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潜螺杆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938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潜螺杆泵,属于油气田排采设备领域。该电潜螺杆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锚定装置、螺杆泵和第二锚定装置,第一和第二锚定装置均包括锚定壳体、中心管、至少一个锚定构件和滑动构件,锚定壳体与中心管固定连接,且锚定壳体与中心管彼此围绕形成环形空腔,滑动构件容纳在环形空腔中,且滑动构件分别与中心管和至少一个锚定构件中的所有的锚定构件滑动连接,电潜螺杆泵设置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依次沿第一锚定装置的中心管和螺杆泵延伸至第二锚定锚定装置的环形空腔,且导流通道分别开口于第一锚定装置的内腔、第一锚定装置的环形空腔和第二锚定装置的环形空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气田排采设备领域,特别涉及电潜螺杆栗。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油气田难动用储量(例如稠油井、出砂井、煤层气井等)不断的投入开采,采油工艺的配套设备有了新的要求,螺杆栗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逐步推广应用。但地面驱动的螺杆栗常出现抽油杆接箍松脱和螺纹破坏,且在水平井和定向井中使用时还存在抽油杆和油管的偏磨等问题。而电动潜油螺杆栗采油系统因无需抽油杆,可以应用小尺寸油管,节能,不发生气锁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受到油气田的青睐。我国现有电动潜油螺杆栗为了达到减速和增大扭矩的目的,一般采用了行星齿轮机构,但同时也降低了机械效率,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单螺杆栗在使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I)单螺杆栗由于在运行中会产生轴向水力载荷,因此对潜油电机会有冲击而影响其使用;(2)整个电动潜油螺杆栗系统在运行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振动,使得单螺杆栗在运行时振动大,从而降低整套装置的使用寿命;(3)在排采液的举升过程中还存在颗粒沉淀的问题。当上述问题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电动潜油螺杆栗系统在短时间内失效,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一直是电动潜油螺杆栗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潜螺杆栗。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电潜螺杆栗。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潜螺杆栗,所述电潜螺杆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锚定装置、螺杆栗和第二锚定装置,所述第一和第二锚定装置均包括锚定壳体、中心管、至少一个锚定构件和滑动构件,所述锚定壳体与所述中心管固定连接,且所述锚定壳体与所述中心管彼此围绕形成环形空腔,所述滑动构件容纳在所述环形空腔中,且所述滑动构件分别与所述中心管和至少一个锚定构件中的所有的锚定构件滑动连接,所述电潜螺杆栗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依次沿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中心管和螺杆栗延伸至所述第二锚定锚定装置的环形空腔,且所述导流通道分别开口于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内腔、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环形空腔和第二锚定装置的环形空腔。具体地,所述第一和第二锚定装置的滑动构件套设在所述中心管上,所述滑动构件中部设置有沿所述中心管的径向方向向外突出的滑动突出部,相应地所述锚定壳体设置有限位所述滑动突出部的壳体突出部,且所述壳体突出部沿所述中心管的径向方向向内突出,所述第一和第二锚定装置的所述壳体突出部均将所述环形空腔分隔为了第一环形空腔和第二环形空腔,且所述第一环形空腔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空腔的上方。优选地,所述导流通道包括锚定导流通道和解卡导流通道,所述锚定导流通道分别开口于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内腔、第一锚定装置的第一环形空腔和所述第二锚定装置的第二环形空腔,所述解卡导流通道分别开口于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内腔、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第二环形空腔和所述第二锚定装置的第一环形空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第一环形空腔和第二锚定装置的第二环形空腔均通过所述锚定导流通道与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中心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第二环形空腔和第二锚定装置的第一环形空腔均通过所述解卡导流通道与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中心管的内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解卡导流通道在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内腔处的开口在锚定所述电潜螺杆栗时通过泄油器封闭。具体地,所述泄油器包括泄油座、挡环和泄油球,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中心管套设在所述泄油座和挡环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中心管的内腔为所述泄油座的内表面、挡环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中心管的内表面围绕形成,所述挡环设置在所述泄油座的下方,所述泄油座的靠近所述挡环的一端设置有沿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中心管的径向方向向内突出的泄油突出部。