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透气自热保温面料,包括依次连接面层、中间层、底层、保温层和吸热层,所述面层的经线由芳纶纤维和大豆纤维加捻而成,面层的纬线为蜘蛛丝纤维,所述中间层由甲壳素纤维织成,所述底层由棉纤维织成,所述吸热层由至少两层PE高分子透气膜热粘合而成,所述PE高分子透气膜之间填充有碳化锆颗粒,所述保温层由至少两层聚四氟乙烯膜热粘合而成,所述聚四氟乙烯膜之间填充有陶瓷颗粒,保暖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强度透气自热保温面料。
技术介绍
随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穿着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现有面料一般为单纯的棉或者聚酯纤维来进行保暖,有时为了也会掺杂一些氨纶等进行加捻,但是主要均是依靠材料本身的保暖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透气自热保温面料,保暖效果更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透气自热保温面料,包括依次连接的面层、中间层、底层、保温层和吸热层,所述面层的经线由芳纶纤维和大豆纤维加捻而成,面层的玮线为蜘蛛丝纤维,所述中间层由甲壳素纤维织成,所述底层由棉纤维织成,所述吸热层由至少两层PE高分子透气膜热粘合而成,所述PE高分子透气膜之间填充有碳化锆颗粒,所述保温层由至少两层聚四氟乙烯膜热粘合而成,所述聚四氟乙烯膜之间填充有陶瓷颗粒。优选的,所述面层、中间层、底层、保温层和吸热层的厚度比为5:4:2:1:1。优选的,所述芳纶纤维的直径为Ιμπι,大豆纤维的直径为2μπι,蜘蛛丝纤维的直径为0.5μπι0优选的,所述甲壳素纤维的直径为Ιμπι,所述棉纤维的直径为1.5μπι。优选的,所述碳化错颗粒的直径为lOOnm,陶瓷颗粒的直径为150nm。本技术的优点为:1.碳化锆颗粒可以吸收可见光和紫外线转变成红外线向人体辐射,达到自吸热的目的,并且可以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人体发射的红外线可以被陶瓷颗粒反射,达到保存热量的目的,通过吸热层和保温层的联合作用,可以很好的起到保暖作用,大豆纤维和棉纤维可以起到辅助保暖的作用;2.另外由于甲壳素纤维、PE高分子透气膜、聚四氟乙烯膜等都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使得面料不但保暖而且透气;3.蜘蛛丝纤维具有极高的强度,使得整个面层的强度较高,从而提升整个面料的强度,但是由于蜘蛛丝的产量很少,主要通过结网得到,因此通过加入芳纶纤维和大豆纤维的方式来降低蜘蛛丝的使用量,且芳纶纤维和大豆纤维强度较高,虽然与蜘蛛丝纤维比稍差,对面层的结构强度有一定影响,但是芳纶纤维和大豆纤维原料易得,使得面层仍具有较高的强度;4.同时采用了大豆纤维、蜘蛛丝、甲壳素等动植物纤维,这类纤维可再生,环保可降解,有利于环节资源和环境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面层;2、中间层;3、底层;4、保温层;5、吸热层。【具体实施方式】[0013I参照图1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种高强度透气自热保温面料,包括依次连接的面层1、中间层2、底层3、保温层4和吸热层5,面层I的经线由芳纶纤维和大豆纤维而成,玮线为蜘蛛丝纤维,中间层2由甲壳素纤维织成,底层3由棉纤维织成,其中芳纶纤维的直径为Ιμπι,大豆纤维的直径为2μπι,蜘蛛丝纤维的直径为0.5μπι,甲壳素纤维的直径为Ιμπι,棉纤维的直径为1.5μπι,面层1、中间层2和底层3之间通过金属丝(铜丝或银丝等)或纱线缝合连接,保温层4和底层3粘接,保温层4和吸热层5粘接,面层1、中间层2、底层3、保温层4和吸热层5的厚度比为5:4:2:1:1。吸热层5由两层PE高分子透气膜热粘合而成,PE高分子透气膜之间填充有碳化锆颗粒,保温层4由两层聚四氟乙烯膜热粘合而成,聚四氟乙烯膜之间填充有陶瓷颗粒,保温层4的聚四氟乙烯膜和吸热层的PE高分子透气膜粘合,其中碳化锆颗粒的直径为lOOnm,陶瓷颗粒的直径为150nmo本技术的优点为:碳化锆颗粒可以吸收可见光和紫外线转变成红外线向人体辐射,达到自吸热的目的,并且可以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人体发射的红外线可以被陶瓷颗粒反射,达到保存热量的目的,通过吸热层5和保温层4的联合作用,可以很好的起到保暖作用,另外大豆纤维和棉纤维可以起到辅助保暖的作用;另外由于甲壳素纤维、PE高分子透气膜、聚四氟乙烯膜等都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使得面料不但保暖而且透气;同时采用了大豆纤维、蜘蛛丝、甲壳素等动植物纤维,这类纤维可再生,环保可降解,有利于环节资源和环境问题。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高强度透气自热保温面料,包括依次连接的面层、中间层、底层、保温层和吸热层,所述面层的经线由芳纶纤维和大豆纤维加捻而成,面层的玮线为蜘蛛丝纤维,所述中间层由甲壳素纤维织成,所述底层由棉纤维织成, 所述吸热层由至少两层PE高分子透气膜热粘合而成,所述PE高分子透气膜之间填充有碳化锆颗粒,所述保温层由至少两层聚四氟乙烯膜热粘合而成,所述聚四氟乙烯膜之间填充有陶瓷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透气自热保温面料,其特征是:所述面层、中间层、底层、保温层和吸热层的厚度比为5:4:2: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透气自热保温面料,其特征是:所述芳纶纤维的直径为Ιμ??,大豆纤维的直径为2μπι,蜘蛛丝纤维的直径为0.5μπ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透气自热保温面料,其特征是:所述甲壳素纤维的直径为Ιμπι,所述棉纤维的直径为1.5μπ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透气自热保温面料,其特征是:所述碳化锆颗粒的直径为lOOnm,陶瓷颗粒的直径为150n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透气自热保温面料,包括依次连接面层、中间层、底层、保温层和吸热层,所述面层的经线由芳纶纤维和大豆纤维加捻而成,面层的纬线为蜘蛛丝纤维,所述中间层由甲壳素纤维织成,所述底层由棉纤维织成,所述吸热层由至少两层PE高分子透气膜热粘合而成,所述PE高分子透气膜之间填充有碳化锆颗粒,所述保温层由至少两层聚四氟乙烯膜热粘合而成,所述聚四氟乙烯膜之间填充有陶瓷颗粒,保暖效果更佳。【IPC分类】B32B9/04, B32B27/12, B32B7/12, B32B33/00, B32B27/34, B32B18/00, B32B9/02, B32B27/32, B32B27/14, B32B27/30【公开号】CN205364699【申请号】CN201620121252【专利技术人】朱思火 【申请人】杭州大地印染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7月6日【申请日】2016年2月1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透气自热保温面料,包括依次连接的面层、中间层、底层、保温层和吸热层,所述面层的经线由芳纶纤维和大豆纤维加捻而成,面层的纬线为蜘蛛丝纤维,所述中间层由甲壳素纤维织成,所述底层由棉纤维织成,所述吸热层由至少两层PE高分子透气膜热粘合而成,所述PE高分子透气膜之间填充有碳化锆颗粒,所述保温层由至少两层聚四氟乙烯膜热粘合而成,所述聚四氟乙烯膜之间填充有陶瓷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思火,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大地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