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免蒸馏非显色检测水溶液中微量易释放氰与总氰装置以及方法,属于分析化学的
技术介绍
总氰是指全部简单氰化物(多为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氰化物,铵的氰化物)和绝大部分络合氰化物(锌氰络物,铁氰化物、亚铁氰化物、铜氰络合物、镍氰络合物等),不包括钴氰络合物。易释放氰化物包括全部简单氰化物(多为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氰化物)和锌氰络物,不包括铁氰化物、亚铁氰化物、铜氰络合物、镍氰络合物、钴氰络合物。废水中总氰与易释放氰是环境污染监测中两个重要的项目。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对人体的毒性主要是与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生成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而失去传递氧的作用,引起组织缺氧窒息。氰化物危害极大,可在数秒之内出现中毒症状。因此,氰化物的测定在环境监测中显得格外重要。水中氰化物可分为简单氰化物和络合氰化物。简单氰化物包括碱金属(钠、钾、铵)的盐类(碱金属氰化物)和其他金属的盐类(金属氰化物)。在碱金属氰化物的水溶液中,氰基CN-和HCN分子的形式同时存在,二者之比取决于pH。大多数天然水体中,HCN占优势。在简单的金属氰化物的溶液中,氰基也可能以稳定度不等的各种金属-氰化物的络合阴离子的形式存在。络合氰化物有多种分子式,其在水中的离解程度,要由几个因素决定,同时释放出CN-离子和络合氰离子。在酸性溶液中氰化物可生成HCN而挥发。各种氰化物分解出CN-及HCN的难易程度是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蒸馏非显色检测水溶液中微量易释放氰与总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蠕动泵、出自蠕动泵的碱溶液泵管、酸溶液泵管、水溶液泵管,所述酸溶液泵管和所述水溶液泵管汇集一处充分混合,依次通过光解器、膜扩散分离器酸腔道,所述碱溶液泵管在通过所述蠕动泵后依次经过膜扩散分离器碱腔道、洗涤装置、检测装置,所述膜扩散分离器酸腔道和膜扩散分离器碱腔道之间设置疏水膜,所述水溶液泵管连接取样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蒸馏非显色检测水溶液中微量易释放氰与总氰装置,其特
征在于,包括:蠕动泵、出自蠕动泵的碱溶液泵管、酸溶液泵管、水
溶液泵管,所述酸溶液泵管和所述水溶液泵管汇集一处充分混合,依
次通过光解器、膜扩散分离器酸腔道,所述碱溶液泵管在通过所述蠕
动泵后依次经过膜扩散分离器碱腔道、洗涤装置、检测装置,所述膜
扩散分离器酸腔道和膜扩散分离器碱腔道之间设置疏水膜,所述水溶
液泵管连接取样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蒸馏非显色检测水溶液中微量易释放氰
与总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装置包括第一六通阀、定量环、
设置为样品溶液管进管和样品溶液管出管的样品溶液管,所述定量环
的进口与所述样品溶液管进管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六通阀连通的一
对接口,所述定量环的出口与所述样品溶液管出管分别连接在所述第
一六通阀连通的另一对接口,所述水溶液泵管设置为水溶液泵管进
管、水溶液泵管出管并且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六通阀连通的最后一对
接口;切换所述六通阀时,所述水溶液泵管进管与所述定量环的出口
接通,所述定量环的进口与所述水溶液泵管出管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蒸馏非显色检测水溶液中微量易释放氰
与总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装置包括设置为洗脱液管进管和
洗脱液管出管的洗脱液管、注射泵、第二六通阀、低压富集小柱,所
述碱溶液泵管设置为碱溶液泵管进管、碱溶液泵管出管,所述碱溶液
泵管进管在通过所述膜扩散分离器碱腔道后与碱溶液泵管出管连接
在所述第二六通阀的一对接口,低压富集小柱的进口出口分别连接在
\t所述第二六通阀的另外一对接口,所述洗脱液管进管经过所述注射泵
后和所述洗脱液管出管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六通阀的最后一对接口,
切换所述第二六通阀时,所述洗脱液管进管与所述低压富集小柱的进
口连通,所述低压富集小柱的出口与所述洗脱液管出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蒸馏非显色检测水溶液中微量易释放氰
与总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为安倍检测器,设置在
所述洗脱液管出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蒸馏非显色检测水溶液中微量易释放氰
与总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溶液泵管和所述水溶液泵管汇集一
处连接混合管,所述混合管连接所述光解器。
6.一种免蒸馏非显色检测水溶液中微量易释放氰与总氰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克平,黄劲松,汪声美,郑学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