于注射一种以可控方式释放药剂的植入物,这种装置包括一个外壳,在其注射端有一根注射针,针内可存放植入物,在外壳的操纵端有一个为推杆设置的通孔,推杆安装在外壳内并可沿针的轴向移动,推杆一方面能与植入物配合,另一方面配备了一个操纵元件。这类装置已经公知并且正被越来越广泛地用来向人体皮下植入一种含药剂的贮存体,这种药剂可以在相当长的期间(例如几周到几年)内逐渐地释放到人体中。由于这类注射方法通常十分重要,必须极其精确和小心地进行,以便在正确的位置下以正确的方式把植入物植入皮下,而保证得到满意的药效。使用已知的注射装置,特别是在WO84/00304中所叙述的那种,不可能满足以上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前面提到过的那种注射装置,在所需要的时间内它能满足准确地注射和令人满意的药效等极高的要求。按照本专利技术,此种注射装置的特征在于操纵元件被制成下压在和支承在待处理的人体部位上的一种部件,而由支承面所形成的支承件,上面最好设有横肋,表面积为1到10平方厘米,特别可为2到5平方厘米。按照本专利技术,所选择的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上述支承面是细长的,并沿纵向延伸,它与推杆有一径向距离;下推杆则由下压面形成,上面最好设有横肋,它被设置在推杆上,与支承面相对。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支承面与推杆纵向成一例如大小约为5°的锐角α。如果外壳的外表面至少在一段上有一或多个实质上的平面,则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使用状况会得到改善。这些平面的配置方式是使外壳横截面大概呈多边形,例如六边形。按照本专利技术,一种好的实施例的特征是,外壳和推杆上都设有阻挡件,它们互相配合并且构造成使推杆在中空针中向其末端移动的距离受到限制。按照本专利技术,外壳和推杆最好用一个连接装置互相连接,在封闭结合状态,使外壳和推杆不能相对移动地连接,而在开放脱开状态,则允许推杆在外壳和中空针内运动。按照本专利技术,此种连接装置的一半形成在推杆上述支承面面向针的一端上。本专利技术的注射装置的优越特征还在于,由热塑性材料特别是聚硅氧烷、聚乙烯、聚丙烯或类似材料模制成的外壳上设有一个连接中空金属针的轴向圆柱孔,同样由热塑性材料模制成的推杆可在外壳的孔中和中空的针中轴向移动,并且推杆的操纵件有下压面和支承面,它们偏离推杆轴线,径向偏离地相对布置,推杆的操纵端有一个直径较大的第一段,可与外壳的孔相配合,而在注射端上直径较小的第二段,则可与中空针相配合。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所叙述的这样一种注射装置,其中特别有一种能以受控方式释放药剂的细长状植入物。按照本专利技术,此种植入物最好由聚硅氧烷、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合物制成,而药剂则均匀地散布于其中,或者把药剂包装于其中。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消毒装置,它被设置在一封闭的不可能进入细菌包装件中,该包装件最好用透明的垫塑材料或铝箔制成。如果在该包装中的针内有植入物并有保护帽,就能够甚至能大量地以该包装的形式商业化生产这种注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注射时,例如只需拉开撕条打开包装,从针上取下保护帽。换言之,在处置现场,医生和护士所需进行的操作可限制到最少步骤。用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使用装置可以排除感染的危险。特别是在处置相当大量的患者时,使用一次性装置可以避免感染和交叉疾病。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是有所述的下压和支承件这样实用而简单的结构,可以用一只手很容易地把注射装置压在和支承在待处置的人体上,而另一只手却是自由的,当把带有植入物的针插入人体后,便可用这只自由的手脱开推杆和外壳间的联接以从人体中将针抽出。在这一过程中,植入物同时被推杆的自由端从中空针推出,结果使植入物留在人体内。本专利技术注射装置在外壳推杆上有所说阻挡件的这一结构,其优点在于在刺入带有植入物的针时,可以防止中空针中的植入物产生不希望有的过早运动。特别是,用本专利技术的注射装置可以防止植入物在针刺入人体时被推杆全部或部分地从针内顶出,而造成的下述种种缺点,例如使植入物破损,或植入过深。