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入式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件A,以及分别与组件A相互配合的组件B和组件C;组件A具有一水平A部,而水平A部的一端设有向上的竖直A部,另一端设有向下弯向竖直A部的扣合A部,竖直A部上开设有连接A孔;组件B具有一水平B部,而水平B部的一端设有向上的竖直B部,另一端的左侧设有向下的安装B部,并且对应连接A孔在竖直B部上设有连接B孔,水平B部设有与扣合A部相互配合的扣合B部,安装B部上开设有固定B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固定被固定物,并且具有方便操作、结构简单、固定牢固、固定形式新颖等优点,还具有节省空间资源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件,特别涉及一种沉入式固定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灯具、检测设备、投影装置、通风设备等的固定形式都比较传统、单一;一般均是直接固定在标的物上,无调整角度,无方位变化性,同时被固定物常常完全暴露在标的物的外侧,不仅固定强度较低,而且占用了大量的空间资源。其次,现有的固定件无设计标准,大多数设计结构不合理,在实施固定作业时一般均需要对固定件进行二次加工,才能满足现场的施工要求,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沉入式固定组件。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沉入式固定组件,其中包括一组件A,以及分别与组件A相互配合的组件B和组件C;组件A具有一水平A部,而水平A部的一端设有向上的竖直A部,另一端设有向下弯向竖直A部的扣合A部,竖直A部上开设有连接A孔;组件B具有一水平B部,而水平B部的一端设有向上的竖直B部,另一端的左侧设有向下的安装B部,并且对应连接A孔在竖直B部上设有连接B孔,水平B部设有与扣合A部相互配合的扣合B部,安装B部上开设有固定B孔;组件C具有一水平C部,而水平C部的一端设有向上的竖直C部,另一端的右侧设有向下的安装C部,并且对应连接A孔在竖直C部上设有连接C孔,水平C部设有与扣合A部相互配合的扣合C部,安装C部上开设有固定C孔;竖直A部与竖直B部通过连接件依次穿过连接A孔、连接B孔固定在一起;竖直A部与竖直C部通过连接件依次穿过连接A孔、连接C孔固定在一起。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固定形式新颖、固定强度高,而且还具有角度可调、方位可调等优点。甚至进一步突出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扣合A部与扣合B部、扣合A部与扣合C部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将被固定物方便、牢固的固定在标的物上,同时向下的安装B部和安装C部还能将被固定物部分沉入标的物内,从而节省了空间资源。所述连接A孔、连接B孔、连接C孔均是螺纹孔。所述固定B孔、固定C孔均是螺纹孔。所述安装B部、安装C部均呈L状。所述水平A部、竖直A部及扣合A部一体成型。所述水平B部、竖直B部、安装B部及扣合B部一体成型。所述水平C部、竖直C部、安装C部及扣合C部一体成型。附图说明图1是组件A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组件B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组件C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组件A、2.组件B、3.组件C、11.水平A部、12.竖直A部、13.扣合A部、14.连接A孔、21.水平B部、22.竖直B部、23.安装B部、24.扣合B部、25.连接B孔、26.固定B孔、31.水平C部、32.竖直C部、33.安装C部、34.扣合C部、35.连接C孔、36.固定C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沉入式固定组件,它包括一组件A1,以及分别与组件A1相互配合的组件B2和组件C3。其中,组件A1具有一水平A部11,而水平A部11的一端设有向上的竖直A部12,水平A部11的另一端设有向下弯向竖直A部12的扣合A部13,竖直A部12上开设有连接A孔14。构成组件A1的水平A部11、竖直A部12及扣合A部13可以设计成一体成型。组件B2具有一水平B部21,而水平B部21的一端设有向上的竖直B部22,水平B部21另一端的左侧设有向下的安装B部23,并且对应连接A孔14在竖直B部22上设有连接B孔25,水平B部21设有与扣合A部13相互配合的扣合B部24,安装B部23上开设有固定B孔26。构成组件B2的水平B部21、竖直B部22、安装B部23及扣合B部24可以设计成一体成型。在组件A1与组件B2配合时,竖直A部12与竖直B部22通过连接件依次穿过连接A孔14、连接B孔25固定在一起。