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平台,该平台包括实验城市轨道列车以及实验轨道,所述实验轨道包括环形轨道,所述实验城市轨道列车安装有列车性能检测设备,所述实验轨道还包括城市列车实验轨道,所述城市列车实验轨道上设置有轨道接触网检测设备。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平台,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实验轨道,通过该平台可以规范我国城轨建设、运营等方面的管理,在国家配套政策支持下,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平台可以借助试验轨道和试验室的先进装备,可以在城市轨道交通应用基础领域进行重大综合课题的应用研究。提高城轨交通领域的技术水平,促进城轨轨道交通产品的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轨道列车实验
,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平台。
技术介绍
为了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国产化水平,搭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城市列车的试验平台,使我国环行铁道试验初步具备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试验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现有技术中,利用环行试验平台城轨试验设施,可以进行国产化地铁列车试验整备及综合性能试验,内容包括称重试验、车辆制动静态传动效率试验、整车气密性试验、压缩空气设备动作试验、微机控制的模拟电空制动装置试验、制动系统故障导向安全试验、安全防护联锁试验、司机室前灯和客室照度试验、噪声测试、受电弓性能测试、起动加速性能试验、牵引能力和制动能力试验、再生制动和电阻制动转换试验以及防空转试验、网压波动试验、列车故障运行能力试验、惰性基本阻力试验等。通过这些试验检验了列车整车性能,并可以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为完善国产化地铁列车性能提供了可靠的科学试验数据和依据。然而,现有实验平台存在,试验线路长度短,影响试验能力;试验线路平纵断面简单,无法进行有关曲线和坡度变化线路的运行试验;接触网高度与实际城轨网高不一致,影响列车试验;第三轨中心线与走行轨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同现有城轨不一致;轨道设备单一且无信号设施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平台,技术方案如下: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平台,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平台包括实验城市轨道列车以及实验轨道,所述实验轨道包括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内侧连接有第一内环轨道,位于所述第一内环轨道与所述环形轨道之间设置有第二内环轨道,所述第一内环轨道以及所述第二内环轨道两端分别与所述环形轨道相连,所述第一内环轨道以及所述第二内环轨道分别包括第一直线段轨道以及第二直线段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实验城市轨道列车安装有列车性能检测设备,所述实验轨道还包括城市列车实验轨道,所述城市列车实验轨道上设置有轨道接触网检测设备。优选地:所述城市列车实验轨道包括第三直线段轨道以及第一弧线段轨道,所述第一弧线段轨道位于所述环形轨道内侧;所述第三直线段轨道通过第四直线段轨道、第五直线段轨道、第二弧线段轨道以及第三弧弧线段轨道与所述第一弧线段轨道相连形成闭合轨道;其中,所述第四直线段轨道以及第五直线段轨道穿过所述第一内环轨道分别与所述第二弧线段轨道以及第三弧弧线段轨道相连,所述第三直线段轨道通过支撑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二弧线段轨道以及第三弧弧线段轨道相连,并置于所述第二直线段轨道上方。优选地:所述城市列车实验轨道包括第六直线段轨道以及第四弧线段轨道,所述第六直线段轨道以及所述第四弧线段轨道分别位于所述环形轨道以及所述第一直线段轨道内侧,并连接形成闭合轨道。优选地:所述城市列车实验轨道包括第五弧线段轨道以及第六弧线段轨道,所述第五弧线段轨道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线段轨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线段轨道相连;所述第六弧线段轨道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线段轨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线段轨道相连。优选地:所述列车性能检测设备包括轨道车监控录音装置、城市轨道列车速度传感器、制动能量实验装置、轨道电路信息感应器、地铁车辆逆变再生能量吸收装置、转向架的强度试验装置。优选地:所述轨道接触网检测设备包括补强型三轨墩、双耳杵座、弹性支撑装置、上接触式钢铝复合接触轨、整体绝缘支架及防护罩、复合材料绝缘子。优选地:所述实验轨道为有砟轨道、无砟轨道和/或聚氨酯道床轨道。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平台,包括实验城市轨道列车以及实验轨道,所述实验轨道包括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内侧连接有第一内环轨道,位于所述第一内环轨道与所述环形轨道之间设置有第二内环轨道,所述第一内环轨道以及所述第二内环轨道两端分别与所述环形轨道相连,所述第一内环轨道以及所述第二内环轨道分别包括第一直线段轨道以及第二直线段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实验城市轨道列车安装有列车性能检测设备,所述实验轨道还包括城市列车实验轨道,所述城市列车实验轨道上设置有轨道接触网检测设备。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平台,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实验轨道,通过该平台可以规范我国城轨建设、运营等方面的管理,在国家配套政策支持下,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平台可以借助试验轨道和试验室的先进装备,可以在城市轨道交通应用基础领域进行重大综合课题的应用研究。这些课题包括城市新交通系统的研究、轮轨关系研究、列车运行阻力研究、供电制式研究、接触网和受电弓关系研究、信号制式研究、数据传输网制式研究、减振降噪研究等。通过这些应用基础研究,将填补在这些领域的空白,提高城轨交通领域的技术水平,促进城轨轨道交通产品的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平台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平台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平台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中:环形轨道1、第一内环轨道2、第二内环轨道3、第一直线段轨道4、第二直线段轨道5、城市列车实验轨道6、第三直线段轨道7、第一弧线段轨道8、第四直线段轨道9、第五直线段轨道10、第二弧线段轨道11、第三弧弧线段轨道12、第六直线段轨道13、第四弧线段轨道14、五弧线段轨道15、第六弧线段轨道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平台,主要针对城市轨道列车的性能以及运行轨道的测试,现有技术中,由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起步晚,底子薄,经验不足,相关技术标准不够完善。很多城市的城轨车辆、信号系统、牵引传动与控制系统等城轨重点设备从不同国家引进,这些标准不一、制式各异的轨道交通系统,给建设和运营管理留下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平台,包括实验城市轨道列车以及实验轨道,所述实验轨道包括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内侧连接有第一内环轨道,位于所述第一内环轨道与所述环形轨道之间设置有第二内环轨道,所述第一内环轨道以及所述第二内环轨道两端分别与所述环形轨道相连,所述第一内环轨道以及所述第二内环轨道分别包括第一直线段轨道以及第二直线段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实验城市轨道列车安装有列车性能检测设备,所述实验轨道还包括城市列车实验轨道,所述城市列车实验轨道上设置有轨道接触网检测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平台,包括实验城市轨道列车以及实验轨道,所述实验
轨道包括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内侧连接有第一内环轨道,位于所述第一内环轨道与所
述环形轨道之间设置有第二内环轨道,所述第一内环轨道以及所述第二内环轨道两端分别
与所述环形轨道相连,所述第一内环轨道以及所述第二内环轨道分别包括第一直线段轨道
以及第二直线段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实验城市轨道列车安装有列车性能检测设备,所述实验轨道还包括城市列车实验
轨道,所述城市列车实验轨道上设置有轨道接触网检测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列车实验轨道包括第三直线
段轨道以及第一弧线段轨道,所述第一弧线段轨道位于所述环形轨道内侧;所述第三直线
段轨道通过第四直线段轨道、第五直线段轨道、第二弧线段轨道以及第三弧弧线段轨道与
所述第一弧线段轨道相连形成闭合轨道;其中,所述第四直线段轨道以及第五直线段轨道
穿过所述第一内环轨道分别与所述第二弧线段轨道以及第三弧弧线段轨道相连,所述第三
直线段轨道通过支撑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二弧线段轨道以及第三弧弧线段轨道相连,并置于
所述第二直线段轨道上方。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都,闫晓春,关凤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东郊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