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鼻吸管,其包括:一个具有适当长度且可插入鼻孔至耳管处的细管,细管吸口的另一端连接一个呈向外放射的喇叭形承口,承口套接一个连接管并连通至一个吸气装置,细管近承口处形成弯折角度,承口的胴身加设有一个供角度定位和便于把持的把手,细管或软管的吸口端面成波浪状,以避免块状分泌物阻塞吸口,细管或软管的近吸口处管壁面设有数个小孔,以增加吸出量,细管吸口上套接软管,以避免触及鼻内细嫩部位引起疼痛。(*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五官科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通鼻吸管。一般人的鼻腔内有过多鼻涕,或因鼻窦炎等病症而产生分泌物时,都会导致鼻子无法顺畅呼吸,这时要通过口腔呼吸,由于口腔没有滤清空气的功能,所以用口腔呼吸极不卫生,也不舒服,但是靠鼻腔本身的功能排除鼻涕或分泌物又十分困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鼻吸管,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快速地吸出鼻涕及鼻腔内的分泌物,还可避免因吸管的吸口触及鼻腔内细嫩部位而引起的疼痛。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通鼻吸管包括,一个具有适当长度且可插入鼻孔至近耳管处的细管,细管吸口的另一端连接一个呈向外放射的喇叭形承口,承口套接一个连接管并连通至一个吸气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细管的吸口上套接一个适当长度的软管,所述细管近承口处形成弯折角度,所述承口的胴身加设有一个供角度定位和便于把持的把手,所述细管的吸口端面成波浪状,所述软管的吸口端面成波浪状,所述细管的近吸口处管壁面设有数个小孔,所述软管的近吸口处管壁面设有数个小孔,所述软管用柔软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通鼻吸管的吸口由鼻孔插入近耳管处,可将阻塞于此的过多的鼻涕或分泌物全部吸出,保持鼻腔的畅通,以保证正常的呼吸,细管的吸口端面成波浪状,以避免块状分泌物阻塞,近吸口管壁面设有数个小孔,以增加吸出量,细管吸口上套接的软管,可以避免因吸管的吸口触及鼻腔内细嫩部位而引起的疼痛。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叙述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2为本专利技术套接连接管的示意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4为本专利技术应用状态示意5为本专利技术吸口部位结构放大示意6为本专利技术应用状态立体分解示意7为图6的立体外观示意8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通鼻吸管1包括,一个具有适当长度且可插入鼻孔5至近耳管处的细管2,细管2吸口20的另一端连接一个呈向外放射的喇叭形承口3,承口3套接一个适当长度的连接管6并连通至一个吸气装置,参阅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通鼻吸管1的吸口20由鼻孔5插入近耳管9处,可将阻塞于此的过多分泌物或者鼻涕全部吸出,以保持鼻腔的通畅,以便于正常呼吸。由于鼻孔5位于眼的下方,为使插入动作能符合人体的生理结构,所以本专利技术的吸管2近承口3处可呈弯折角度,或者在承口3胴身加设一个把手32,以供角度定位和把持,如图3所示。鼻腔内阻塞呼吸的物质有液状、粘稠状、块状的鼻涕或分泌物,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细管2的吸口20端面制成波浪状,以防止块状或粘稠状分泌物阻塞吸口,而影响吸出作用,在细管2的近吸口20处管壁面设有数个小孔82,以增加吸出量,如图4、5、8所示。为避免因吸管的吸口20触及鼻腔内细嫩部位而引起的疼痛,本专利技术的吸管1的细管2的吸口20上套接一个适当长度的软管7,软管7用柔软材料制成,所以具有柔软特性的软管7在碰触到鼻腔内细嫩部位时,只需略微弯曲,就可进行吸出动作,刺激性也很小,如图6所示,软管7的吸口20端面也成波浪状,以防止粘稠物或块状物阻塞,软管7近吸口20处的管壁面也可设有数个小孔82,以增加吸出量,如图7、8所示。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通鼻吸管,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实用,使用效果理想,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通鼻吸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具有适当长度且可插入鼻孔至近耳管处的细管,细管吸口的另一端连接一个呈向外放射的喇叭形承口,承口套接一个连接管并连通至一个吸气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鼻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管的吸口上套接一个适当长度的软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鼻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管近承口处形成弯折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鼻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口的胴身加设有一个供角度定位和便于把持的把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鼻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管的吸口端面成波浪状。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鼻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的吸口端面成波浪状。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鼻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管的近吸口处管壁面设有数个小孔。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鼻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的近吸口处管壁面设有数个小孔。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鼻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用柔软材料制成。全文摘要通鼻吸管,其包括:一个具有适当长度且可插入鼻孔至耳管处的细管,细管吸口的另一端连接一个呈向外放射的喇叭形承口,承口套接一个连接管并连通至一个吸气装置,细管近承口处形成弯折角度,承口的胴身加设有一个供角度定位和便于把持的把手,细管或软管的吸口端面成波浪状,以避免块状分泌物阻塞吸口,细管或软管的近吸口处管壁面设有数个小孔,以增加吸出量,细管吸口上套接软管,以避免触及鼻内细嫩部位引起疼痛。文档编号A61M1/00GK1195560SQ9710389公开日1998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8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8日专利技术者陈大明, 陈建志, 邱水文 申请人:陈大明, 陈建志, 邱水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鼻吸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具有适当长度且可插入鼻孔至近耳管处的细管,细管吸口的另一端连接一个呈向外放射的喇叭形承口,承口套接一个连接管并连通至一个吸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明,陈建志,邱水文,
申请(专利权)人:陈大明,陈建志,邱水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