此时水平A部11、扣合A部13、水平B部21及扣合B部24共同合围成一卡恰空间,该卡恰空间用于卡恰在龙骨、型材、柱体等标的物上。安装B部23用于固定灯具、检测设备、投影装置、通风设备等被固定物。组件C3具有一水平C部31,而水平C部31的一端设有向上的竖直C部32,水平C部31另一端的右侧设有向下的安装C部33,并且对应连接A孔14在竖直C部32上设有连接C孔35,水平C部31设有与扣合A部13相互配合的扣合C部34,安装C部33上开设有固定C孔36。而构成组件C3的水平C部31、竖直C部32、安装C部33及扣合C部34可以设计成一体成型。在组件A1与组件C3配合时,竖直A部12与竖直C部32通过连接件依次穿过连接A孔14、连接C孔35固定在一起。此时水平A部11、扣合A部13、水平C部31及扣合C部34共同合围成一卡恰空间,该卡恰空间用于卡恰在龙骨、型材、柱体等标的物上。安装C部33用于固定灯具、检测设备、投影装置、通风设备等被固定物。上述连接件可以是螺钉与螺母,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连接件,此处并无局限。而连接A孔14、连接B孔25、连接C孔35可以均是螺纹孔;固定B孔26、固定C孔36也可以均是螺纹孔。安装B部23、安装C部33均可以设计呈L状等其他便于安装的形状。如图4所示,在实际使用时先通过螺钉与螺母的配合将安装B部23、安装C部33固定在被固定物体的机壳上,此时不用完全锁紧,以组件B2、组件C3可绕螺钉自由旋转为准。其次通过螺钉与螺母的配合,依次穿过连接A孔14、连接B孔25/依次穿过连接A孔14、连接C孔35,进而将竖直A部12与竖直B部22/竖直A部12与竖直C部32固定在一起,此时的螺钉不用完全锁紧,以便于水平A部11、扣合A部13、水平B部21及扣合B部24共同合围成的卡恰空间/水平A部11、扣合A部13、水平C部31及扣合C部34共同合围成的卡恰空间能够抱紧标的物(如龙骨、型材、柱体等)。之后待被固定物调整到合适位置时锁紧所有的螺钉与螺母,此时固定作业完毕。由此可知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固定形式新颖、固定强度高,而且还具有角度可调、方位可调等优点。甚至进一步突出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扣合A部13与扣合B部24、扣合A部13与扣合C部34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将被固定物方便、牢固的固定在标的物上,同时向下的安装B部23和安装C部33还能将被固定物部分沉入标的物内,从而节省了空间资源。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在不存在冲突的前提下均可以组合实施。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沉入式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件A,以及分别与组件A相互配合的组件B和组件C;组件A具有一水平A部,而水平A部的一端设有向上的竖直A部,另一端设有向下弯向竖直A部的扣合A部,竖直A部上开设有连接A孔;组件B具有一水平B部,而水平B部的一端设有向上的竖直B部,另一端的左侧设有向下的安装B部,并且对应连接A孔在竖直B部上设有连接B孔,水平B部设有与扣合A部相互配合的扣合B部,安装B部上开设有固定B孔;组件C具有一水平C部,而水平C部的一端设有向上的竖直C部,另一端的右侧设有向下的安装C部,并且对应连接A孔在竖直C部上设有连接C孔,水平C部设有与扣合A部相互配合的扣合C部,安装C部上开设有固定C孔;竖直A部与竖直B部通过连接件依次穿过连接A孔、连接B孔固定在一起;竖直A部与竖直C部通过连接件依次穿过连接A孔、连接C孔固定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入式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件A,以及分别与组件A
相互配合的组件B和组件C;
组件A具有一水平A部,而水平A部的一端设有向上的竖直A部,另一端
设有向下弯向竖直A部的扣合A部,竖直A部上开设有连接A孔;
组件B具有一水平B部,而水平B部的一端设有向上的竖直B部,另一端
的左侧设有向下的安装B部,并且对应连接A孔在竖直B部上设有连接B孔,
水平B部设有与扣合A部相互配合的扣合B部,安装B部上开设有固定B孔;
组件C具有一水平C部,而水平C部的一端设有向上的竖直C部,另一端
的右侧设有向下的安装C部,并且对应连接A孔在竖直C部上设有连接C孔,
水平C部设有与扣合A部相互配合的扣合C部,安装C部上开设有固定C孔;
竖直A部与竖直B部通过连接件依次穿过连接A孔、连接B孔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松良,缪建纲,
申请(专利权)人:姚松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