进一步地,所述泄油座上设置有泄油孔,在锚定所述电潜螺杆栗时,所述泄油孔设置在所述解卡导流通道在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中心管的内腔处的开口的上方,且所述泄油座将所述解卡导流通道在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中心管的内腔处的开口封闭。进一步地,在解卡所述电潜螺杆栗时,所述泄油球容纳在所述泄油座的内腔中,且所述泄油球与所述泄油突出部彼此配合、密封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中心管的内腔,同时所述泄油座下落至所述挡环上,且所述解卡导流通道在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中心管的内腔处的开口与所述泄油孔彼此对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泄油孔至所述解卡导流通道在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中心管的内腔处的开口的距离与所述泄油座的底表面至所述挡环之间的距离相等。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和第二锚定装置的所述滑动构件的两端均分别容纳在所述第一环形空腔和第二环形空腔中,所述锚定壳体包括彼此固定连接的锚定外壳和锚定盖,所述锚定外壳和所述锚定盖均与所述中心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锚定装置的环形空腔均由所述锚定外壳、锚定盖和中心管围绕形成,所述滑动构件的靠近所述锚定盖的一端至所述滑动突出部之间的滑动构件段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面与所述所有的锚定构件滑动连接。具体地,所述所有的锚定构件均包括锚定主体和锚定杆体,所述锚定杆体的一端与所述斜面滑动连接,所述锚定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锚定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至少一个锚定构件中的每一个锚定构件均沿所述中心管的径向方向设置,且所述所有的锚定构件沿所述锚定外壳的周长方向布置,在所述锚定外壳的靠近所述锚定盖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锚定通孔,所述所有的锚定构件的锚定杆体分别穿过所述至少一个锚定通孔中的相应的锚定通孔之后与所述斜面滑动连接,且所述锚定主体设置在所述锚定外壳的外侧。具体地,所述第一锚定装置中的滑动构件的斜面容纳在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第二环形空腔中,所述第二锚定装置中的滑动构件的斜面容纳在所述第二锚定装置的第一环形空腔中,所述所有的锚定构件的锚定杆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复位弹簧的复位弹簧安装槽,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相应的锚定杆体上的所述复位弹簧安装槽中,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通过复位弹簧安装销固定在所述锚定盖上。进一步地,所述锚定导流通道和解卡导流通道均沿所述电潜螺杆栗的纵长方向设置,且所述锚定导流通道和解卡导流通道均沿所述螺杆栗的纵长方向贯穿所述螺杆栗的壳体,在所述第一锚定装置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中心管的内腔连通,所述单向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第一环形空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电潜螺杆栗还包括自洁装置,所述自洁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锚定装置和螺杆栗固定连接,所述自洁装置包括接头、反冲盖和防倒吸球,在所述接头的内壁沿所述接头的径向方向向内突出形成凡尔座,所述凡尔座的中部沿所述接头的高度方向朝向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方向突出形成凡尔座开口,所述防倒吸球与所述凡尔座开口配入口 ο具体地,所述反冲盖套设在所述凡尔座开口上,所述凡尔座将所述接头的内腔分隔为了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所述防倒吸腔体容纳在所述上部腔体中,且所述上部腔体与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中心管的内腔连通,所述下部腔体与所述螺杆栗的内腔连通。具体地,所述凡尔座开口与所述反冲盖的内表面彼此围绕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防倒吸球的防倒吸腔体,在所述反冲盖上沿周长方向布置有至少一个自洁通孔,所述至少一个自洁通孔中的所有的自洁通孔倾斜设置,所述上部腔体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自洁通孔与所述防倒吸腔体连通,所述下部腔体通过所述凡尔座开口与所述防倒吸腔体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潜螺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潜螺杆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锚定装置、螺杆泵和第二锚定装置,所述第一和第二锚定装置均包括锚定壳体、中心管、至少一个锚定构件和滑动构件,所述锚定壳体与所述中心管固定连接,且所述锚定壳体与所述中心管彼此围绕形成环形空腔,所述滑动构件容纳在所述环形空腔中,且所述滑动构件分别与所述中心管和至少一个锚定构件中的所有的锚定构件滑动连接,所述电潜螺杆泵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依次沿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中心管和螺杆泵延伸至所述第二锚定锚定装置的环形空腔,且所述导流通道分别开口于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内腔、所述第一锚定装置的环形空腔和第二锚定装置的环形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军兰文剑熊先钺王旱祥刘建利孟繁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