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波段荧光显微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3670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波段荧光显微镜,包括目镜和物镜,目镜和物镜之间设置有照明系统,照明系统包括照明光源,特点是照明光源包括第一LED灯和第二LED灯,第一LED灯的前方设置有分色镜,第一LED灯的中心光束与分色镜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光轴上,第二LED灯设置在分色镜的上方,第一LED灯的中心光束与第二LED灯的中心光束之间的交点与分色镜的中心重合,分色镜与第一LED灯的中心光束的照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35°。优点是该两波段荧光显微镜利用分色镜,无需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对LED灯进行替换,便能使两个LED灯的波长合二为一,成为共轭同源光,结构简单,效率高,且易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荧光显微镜,尤其是涉及一种两波段荧光显微镜
技术介绍
传统的荧光显微镜,大部分都采用汞灯作为其照明系统的光源,但是汞灯的能耗较大,目前已慢慢被能耗低且体积小的LED灯所取代,尤其是在单波段的荧光显微镜中,LED灯作为照明系统的光源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多波段的荧光显微镜中,由于需要2个及以上的波长段,而LED灯波长单一,使其在多波段的荧光显微镜的应用上遇到了不少困难。目前采用LED灯作为照明系统光源的两波段荧光显微镜,为了获取两波段的激发光,往往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对LED灯进行替换,采用人工替换,效率低,且操作繁杂,采用机械替换,则需要在显微镜内部安装相应的机械装置,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两波段荧光显微镜,该两波段荧光显微镜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且易于操作的照明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两波段荧光显微镜,包括目镜和物镜,所述的目镜和物镜之间设置有照明系统,所述的照明系统包括照明光源,所述的照明光源包括第一LED灯和第二LED灯,所述的第一LED灯的前方设置有分色镜,所述的第一LED灯的中心光束与所述的分色镜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光轴上,所述的第二LED灯设置在所述的分色镜的上方,所述的第一LED灯的中心光束与所述的第二LED灯的中心光束之间的交点与所述的分色镜的中心重合,所述的分色镜与所述的第一LED灯的中心光束的照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35°。所述的分色镜上与所述的第二LED灯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分光膜,所述的分色镜上与所述的第一LED灯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增透膜。由于分光膜的存在,第二LED灯发出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分色镜时,其发出的特定波长的光几乎不能透过(5%以下)该分色镜而在分色镜上完全反射,而第一LED灯发射出的特定波长的光通过与该特定波长相配合的分色镜时,第一LED灯发射出的特定波长的光几乎能够完全(95%以上)穿过分色镜而几乎不产生反射光,与第二LED灯发射出的特定波长的光在水平方向合成,形成具有两个特定波长的LED同源光,且使合并后的光源中的单个波长的LED强度不会发生改变;增透膜在此处的作用是减少反射光的强度,从而增加透射光的强度,使光学系统成像更清晰。所述的照明系统还包括聚光装置、荧光激发片、荧光分色镜和截止片,所述的截止片设置在所述的目镜的下方,所述的荧光分色镜设置在所述的截止片的下方,所述的荧光激发片设置在所述的荧光分色镜的后方,所述的分色镜设置在所述的荧光激发片的后方,所述的聚光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分色镜与所述的荧光激发片之间,所述的第一LED灯的中心光束、所述的分色镜、所述的聚光装置、所述的荧光激发片和所述的荧光分色镜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光轴上,所述的荧光分色镜与所述的分色镜相平行。通过聚光装置能够将照明光源发散的光束较大程度地聚集到一起,使得亮度得到提高;光源经过聚光装置进行聚光,然后进入到荧光激发片中,激发光通过荧光分色镜发生反射,通过物镜去照射荧光试样,荧光试样中被激发发射出的荧光通过荧光分色镜和截止片被人眼通过目镜观察。所述的聚光装置包括聚光镜,所述的聚光镜设置在所述的荧光激发片与所述的分色镜之间。该聚光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便捷。所述的聚光镜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向所述的荧光激发片方向凸起。该结构的聚光镜能较大程度地将照明光源发散的光束聚集到一起,使得照明系统的亮度得到提高,提高了照明光源的利用率。所述的聚光装置包括聚光镜和聚光镜组,所述的聚光镜设置在所述的荧光激发片的后方,所述的聚光镜组设置在所述的聚光镜与所述的分色镜之间。通过聚光镜和聚光镜组的结合,使得该聚光装置能够最大程度地将照明光源发散的光束聚集到一起,使得照明系统的亮度进一步得到提高,提高了照明光源的利用率。所述的聚光镜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向所述的荧光激发片方向凸起。该结构的聚光镜能较大程度地将照明光源发散的光束聚集到一起,使得照明系统的亮度得到提高,提高了照明光源的利用率。所述的聚光镜组包括从前向后依次设置的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第三聚光透镜和第四聚光透镜,所述的第一聚光透镜设置在所述的聚光镜的后方,所述的第一聚光透镜和所述的第三聚光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的第二聚光透镜为平凹透镜,所述的第二聚光透镜上相对所述的第一聚光透镜的端面为内凹面,所述的第四聚光透镜为平凸透镜,所述的第四聚光透镜上相对所述的第三聚光透镜的端面为外凸面。