其结果,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简单的注射装置就能特别准确和细致地进行植入物的注射。本专利技术注射装置令人满意的功能和准确度还可以通过下述措施得到改善,即按照前叙方式,用一个联结装置把外壳和推杆连接起来。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把能以受控制方式释放药物的植入物植入人体的方法,该方法则使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和已叙述过的注射装置。现参照附图详细地进行解释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示出带有锁合装置或联接装置的本专利技术的注射装置。图2至图5示出图1所示装置在使用时的各种状态。图6至图8放大地表示图1至图5装置中的锁合装置或联接装置。图9是本专利技术注射装置的一种实际结构的正视图。图10示出图9中装置当针退回时的状态。图11示出图9中装置在针完全退回和注射完植入物后的状态。图12和13示出两个有某种改进的实施例,其中在推杆和外壳之间没有锁合装置或联接装置。图14示出支承面处于另一位置的一种结构。图15和16示出一个实施例,其外壳具有六边形截面。图1以纵剖面形式示出本专利技术注射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一般用1表示。它包括一个外壳2和一个附在它上面的注射针3,从后者之上已去掉了图9中所示的保护帽4。在图1中,注射装置1的包装也已除去。注射针3内位于其斜坡端的开始处的正前方放置了圆柱形的植入物6,它含有一种将以可控方式释放的药剂。外壳2内还有一个可沿轴向移动和可转动的推杆,它在位于装置1注射端处的圆柱段7有较小的直径。而在位于操纵端处圆柱段的直径较大。直径较小的推杆段静止地顶在植物入6上并可与植入物6互相配合,为此,推杆段7能装在中空的针3内而这样的配合允许有轴向运动。直径较大的推杆段8装在外壳2内,其间的配合也允许轴向运动。在远离针3的那端,推杆上配备有一操纵件,在图1的实施例中,它由一个呈支承面9形式的支承件和一个呈下压面10形式的下压件构成。支承面9和下压面10都呈扁平的表面,其上有许多凸肋11,它们偏斜地和互相完全相对地附在推杆段8上。外壳2上形成有一个竖直的凸起部12,它与支持面9的端部互相配合,构成一个轴向阻挡件以限定推杆和外壳相对移动的最大距离。在图1和图2所示的状态下,外壳2和推杆段7、8由一个位于凸起部12和支承面9之间的锁合装置或联接装置互相连接,它们在被点划线围起来的区域13内互相配合。圈定出的注射装置的区域13是为了在图6、7和8中以较大的尺寸进行说明。为了实现外壳2和推杆7、8间的联接,凸出部上有一个在某种范围内近似圆形的槽14,它只有一燕尾形的剖面。如从正视图6和俯视图7中可见,与推杆刚性连接的支承面9有一个横截面也呈燕尾形的凸起部15,至少在图1、2、6和7所示的紧密连接或锁合情形时,该燕尾形凸起部分槽14对合。在上述的锁合或紧密连接状态下,外壳与推杆在轴向上不可移动地互相连接。通过沿着侧视图6中箭头16所示方向使推杆绕自身轴线转动,就可以解脱推杆和外壳间的这种连接,在这一过程中,凸起部15自槽14中脱出。图2至图5示意性地表明了把植入物植入患者肌体18皮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装置1中针3的尖部置于皮肤17(图2)的理想部位,然后沿箭头19方向轴向移动整个装置1,装有植入物6的针整个扎入皮肤17下面的肌体18中(见图3)。当载有植入物6的针3到达图3所示的皮下位置时,绕推杆轴线转动推杆180°,使外壳2和推杆7、8间连接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注射装置,特别是一次性使用的注射装置,它用于向皮下注入一种以可控方式释放药剂的植入物,这种装置包括一个外壳,其注射端有一根注射针,针内可存放植入物,在外壳的操纵端有一个为一根推杆设置的通孔,推杆装在外壳内并可沿针的轴向移动,推杆一方面可与植入物配合,另一方向又有一个操纵件,特征在于,操纵件构造成下压在和支承在人体待处理的有关部位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默文约瑟夫弗雷德丽克威尔海伦恩吉莉斯凯恩
申请(专利权)人:阿克作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