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9771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15:50
一种充气垫(10)包括材料的上层(14)、材料的下层(16)以及位于在上层(14)和下层(16)之间的至少一隔热材料层(26)。该至少一隔热材料层(26)在其上具有预先形成的孔(30)。上层(14)与材料的下层(16)连接在至少一与预先形成的孔(30)对应的位置。连接(22)作用为定义多个充气囊(18)并在每个充气囊(18)内保留隔热材料(26)的一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气垫。本专利技术尤其适于用在寒冷的表面上的垫子。
技术介绍
接下来的关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的讨论是为了便于本专利技术的理解。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该讨论并非确认或承认任何所提到的材料在本专利技术的优先权日在任何司法管辖区已经出版、公知或是常识的一部分。很多人喜欢露营以及相关活动。其中一些人喜欢寒冷环境(如山顶或极地地区)中的这些活动。如果这些人没有针对这种环境的适当的穿着或装备,这种环境会削弱他们的身体热量。在极端情况下,身体热量的损失可能会威胁人的生命。阻止这种状况发生的一种方法是,当人们露营过夜时使用露营垫。设置露营垫,然后将人们的睡袋放置在其上。这意味着,露营垫作为人(在他们的睡袋里)和寒冷地面之间的热绝缘体。同时,由于露营垫需要由人运到这些寒冷环境的位置-往往是远程的-露营垫必须轻便。考虑到这两个要求,露营垫的结构的最常见的形式是使用大的管状或棱柱状的气室。这些气室填充有隔热材料。为了提供进一步的隔热性能,气室通常包括热反射层。正是在这一点上,气垫可能有所不同。某些露营垫固定隔热材料和热反射层的位置。在该版本中,在充气和/或分配用户载荷中发生的由拉伸产生的应力会损害这些垫子的通常的精巧结构。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隔热材料层会在随机位置剥离并聚集成团,妨碍隔热材料在整个露营垫的均匀分布。这些应力在热反射层上的影响也会导致其成为碎片,进一步降低露营垫的隔热性能。其他露营垫将隔热材料和热反射层作为气垫中自由浮动的部件。然而,这也会造成一些问题,由于露营垫的重复打包/展开(除了一般使用),该材料会在气垫的随机部分聚集成团。出现这种状况时,隔热材料在整个露营垫的均匀分布被妨碍的情况又出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气垫,消除或至少部分改善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技术实现思路
在整个文本中,除非另有相反的指示,术语“包括”,“组成”等,都应当被解释为非穷举,或者换句话说,意思为“包括,但不限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为一个充气垫,其包括:材料的上层;材料的下层;位于上层和下层之间的至少一隔热材料层,隔热材料层上具有预先形成的孔;上层与材料的下层按压连接在至少一与预先形成的孔对应的位置,该按压连接作用为定义多个充气囊并在每个充气囊内保留隔热材料的一部分。充气垫可以另外包括热反射材料层,热反射材料层位于上层和至少一隔热材料层之间。隔热囊优选排列成行,第一行隔热囊相对于其相邻行的隔热囊偏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为一充气垫,包括:第一充气层,第一充气层包括由材料的第一层和材料的中间层定义的区域;第二充气层,第二充气层包括由材料的中间层和材料的第二层定义的区域;至少一隔热材料层,设置在第一充气层中,隔热材料层上具有预先形成的孔;第一层与材料的中间层按压连接在至少一与预先形成的孔对应的位置,以在第一充气层中定义多个充气囊,第二层与材料的中间层按压连接以在第二充气层中定义多个充气囊,以使隔热材料的一部分保留在第一充气层的每个充气囊中。一热反射材料层可以设置在第一充气层中,热反射材料层位于材料的中间层和至少一隔热材料层之间。另外,第二充气层也可以包括至少一隔热材料层。每一充气层中的隔热囊可以排列成行,第一行隔热囊相对于其相邻行的隔热囊偏移。在其最优选的布置中,第一充气层中的隔热囊还相对于其相邻的位于第二充气层中的隔热囊偏移。一对空气入口阀可以使用,以使穿过一空气入口阀的空气使第一充气层的充气囊充气,同时穿过另一空气入口阀的空气使第二充气层的充气囊充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为一充气垫,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构成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二部分,在第一和第三部分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构成;第一部分的充气囊的充气导致第二部分的充气囊的充气,以及第三部分的充气囊的充气导致第二部分的充气囊的充气。优选地,第一部分表示当普通用户躺在垫子上时用户的头部位于的区域,第二部分表示当用户躺在垫子上时用户的躯干位于的区域,以及第三部分表示当用户躺在垫子上时用户的腿位于的区域。