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车辆性能测试展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6787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车辆性能测试展具,包括承重组件,所述承重组件包括配重架、第一承重架和第二承重架,所述第一承重架和第二承重架构成包括一斜面的承重三角体,所述第一承重架和第二承重架由单片铁架能拆卸地连接构成,所述单片铁架由铁管焊接形成。本展具拆装方便,可以方便叠加包装运输;单片铁架相互组合以螺栓固定连接为整体,组合成为斜面承重三角体,斜面承重力度大,且较大的体积和自重增加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防止整体展具因上车时车辆移动的惯性而产生错位移动;承重三角体的斜面防滑设计,可有效防止车辆下滑、后退,增加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性能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车辆性能测试展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对于车辆试驾测试展具形式层出不穷,对于车辆的爬坡测试由于场地的局限性不能完全被消费者所目睹,汽车厂商会选择一些有测试能力的试驾场地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体验,但标准的试驾场地比较少,且离4S店比较远,大多消费者很难第一时间所目睹。
市场上的同类试驾展具一般使用土堆、土木结构或大型钢构的比较多,占地面积大,建造安装比较复杂,建成后难以移动,且不可拆卸,不利于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车辆性能测试展具,该展具既可以方便拆卸、组装,同时还能有效防止车辆下滑、后退,增加安全性。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车辆性能测试展具,包括承重组件,所述承重组件包括配重架、第一承重架和第二承重架,所述第一承重架和第二承重架构成包括一斜面的承重三角体,所述第一承重架和第二承重架由单片铁架能拆卸地连接构成,所述单片铁架由铁管焊接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承重架包括第一外围单片铁架和第一中心承重单片铁架,所述第一外围单片铁架由第一垂直铁管和第一水平铁管焊接形成,所述第一中心承重单片铁架沿垂直方向设置并由第一垂直铁管、第一水平铁管和第一斜拉支撑铁管焊接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承重架包括第二外围单片铁架和第二中心承重单片铁架,所述第二外围单片铁架由第二垂直铁管和第二水平铁管焊接形成,所述第二中心承重单片铁架沿垂直方向设置并由第二垂直铁管、第二水平铁管和第二斜拉支撑铁管焊接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斜拉支撑铁管设置在相邻第一垂直铁管和第一水平铁管的对角线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斜拉支撑铁管设置在相邻第二垂直铁管和第二水平铁管的对角线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斜拉支撑铁管沿斜面的垂直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二斜拉支撑铁管沿斜面的垂直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斜面上铺设有斜面防滑结构,所述斜面防滑结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压花钢板。
优选地,所述铁管为方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展具可将整体结构拆分成单片铁架,便于运输、管理和拆装,重复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性能测试展具的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2是车辆性能测试展具的承重组件及过渡上坡结构分解侧视图。
图3是第一承重架结构图。
图4是第一承重架单片铁架分解图。
图5是第二承重架结构图。
图6是第二承重架单片铁架分解图。
所有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10-配重架。
20-第一承重架,21-第一外围单片铁架,22-第一中心承重单片铁架,23-螺栓,24-第一水平铁管,25-第一垂直铁管,26-第一斜拉支撑铁管。
30-第二承重架,31-第二外围单片铁架,32-第二中心承重单片铁架,33-螺栓,34-第二水平铁管,35-第二垂直铁管,36-第二斜拉支撑铁管。
40-斜面防滑结构,41-压花钢板。
50-过滤上坡结构,51-伸长部。
60-压花钢板,61-平面段,62-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借助附图中的实施例描述本技术一种便携式车辆性能测试展具的结构构造。车辆性能测试展具包括承重组件、斜面防滑结构40和过渡上坡结构50。
