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直杆式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9559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直杆式处理装置,属于焊接机模块技术领域。其解决了现有互联条不能从源头上解决漫反射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焊接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的加热体,还包括压花直杆、导热导向杆、导热进管和导热出管,压花直杆一端通过导热导向杆连接于加热体上且平行设置于互联条的正上方,压花直杆随加热体一同上下移动,压花直杆与互联条相对的一面设置有花纹结构;压花直杆的另一端通过导热进管和导热出管冷却。压花直杆设置于加热体上互联条工序流转而出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直杆式处理装置过对互联条进行压制,形成漫反射条纹,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价值,经处理后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量提高1.5个百分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直杆式处理装置,属于焊接机模块

技术介绍
传统的太阳能电池加热体,焊接方式为单模块采用激光/红外/热风/电磁/焊头焊接电池单元,以若干单元电池焊接组成电池串组串,然后流转至下工序。此类太阳能电池组件,单元电池片焊接时,互联条表面的涂层在高温下融化,形成一个较光滑的平面,在电池单元最终封装成组件工作时,光线穿过玻璃入射到互联条上,发生镜面反射,反射角小于玻璃折射角的光线会穿过玻璃入射至空气中,此部分光并没有被合理的利用于组件发电。为了有效的利用此部分光,业内出现了加热体搭配高反射膜粘贴模块,在电池单元焊接结束后,利用此时其温度较高,将反射膜粘贴在互联条表面,从而达到减少反射出玻璃的光线,得到更高的发电收益;但是此技术增加了材料成本,且制成中会出现较多不良品需要返修,增加工时成本,以及此反射膜具有一定的厚度,其再加上互联条的厚度,使互联条带高度增加,在耐候性测试时可能因温度的高低交替变化,在电池单元互联条处产生隐裂的风险提到,从而降低了组件的物理性能;故此技术并未广泛的应用至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太阳能焊接模块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直杆式处理装置,通过对互联条进行压制,形成漫反射条纹,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量。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直杆式处理装置,包括焊接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的加热体,还包括压花直杆、导热导向杆、导热进管和导热出管,压花直杆一端通过导热导向杆连接于加热体上且平行设置于互联条的正上方,压花直杆并随加热体一同上下移动,压花直杆与互联条相对的一面设置有花纹结构;压花直杆的另一端通过导热进管和导热出管冷却。进一步地,压花直杆设置于加热体上互联条工序流转而出的一侧。进一步地,压花直杆连接于加热体上的数量根据互联条的数量决定。进一步地,导热导向杆垂直于压花直杆呈一列设置在压花直杆上,导热导向杆通过弹性材料与加热体相连。进一步地,压花直杆采用耐高温导热非刚性材质。进一步地,导热进管和导热出管通入冷却液或者冷却气体。进一步地,花纹结构采用格纹网状结构。优选地,格纹网的密度要求单位cm2>400目,单个网状结构的凸起高度在15-25μm。进一步地,花纹结构采用沟槽式花纹结构。优选地,沟槽的数量为10-30EA/mm,沟槽尖角角度为60-120°。具体工作动态过程为:首先从焊接互联条工序流转而出的太阳能电池板,其互联条还具有较高温度,这时进入互联条处理工序,压花直杆连接在加热体上,整个加热体带动压花直杆向下移动,当互联条到达时,其开始在互联条表面直接压下,进而实现对互联条的漫反射处理,在此期间,加热体采集压花直杆及互联条的温度,通过导热进出管中冷气体的流动,控制整体的工艺温度小于200℃,起到了冷却的作用,从而达到互联条表面涂层形成所需形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直杆式处理装置,设置有压花直杆,可以对光滑的互联条进行处理,使其由镜面反射变为漫反射,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价值,经处理后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量提高1.5个百分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结构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直杆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原理示意图。