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密码锁
,具体涉及一种门铃式电子密码锁。
技术介绍
目前,密码锁主要有三种,一是机械密码锁,通过滚动片的滚动,将各个滚动片上的缺口对齐在同一位置,即可实现密码锁的开启;二是接触式密码锁,如刷卡式密码锁和指纹式密码锁等;三是非接触式密码锁,读卡机采用发射交变磁场的形式向IC卡提供能量,IC卡上感应线圈接收次能量并作出回应信号使读卡机读出卡内信息,从而达到开锁的目的。然而,现有的密码锁均存在按键较多、易暴露等缺点,不能起到很好的防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保密性强且安全性高的门铃式电子密码锁,适合应用于家庭和办公楼等多种场合,可以修改密码,重复使用,使用者不需要携带大量钥匙,更加方便。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门铃式电子密码锁,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门体外侧的门铃按键、设置于门体内侧的响铃及设置于门体内侧的控制模块,其中控制模块主要由功能识别模块、门铃功能模块、四位密码识别模块、密码设置与修改模块和密码锁启闭模块构成,门铃按键通过线路与功能识别模块 ...
【技术保护点】
门铃式电子密码锁,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门体外侧的门铃按键、设置于门体内侧的响铃及设置于门体内侧的控制模块,其中控制模块主要由功能识别模块、门铃功能模块、四位密码识别模块、密码设置与修改模块和密码锁启闭模块构成,门铃按键通过线路与功能识别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功能识别模块的输出端口分别通过线路与门铃功能模块、四位密码识别模块和密码设置与修改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门铃功能模块的输出端口通过线路与响铃的输入端口相连,四位密码识别模块的输出端口通过线路与密码锁启闭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门铃式电子密码锁,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门体外侧的门铃按键、设置于门体内侧的响铃及设置于门体内侧的控制模块,其中控制模块主要由功能识别模块、门铃功能模块、四位密码识别模块、密码设置与修改模块和密码锁启闭模块构成,门铃按键通过线路与功能识别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功能识别模块的输出端口分别通过线路与门铃功能模块、四位密码识别模块和密码设置与修改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门铃功能模块的输出端口通过线路与响铃的输入端口相连,四位密码识别模块的输出端口通过线路与密码锁启闭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铃式电子密码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电路、接口电路、稳压电路、双向指示灯电路、门铃按键电路、响铃电路和辅助控制器电路,主控制器U1的2、3引脚通过电源VCC和电容C3接地,辅助控制器U4的5、8引脚接地,辅助控制器U4的1、4引脚通过电容C2并联连接,然后通过线路与接口P4的1、2引脚相连,接口P4的输出端通过线路连接电机锁,辅助控制器U4的6、7引脚分别通过线路与主控制器U1的15、16引脚相连,响铃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基极通过电阻R2连接主控制器U1的19引脚,双向指示灯LED1的阳极通过线路连接电源VCC,阴极分别通过电阻R4、R5连接主控制器U1的7、9引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水娥,杨豪强,詹华伟,刘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