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风湿定痛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5210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祛风湿定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中药组合物与白酒按重量比为1:(10‑13)的比例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由独活,山茱萸,天门冬,黄芪,甘菊花,防风,天雄,侧子,防己,白术,赤茯苓,枸杞子,生姜,生地黄,柴胡,清半夏,西洋参,香附,神曲,瓜萎,鱼腥草,川贝母,白豆蔻,陈皮,升麻,白及,三七,甘草,灯心草,淡竹叶,太子参,红花,苏木,鸡内金,金银花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外用药能够提高身体机能的免疫能力,强壮身体,具有祛风湿、清湿热、通经络、活血化淤,消炎止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尤其涉及一种祛风湿定痛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风湿性疾病是以关节痛、畏风寒为主症的一组极其常见的临床症候群,患者可有头痛、发热、微汗、恶风、身重、小便不利、关节酸痛、不能屈伸等症状。关节病变除有疼痛外还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由于患者的血液循环差,导致肌肉或者组织所需要的营养无法通过血液循环来输送,致使患者肌肉缺少营养而加速老化变得僵硬,严重的会导致患者肌肉和血管萎缩,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并且风湿性疾病的病理及病因较复杂,反复无常,给患者带来长期、无规律的痛苦。目前,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的药物繁多,方法多样,包括中药或西药内服、针灸、理疗、外贴,这些方法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已取得有效的祛风湿定痛的效果,但是方法操作繁琐、且有副作用,尤其是部分内服药,易多肠胃造成刺激损伤,并且治疗时间长、价格贵;而一部分外用药,虽然价格便宜,但是不利于皮肤吸收有效成分,进而使得治愈率低、止痛效果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祛风湿定痛的外用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中药组合物与白酒按重量比为1∶(10‑13)的比例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由独活,山茱萸,天门冬,黄芪,甘菊花,防风,天雄,侧子,防己,白术,赤茯苓,枸杞子,生姜,生地黄,柴胡,清半夏,西洋参,香附,神曲,瓜萎,鱼腥草,川贝母,白豆蔻,陈皮,升麻,白及,三七,甘草,灯心草,淡竹叶,太子参,红花,苏木,鸡内金,金银花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祛风湿定痛的外用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中药组合物与白酒按
重量比为1∶(10-13)的比例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由独活,山茱萸,天门冬,
黄芪,甘菊花,防风,天雄,侧子,防己,白术,赤茯苓,枸杞子,生姜,生地
黄,柴胡,清半夏,西洋参,香附,神曲,瓜萎,鱼腥草,川贝母,白豆蔻,陈
皮,升麻,白及,三七,甘草,灯心草,淡竹叶,太子参,红花,苏木,鸡内金,
金银花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风湿定痛的外用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
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独活1-3份,山茱萸10-17份,天门冬3-7
份,黄芪2-4份,甘菊花5-13份,防风3-5份,天雄0.2-1.5份,侧子2-4份,防
己2-5份,白术0.6-3.5份,赤茯苓15-20份,枸杞子8-12份,生姜20-25份,生
地黄1-8份,柴胡1-3.5份,清半夏6-9份,西洋参4-8份,香附1-5份,神曲0.3-2
份,瓜萎2-7份,鱼腥草5-15份,川贝母10-15份,白豆蔻5-10份,陈皮6-10
份,升麻2-4份,白及0.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康福诚健康管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