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垫。该车垫包括面层、PP基布层、XPE层、PE膜层以及底层,所述底层、所述PE膜层、所述XPE层、所述PP基布层以及所述面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PE膜层与所述XPE层之间、所述PE膜层与所述底层之间均通过凹凸压纹的方式层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车垫,防滑底层与XPE层不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垫。
技术介绍
原有的汽车车垫产品结构中,防滑底层与XPE层(XPE是化学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XPE是用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加交联剂和发泡剂经过高温连续发泡而成)是通过热熔工艺平压成型,两者之间的剥离强度存在一定的缺陷,车垫在使用过程中,毛刺层与XPE层比较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提供一种毛刺层(毛刺布或硅胶滴胶布防滑底层)与XPE层不容易脱落的车垫。一种车垫,包括面层、PP基布层、XPE层、PE膜层以及底层,所述底层、所述PE膜层、所述XPE层、所述PP基布层以及所述面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PE膜层与所述XPE层之间、所述PE膜层与所述底层之间均通过凹凸压纹的方式层叠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层由多个螺旋丝纤维构成,所述螺旋丝的一端连接于所述PP基布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有两个所述螺旋丝纤维交错形成螺旋束,所述螺旋束的数量为多个。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层的高度为10_15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丝纤维的密度为42000-54600针/m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层为毛刺布或硅胶滴胶布防滑底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P基布层的克重为120-240g/m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层的厚度为2?8mm。本技术涉及的车垫,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面层、PP基布层、XPE层、PE膜层以及底层,其中PE膜层与XPE层之间、PE膜层与底层之间均通过凹凸压纹连接,在XPE层与底层之间增加一层PE膜层,并同时采用凹凸压纹定型,实现PE膜层与XPE层之间、PE膜层与底层之间的连接,本技术采用的凹凸压纹定型可以让PE膜层与XPE层之间、PE膜层与底层之间的贴合度更强,PE膜层与底层均不易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车垫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车垫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车垫;100、面层;110、螺旋丝纤维;200、PP基布层;300、XPE层;400、PE膜层;500底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了一种车垫。一种车垫包括面层、PP基布层、XPE层、PE膜层以及底层。参见图1及图2所示,面层、PP基布层、XPE层、PE膜层以及底层依次顺序连接。其中,PP基布层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PE膜层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XPE层是采用化学交联聚乙烯发泡制成。参见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面层由多个螺旋丝纤维构成,螺旋丝纤维的一端连接于PP基布层。至少有两个螺旋丝纤维交错形成螺旋束,螺旋束的数量为多个。面层的高度为10_15mm。螺旋丝纤维布满PP基布层。螺旋丝纤维的密度为42000-54600针/m2。PP基布层的克重为120-240g/m2。底层为毛刺布或硅胶滴胶布防滑底层。底层的厚度为2?8mm。参见图1所示,PE膜层与XPE层之间、PE膜层与底层之间均通过凹凸压纹的方式连接。凹凸压纹是采用凹凸压纹设备对相邻的两层实现压纹,在其中一个面上压有凹纹,则在相对的一面上压有凸纹,两个面上的凹纹与凸纹相对应,能够实现凹凸配合。不难理解,在同一个面上可以压有交错分布的凹纹和凸纹。本技术涉及的车垫,在XPE层与底层之间增加了一层PE膜层,并同时采用凹凸压纹定型,实现PE膜层与XPE层之间、PE膜层与底层之间的连接,本技术采用的凹凸压纹定型可以让PE膜层与XPE层之间、PE膜层与底层(毛刺布或硅胶滴胶布防滑底层)之间的贴合度更强,PE膜层与底层(毛刺布或硅胶滴胶布防滑底层)均不易脱落。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主权项】1.一种车垫,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PP基布层、XPE层、PE膜层以及底层,所述底层、所述PE膜层、所述XPE层、所述PP基布层以及所述面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PE膜层与所述XPE层之间、所述PE膜层与所述底层之间均通过凹凸压纹的方式层叠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由多个螺旋丝纤维构成,所述螺旋丝的一端连接于所述PP基布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垫,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两个所述螺旋丝纤维交错形成螺旋束,所述螺旋束的数量为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的高度为10-15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丝纤维的密度为42000-54600针/m2o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车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为毛刺布或硅胶滴胶布防滑底层。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车垫,其特征在于,所述PP基布层的克重为120-240g/m2。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车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的厚度为2?8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垫。该车垫包括面层、PP基布层、XPE层、PE膜层以及底层,所述底层、所述PE膜层、所述XPE层、所述PP基布层以及所述面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PE膜层与所述XPE层之间、所述PE膜层与所述底层之间均通过凹凸压纹的方式层叠连接。本技术涉及的车垫,防滑底层与XPE层不容易脱落。【IPC分类】B32B27/12, B32B7/04, B32B27/08, B32B27/02【公开号】CN205364733【申请号】CN201620061255【专利技术人】胡继艳 【申请人】广州传奇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7月6日【申请日】2016年1月2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垫,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PP基布层、XPE层、PE膜层以及底层,所述底层、所述PE膜层、所述XPE层、所述PP基布层以及所述面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PE膜层与所述XPE层之间、所述PE膜层与所述底层之间均通过凹凸压纹的方式层叠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继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传奇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