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0995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10:06
提供了一种电感器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电感器包括:绝缘体;金属带层压板,包括在绝缘体中沿第一方向堆叠的多个金属带;电磁波屏蔽罩,被构造为包围绝缘体;线圈,被构造为缠绕金属带层压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12月3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4-0193718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专利技术构思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本专利技术构思涉及一种电感器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构思涉及一种高容量和低损耗的电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电感器是用作移动电话或个人电脑(PC)的电子组件的多种线圈组件中的一种。电感器响应于磁通量的变化而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现象的大小被称作为电感器的电感,并且所述电感可与电感器的芯的截面面积、线圈的绕组数以及芯的磁导率成比例增加。作为电子组件的电感器可根据制造工艺分为绕线型电感器、层叠型电感器以及薄膜型电感器。具体地说,功率电感器是一种作用于使中央处理器(CPU)的电力平稳并去除噪声的电子组件。绕线型电感器可通常用作功率电感器;也就是说,电源的电感器被构造为允许大电流流动。绕线型功率电感器具有铜(Cu)线绕在铁氧体鼓芯上的结构。因此,由于高磁导率和低损耗的铁氧体芯用在绕线型功率电感器中,即使小尺寸的电感器也可具有高水平的电感。此外,即使当铜线的绕组数少时,高磁导率和低损耗的铁氧体芯也可具有高水平的电感,并且可减小铜线的直流(DC)电阻,因此,用来降低电池的功耗。层叠型电感器通常用在信号线的滤波电路、阻抗匹配电路等中。可通过将由膏状金属(例如银(Ag))形成的线圈图案印刷到多个铁氧体片中的每个上,并且将包括在其上印刷有线圈图案的铁氧体片堆叠为多层,来形成层叠型电感器。TDK电子有限公司在1980年首先将层叠型电感器商业化。开始作为便携式收音机的表面贴装器件(SMD),层叠型电感器现在用在多种电子装置中。由于层叠型电感器具有铁氧体全面地覆盖三维线圈的结构,所以层叠型电感器由于通过铁氧体的磁屏蔽效应而具有低漏磁,并且适合于在电路板上的高密度的安装。近来,随着紧凑型电子装置的数量迅速增加,对能够合适地响应电磁干扰(EMI)问题的电感器的需求已经增加,并且随着电子装置不断小型化,由于电感器的小型化而导致的问题正在增加。虽然高电流、高容量以及高直流偏压最近已经能够通过使用包括铁基粉末替代铁氧体粉末的压缩粉芯来实施,但随着电感器不断小型化,对由新材料形成的并且具有新结构的电感器的需求正在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一方面可提供一种高容量和低损耗的电感器。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另一方面可提供一种高容量和低损耗的电感器的制造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一方面,一种电感器可包括:绝缘体;金属带层压板,包括在绝缘体中沿第一方向堆叠的多个金属带;电磁波屏蔽罩,被构造为包围绝缘体;线圈,被构造为缠绕金属带层压板。金属带可以是纳米晶体带。金属带的饱和磁化强度值为1.2T。电磁波屏蔽罩可以是包括电磁波屏蔽罩材料的塑料。线圈可包括铜。线圈可包括: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分别设置在电磁波屏蔽罩的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第三导电图案和第四导电图案,分别设置在电磁波屏蔽罩的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上。第三导电图案和第四导电图案交替地连接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以使线圈具有缠绕电磁波屏蔽罩的形式。线圈可包括: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分别设置在电磁波屏蔽罩的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第一导电过孔和第二导电过孔,沿第一方向穿过电磁波屏蔽罩和绝缘体,所述绝缘体为设置在金属带层压板与电磁波屏蔽罩之间的绝缘体,金属带层压板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设置。第一导电过孔和第二导电过孔可交替地连接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以使线圈具有缠绕金属带层压板的形式。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另一方面,一种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可包括:提供绝缘体,其中,设置包括沿第一方向堆叠的多个金属带的金属带层压板;形成电磁波屏蔽罩,电磁波屏蔽罩被构造为包围绝缘体;形成线圈,线圈被构造为缠绕金属带层压板。提供绝缘体可包括:在各个绝缘片上形成金属带;堆叠形成有金属带的绝缘片。在绝缘片上形成金属带可包括通过执行热处理以使非晶状态的金属带纳米晶体化来形成纳米晶体带。金属带的饱和磁化强度值为1.2T。电磁波屏蔽罩的形成可包括注射成型工艺。电磁波屏蔽罩可以为包括电磁波屏蔽材料的塑料。线圈的形成可包括电镀工艺或图案工艺。线圈可由铜形成。线圈的形成可包括:形成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分别设置在电磁波屏蔽罩的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形成第三导电图案和第四导电图案,第三导电图案和第四导电图案分别设置在电磁波屏蔽罩的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上,并且交替地连接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线圈的形成可包括:形成第一导电过孔和第二导电过孔,第一导电过孔和第二导电过孔穿过电磁波屏蔽罩和绝缘体,所述绝缘体为设置在金属带层压板与电磁波屏蔽罩之间的绝缘体,金属带层压板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设置;形成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分别设置在电磁波屏蔽罩的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并且交替地连接第一导电过孔和第二导电过孔。第一导电孔和第二导电孔的形成可包括电镀方法。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以上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势,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立体图;图2是沿着图1的I-I′线截取的竖直截面图;图3是沿着图2的II-II′线截取的水平截面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立体图;图5是沿着图4的III-III′线截取的竖直截面图;图6是沿着图5的IV-IV′线截取的水平截面图;图7是示出包含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感器中的芯部的频率特性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构思可按照多种不同的形式来举例说明,并不应该被解释为局限于在此阐述的特定的实施例。更确切地说,这些实施例被提供为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且将本公开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贯穿说明书,将理解:当元件例如层、区域或晶片(基板)被表示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耦合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地在其它元件“上”、“连接到”其它元件或者“耦合到”其它元件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感器,包括:绝缘体;金属带层压板,包括在绝缘体中沿第一方向堆叠的多个金属带;电磁波屏蔽罩,被构造为包围绝缘体;线圈,被构造为缠绕金属带层压板。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2.30 KR 10-2014-01937181.一种电感器,包括:
绝缘体;
金属带层压板,包括在绝缘体中沿第一方向堆叠的多个金属带;
电磁波屏蔽罩,被构造为包围绝缘体;
线圈,被构造为缠绕金属带层压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中,金属带为纳米晶体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中,金属带的饱和磁化强度值为1.2T。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中,电磁波屏蔽罩为包括电磁波屏蔽
罩材料的塑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中,线圈包括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中,线圈包括:
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分别设置在电磁波屏蔽罩的在第一方向
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
第三导电图案和第四导电图案,分别设置在电磁波屏蔽罩的在与第一方
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上,
其中,第三导电图案和第四导电图案交替地接触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
电图案,以使线圈具有缠绕电磁波屏蔽罩的形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中,线圈包括:
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分别设置在电磁波屏蔽罩的在第一方向
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
第一导电过孔和第二导电过孔,沿着第一方向穿过电磁波屏蔽罩以及位
于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设置的金属带层压板与电磁波屏蔽罩之间的
绝缘体,
其中,第一导电过孔和第二导电过孔交替地连接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
电图案,以使线圈具有缠绕金属带层压板的形式。
8.一种制造电感器的方法,包括:
提供绝缘体,所述绝缘体中设置有包括沿第一方向堆叠的多个金属带的
金属带层压板;
形成电磁波屏蔽罩,电磁波屏蔽罩被构造为包围绝缘体;
形成线圈,所述线圈被构造为缠绕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庆韩权相均金京美徐正旭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