图中:1加热体;2直杆处理装置;201压花直杆;202导热导向杆;203导热进管;204导热出管;3互联条;4太阳能电池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直杆式处理装置,包括焊接太阳能电池板4互联条3的加热体1,还包括压花直杆201、导热导向杆202、导热进管203和导热出管204,压花直杆201一端通过导热导向杆202连接于加热体1上且平行设置于互联条3的正上方,压花直杆201随加热体1一同上下移动,压花直杆201与互联条3相对的一面设置有花纹结构;压花直杆201的另一端通过导热进管203和导热出管204冷却。压花直杆201设置于加热体1上互联条3工序流转而出的一侧。压花直杆201连接于加热体1上的数量根据互联条3的数量决定。导热导向杆202垂直于压花直杆201呈一列设置在压花直杆201上。压花直杆201采用耐高温导热非刚性材质。导热进管203和导热出管204通入冷却液或者冷却气体。花纹结构采用格纹网状结构。优选地,格纹网的密度要求单位cm2>400目,单个网状结构的凸起高度在15-25μm。花纹结构采用沟槽式花纹结构。优选地,沟槽的数量为10-30EA/mm,沟槽尖角角度为60-120°。具体工作动态过程为:首先从焊接互联条3工序流转而出的太阳能电池板4,其互联条3还具有较高温度,这时进入互联条3处理工序,压花直杆201连接在加热体1上,整个加热体1带动压花直杆201向下移动,当互联条3到达时,其开始在互联条3表面直接压下,进而实现对互联条3的漫反射处理,在此期间,加热体1采集压花直杆201及互联条3的温度,通过导热进出管中冷气体的流动,控制整体的工艺温度小于200℃,起到了冷却的作用,从而达到互联条3表面涂层形成所需形态。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从本专利技术的解决问题的角度对要保护的原理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除了太阳能电池板4外,使能通过从其他角度提高太阳能电池板4的发电量。通过详细的研究发现,互联条3本身在加热体1焊接到太阳能电池表面的时候是非常光滑的,而光线穿过玻璃入射到互联条3上,发生镜面反射,反射角小于玻璃折射角的光线会穿过玻璃入射至空气中,此部分光并没有被合理的利用于组件发电。而为了实现互联条3的漫反射,现有技术采用的是在互联条3表面粘贴反射膜。其没有从源头上对互联条3进行改进,反而使电池板的发电量下降。由此,技术人员认为互联条3如果在安装的时候进行过处理,使其表面不再光滑,就可以进行漫反射。而如果针对已经加工完成的互联条3进行逐一处理,不仅速度慢而且加工成本过高。那么首先,确定了要从源头上先解决互联条3的漫反射问题,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其次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加工互联条3才能既快速又节约成本。带着这个问题,从互联条3的加工源头分析。互联条3通过加热体1的焊接头融化后附着在太阳能电池需要焊接的位置,而如果直接对于加热体1的焊接头进行改进是首先想到的。但是,对于加热体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直杆式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直杆式处理装置,包括焊接太阳能电池板(4)互联条(3)的加热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花直杆(201)、导热导向杆(202)、导热进管(203)和导热出管(204),压花直杆(201)一端通过导热导向杆(202)连接于加热体(1)上且平行设置于互联条(3)的正上方,压花直杆(201)随加热体(1)一同上下移动,压花直杆(201)与互联条(3)相对的一面设置有花纹结构;压花直杆(201)的另一端通过导热进管(203)和导热出管(204)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直杆式处理装置,包括焊接太阳能电池板(4)互联条(3)
的加热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花直杆(201)、导热导向杆(202)、导热进管(203)
和导热出管(204),压花直杆(201)一端通过导热导向杆(202)连接于加热体(1)上且平
行设置于互联条(3)的正上方,压花直杆(201)随加热体(1)一同上下移动,压花直杆(201)
与互联条(3)相对的一面设置有花纹结构;压花直杆(201)的另一端通过导热进管(203)
和导热出管(204)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直杆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压花直杆
(201)设置于加热体(1)上互联条(3)工序流转而出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直杆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压花直杆
(201)连接于加热体(1)上的数量根据互联条(3)的数量决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直杆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热导向
杆(202)垂直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四建方胡志刚李建峰赵世恒李宗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瑞元鼎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