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佩斯牛顿专利>正文

颅内压清洗、引流、监视与控制用的双通道导液管的改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27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颅内压清洗、引流、监视与控制用的双通道导液管的改进”包括管状主体(1),它基本上用柔性材料制造,包括三根纵向独立管道,一根称为导管的中间管道(2)和两根称为滴注管(3)和引流管(4)的侧向管道,它们的末端都封住,然而,这些称为侧管(3-4)的管道具有通道群(3′)与(4′),它们可以与导液管的外部部件以及上述滴注侧管(3)和引流侧管(4)的内部部件联通,如上所述,它们插在主体(1)的内部,此外,还具有一外部档块(5)并且在主体的上方末端有一扁平的加厚部件(6)。导管(2)的末端简单地敞露在这里,然而正是在此处,另外两个导管(3-4)互相连接或连续在同一管状可挠曲的延长部件(3″)与(4″)中,它们之间彼此完全独立,但两者在结构上以及所用公用阀(7)和连接装置(8)则完全相同,这种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同时进行室内腔系统的引流与清洗以及颅内压的控制。(*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颅内压清洗、引流、监视与控制用的双通道导液管的改进,更具体地说,涉及在导液管中专门创新和引入的多项技术与功能的改进,其宗旨是使该装置的特性能明显地改进和更方便于对神经病患者的医护,这些病人由于他们的病理情况,需要从头与脊柱的取液孔中对头与脊柱液进行外部引流,它还允许测量和控制颅内压。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道的那样,已经有多种通常称为“外脑室引流组件”的装置,基本上由简单的单管组成,藉助于神经外科技术,管子一端插入脑腔中,设置在颅室(cranial box)之外的另一端连接到传统的贮器中,该贮器适合于通过所述导液管收集引流出来的液体。在本专利技术的外脑室引流系统(external ventricular derivation system)中,也可以用机械和/或电子传感器,以连续或交替的方式,进行颅内压的测量。在现有的系统中,内脑室液体引流是通过重力作用来实现的,即利用脑腔内液体的压力与重力产生的压力之间的差值,后者直接决定于贮器所处的高度。所述的高度是指贮器的最低限位置与脑室高度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的流量可以由波塞维尔(Pouseville)定律确定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颅内压清洗、引流、监视与控制用的双通道导液管的改进,其特征在于它的基本上用柔性材料制造的管状主体(1),尽管表现为细长的单一部件,其内部组合有三根纵向独立管道,其中,第一根限定为中间管道且构成为导引通道(2),其余两根为侧管,一根作为滴注(3)用,另一根作为引流(4)用,所有管子封装成一整体,组成主体(1),其中所有管子的前端都封住,而称为侧管(3-4)的那些管子在其径向上还分布有适当数量的孔,这些孔构成通道群(3′)与(4′),通道群与导液管的外部部件以及滴注侧管(3)和引流侧管(4)的内部部件联通,如上所述,滴注侧管和引流侧管组合在主体(1)内,此外,主体(1)上除具有一个外部档板(5...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佩斯牛顿
申请(专利权)人:佩斯牛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BR[巴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