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任一方面的充气垫的操作,使得每个充气囊的充气还导致保留在该充气囊中的隔热材料的部分的提升。为了协助这种情况发生,至少一隔热材料层优选由在压力下压缩并在压力撤去后膨胀的材料制成。按压连接可以由以下中的任一种形成:点焊接点、可拆开按扣、管式连接、挡板。类似地,至少一隔热材料层由网格状材料制成和/或充气囊是菱形。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气垫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气垫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中所示的气垫沿B-B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所示的气垫沿A-A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气垫的剖视图;图6是图1所示的气垫的层的分解示意图;图7是图2所示的气垫的层的分解示意图;图8是图5所示的气垫的层的分解示意图;图9a和9b是气垫具体结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为一充气垫10。在第一实施例中,充气垫10包括单个充气层12,由材料的上层14和材料的下层16形成。单个充气层12构造为包括多个排列成连续线20的小的充气囊18。每个充气囊18由布置在菱形图案中的四个点焊接点22划定。点焊接点22连接材料的上层14到材料的下层16。点焊接点22分组为N-S点焊接点22a和E-W点焊接点22b。点焊接点22起到将在连续线20中的每个充气囊18与下一充气囊18隔开的作用。充气囊18的每条连续线20从其相邻的连续线20偏移。这种设置意味着第一充气囊18的N-S点焊接点22a也作为在每个与其相邻的连续线20中的两个充气囊18的E-W点焊接点22b。在充气垫10外围的充气囊18具有密封的外围边缘24。在点焊接点22形成之前,一层网格状隔热材料26和一层热反射材料28放置在材料的上层14和材料的下层16之间。每一层26、28具有预先形成的孔30在其上。预先形成的孔30与将要形成的每个点焊接点22的预期位置相对应。这样,当点焊接点22形成时,它们起到固定每一层26、28在适当的位置的作用,同时仍然提供每一层26、28的有限的自由以根据需要移动。这进而,意味着实际上每个充气囊18具有包含在其中的网格状隔热材料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材料的上层;材料的下层;位于上层和下层之间的至少一隔热材料层,隔热材料层上具有预先形成的孔;上层与材料的下层连接在至少一与预先形成的孔对应的位置,该连接作用为定义多个充气囊并在每个充气囊内保留隔热材料的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7.26 CN PCT/CN2013/0801731.一种充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材料的上层;
材料的下层;
位于上层和下层之间的至少一隔热材料层,隔热材料层上具有预先形成
的孔;
上层与材料的下层连接在至少一与预先形成的孔对应的位置,该连接作
用为定义多个充气囊并在每个充气囊内保留隔热材料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反射材料层,
热反射材料层位于所述上层和所述至少一隔热材料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隔热囊排列成行,
第一行隔热囊相对于其相邻行的隔热囊偏移。
4.一种充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充气层,第一充气层包括由材料的第一层和材料的中间层定义的区
域;
第二充气层,第二充气层包括由材料的中间层和材料的第二层定义的区
域;
至少一隔热材料层,设置在第一充气层中,隔热材料层上具有预先形成
的孔;
第一层与材料的中间层连接在至少一与预先形成的孔对应的位置,以在
第一充气层中定义多个充气囊,第二层与材料的中间层连接以在第二充气层
中定义多个充气囊,以使隔热材料的一部分保留在第一充气层的每个充气囊
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
充气层中的热反射材料层,热反射材料层位于所述材料的中间层和所述至少
一隔热材料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气层也

\t包括至少一隔热材料层。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每一充气层
中的隔热囊排列成行,第一行隔热囊相对于其相邻行的隔热囊偏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层中的隔
热囊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熹布伦丹·迈克尔·桑多帕拉姆吉特·辛格
申请(专利权)人:海峰私人有限公司刘宗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澳大利亚;AU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