上述聚光镜组结构简单,组合起来能够较大程度地将照明光源发散的光束聚集到一起,使得照明系统的亮度得到提高,提高了照明光源的利用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两波段荧光显微镜利用分色镜,无需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对LED灯进行替换,便能使两个LED灯的波长合二为一,成为共轭同源光,结构简单,效率高,且易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光学系统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光学系统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两波段荧光显微镜,包括目镜1和物镜2,目镜1和物镜2之间设置有照明系统,照明系统包括照明光源,照明光源包括第一LED灯3和第二LED灯4,第一LED灯3的前方设置有分色镜5,第一LED灯3的中心光束与分色镜5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光轴6上,第二LED灯4设置在分色镜5的上方,第一LED灯3的中心光束与第二LED灯4的中心光束之间的交点与分色镜5的中心重合,分色镜5与第一LED灯3的中心光束的照射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135°。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分色镜5上与第二LED灯4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分光膜51,分色镜5上与第一LED灯3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增透膜52。具体装配时,根据具体的波长要求选用适配特定波长的分色镜5,该分色镜5的透过中心波长与要求的特定波长相同,由于分光膜51的存在,第二LED灯4发出特定波长的光b通过分色镜5时,其发出的特定波长的光b几乎不能透过(5%以下)该分色镜5而在分色镜5上完全反射,而第一LED灯3发射出的特定波长的光a通过与该特定波长相配合的分色镜5时,第一LED灯3发射出的特定波长的光a几乎能够完全(95%以上)穿过分色镜5而几乎不产生反射光,与第二LED灯4发射出的特定波长的光b在水平方向合成,形成具有两个特定波长的LED同源光,且使合并后的光源中的单个波长的LED强度不会发生改变;增透膜52在此处的作用是减少反射光的强度,从而增加透射光的强度,使光学系统成像更清晰。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照明系统还包括聚光装置7、荧光激发片8、荧光分色镜9和截止片10,截止片10设置在目镜1的下方,荧光分色镜9设置在截止片10的下方,荧光激发片8设置在荧光分色镜9的后方,分色镜5设置在荧光激发片8的后方,聚光装置7设置在分色镜5与荧光激发片8之间,第一LED灯3的中心光束、分色镜5、聚光装置7、荧光激发片8和荧光分色镜9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光轴6上,荧光分色镜9与分色镜5相平行。通过聚光装置7能够将照明光源发散的光束较大程度地聚集到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波段荧光显微镜,包括目镜和物镜,所述的目镜和物镜之间设置有照明系统,所述的照明系统包括照明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光源包括第一LED灯和第二LED灯,所述的第一LED灯的前方设置有分色镜,所述的第一LED灯的中心光束与所述的分色镜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光轴上,所述的第二LED灯设置在所述的分色镜的上方,所述的第一LED灯的中心光束与所述的第二LED灯的中心光束之间的交点与所述的分色镜的中心重合,所述的分色镜与所述的第一LED灯的中心光束的照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波段荧光显微镜,包括目镜和物镜,所述的目镜和物镜之间设置有照明系统,所述的照明系统包括照明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光源包括第一LED灯和第二LED灯,所述的第一LED灯的前方设置有分色镜,所述的第一LED灯的中心光束与所述的分色镜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光轴上,所述的第二LED灯设置在所述的分色镜的上方,所述的第一LED灯的中心光束与所述的第二LED灯的中心光束之间的交点与所述的分色镜的中心重合,所述的分色镜与所述的第一LED灯的中心光束的照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3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波段荧光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色镜上与所述的第二LED灯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分光膜,所述的分色镜上与所述的第一LED灯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增透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波段荧光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系统还包括聚光装置、荧光激发片、荧光分色镜和截止片,所述的截止片设置在所述的目镜的下方,所述的荧光分色镜设置在所述的截止片的下方,所述的荧光激发片设置在所述的荧光分色镜的后方,所述的分色镜设置在所述的荧光激发片的后方,所述的聚光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分色镜与所述的荧光激发片之间,所述的第一LED灯的中心光束、所述的分色镜、所述的聚光装置、所述的荧光激发片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晨钟小英赵冉冉毛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江南永新光学有限公司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