如图1至图6所示,承重组件包括配重架10、第一承重架20和第二承重架30,第一承重架20由第一外围单片铁架21和第一中心承重单片铁架22可拆装地连接构成,第一外围单片铁架21由第一垂直铁管25和第一水平铁管24焊接形成,分散单个方管的承重力度,第一中心承重单片铁架22沿垂直方向设置并由第一垂直铁管25、第一水平铁管24和第一斜拉支撑铁管26焊接形成,第一斜拉支撑铁管26构成为相邻第一垂直铁管25和第一水平铁管24的对角线,第一斜拉支撑铁管26沿斜面的大致垂直方向延伸,防止单片变形,同时使整体受力均匀;单片铁架由铁管焊接形成,单片铁架之间通过螺栓23等固定部件固定,铁管可以为方管。第二承重架30由第二外围单片铁架31和第二中心承重单片铁架32可拆装地连接构成,第二外围单片铁架31由第二垂直铁管35和第二水平铁管34焊接形成,分散单个方管的承重力度,第二中心承重单片铁架32沿垂直方向设置并由第二垂直铁管35、第二水平铁管34和第二斜拉支撑铁管36焊接形成,第二斜拉支撑铁管36构成为相邻第二垂直铁管35和第二水平铁管34的对角线,第二斜拉支撑铁管36沿斜面的大致垂直方向延伸,防止单片变形,同时使整体受力均匀;单片铁架由铁管焊接形成,单片铁架之间通过螺栓33等固定部件固定,铁管可以为方管。配重架10与第一承重架20一端活动连接,第一承重架20另一端与第二承重架30一端活动连接,活动连接方式可均为螺栓连接,也可为其他活动连接方式,便于拆装和运输。第一承重架20与第二承重架30组合形成包括斜面的承重三角体,配重架10抵靠在第一承重架20后面,斜面防滑结构40铺设在斜面上,并借助螺栓与配重架10、第一承重架20和第二承重架30连接。斜面承重力度大,且体积与自重增加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防止整体展具因上车时车辆移动的惯性而产生错位移动。
斜面防滑结构40包括铁架(未示出)与压花钢板41,压花钢板41用以增加车轮的摩擦力,多个压花钢板41并排设置,铁架位于压花钢板41下面,并与压花钢板41焊接在一起,增加压花钢板41的强度。压花钢板铁架与三角承重体用螺栓相固定,增加车辆的受力面,分散受力。铁架表面经过防水和防锈处理,覆盖防水和防锈复合层,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压花钢板41表面覆盖防水、防锈和防滑复合层,进一步增加摩擦力,并延长使用寿命。
过渡上坡结构50包括伸长部51、压花钢板60和用于支撑压花钢板的铁架(未示出),并设置在第二承重架20的前端底部并与地面相接形成斜面和地面之间的过渡面。过渡上坡结构50的伸长部51活动搭接在承重三角体的斜面上,可以通过螺栓与第二承重架20和第一承重架30相连接。压花钢板60包括与斜面匹配的平面段61和向上弯曲的半径大于2米的弧面62便于车轮通过,压花钢板60表面覆盖防水、防锈和防滑复合层。压花钢板60表面设置多个防滑结构(未示出),防滑结构为焊接在压花钢板表面的防滑铝板和/或螺纹钢条,防止车辆下滑、后退,增加安全性。过渡上坡结构50有两个并且左右对称设置,其间距与车辆左右两侧车轮的轮距匹配,便于车轮通过。多个防滑结构沿过渡上坡结构50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防滑结构在水平方向具有不小于车轮宽度的长度。
承重架结构的侧面和背面安装木板(未示出),并在木板外面包覆一层喷绘布(未示出),具有轻便、美观、防水、抗风、宜更换等特性,增加了对整体展具结构的保护。以其自重及强度对整体展具起到增大受力面、增加结构围合力度,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度,使整体展具更加稳固。
使用时,将配重架10、第一承重架20、第二承重架30的单片铁架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组合,完成单个铁架的组合后,再按配重架10、第一承重架20、第二承重架30和过渡上坡结构50的顺利依次通过螺栓固定组装成为斜面承重三角体。然后将斜面防滑结构40通过铁架用螺栓与斜面连接固定安装,最后将过渡上坡结构50通过螺栓经伸长部与承重组件相连结固定,完成斜坡的组装。
本展具拆装方便,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车辆性能测试展具,包括承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组件包括配重架(10)、第一承重架(20)和第二承重架(30),所述第一承重架(20)和第二承重架(30)构成包括一斜面的承重三角体,所述第一承重架(20)和第二承重架(30)由单片铁架能拆卸地连接构成,所述单片铁架由铁管焊接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车辆性能测试展具,包括承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组件包括配重架(10)、第一承重架(20)和第二承重架(30),所述第一承重架(20)和第二承重架(30)构成包括一斜面的承重三角体,所述第一承重架(20)和第二承重架(30)由单片铁架能拆卸地连接构成,所述单片铁架由铁管焊接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车辆性能测试展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架(20)包括第一外围单片铁架(21)和第一中心承重单片铁架(22),所述第一外围单片铁架(21)由第一垂直铁管(25)和第一水平铁管(24)焊接形成,所述第一中心承重单片铁架(22)沿垂直方向设置并由第一垂直铁管(25)、第一水平铁管(24)和第一斜拉支撑铁管(26)焊接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车辆性能测试展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重架(30)包括第二外围单片铁架(31)和第二中心承重单片铁架(32),所述第二外围单片铁架(31)由第二垂直铁管(35)和第二水平铁管(34)焊接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向龙闫景辉王蕊黄晓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平道和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