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骨缺损植入物,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长骨节段缺损修复用自稳定人工骨,属于植入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节段性长骨缺损是骨科中常见的疾病。大段骨缺损后的修复与重建一直是骨科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自体或异体骨移植、骨搬运及骨延长等方法虽已应用于临床上,但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限制了其的广泛应用。
近年来,组织工程技术的兴起为长段骨缺损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人们已经尝试使用不同的生物材料和支架设计方法研制出了不但生物相容性好,而且具有很好的骨传导甚至具有骨诱导的硬组织支架,并在不断的试错试验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结果,并研制出了不同支架。尽管如此,由于其受力学性能的限制,当前的硬组织支架还很难应用到大段骨节段缺损修复。比如多孔生物陶瓷,虽然其具有很好的骨传导甚至骨诱导性能,但其是实脆性材料,其力学性能不能满足长骨,特别是需要承力的股骨节段缺损修复用。
另外,当前大段骨缺损治疗手术都需要骨板作为前期固定和支撑。在骨愈合后,通常要二次手术取出支撑骨板。而如此的手术带来很多问题,如二次手术容易导致感染,手术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稳定节段人工骨,该自稳定节段人工骨由节段人工骨主体(1)和节段人工骨固定螺钉(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段人工骨主体(1)为一管状形体,管状形体是由正交交替叠加的棒状体(111)构成,由正交交替叠加的棒状体(111)之间的间距构成多向的、相互贯通的微孔结构(121),在节段人工骨主体(1)上下两端有用于固定节段人工骨主体的外沿(1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稳定节段人工骨,该自稳定节段人工骨由节段人工骨主体(1)和节段人工骨固定螺钉(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段人工骨主体(1)为一管状形体,管状形体是由正交交替叠加的棒状体(111)构成,由正交交替叠加的棒状体(111)之间的间距构成多向的、相互贯通的微孔结构(121),在节段人工骨主体(1)上下两端有用于固定节段人工骨主体的外沿(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稳定节段人工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正交交替叠加的棒状体(111)的直径为50-200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稳定节段人工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正交交替叠加的棒状体在棒与棒的交叠点(112)熔为一体。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