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棉抗菌面料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8185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8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纯棉抗菌面料生产方法,为解决现有面料工艺复杂等问题而发明专利技术。本方法在底部面料中通过蜡固定有纳米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本低、工艺简单的抗菌面料,同时该面料具有单向导湿性强、透气性好、舒适程序高等优势,其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纯棉抗菌面料生产方法本案为申请日2014年12月22日,申请号201410809036.4专利技术名称:抗菌面料及其生产方法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抗菌面料是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织物上的细菌、真菌和霉菌,保持织物清洁,并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内置的银离子抗菌面料,采用纺丝级抗菌技术把抗菌剂直接做到化学纤维里面;另一种是后处理技术即通过面料后续定型工艺加进去。这种两种方式工艺复杂成本高,且随着面料洗涤次数的增加,抗菌剂会快速损失,从而使抗菌效果也快速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工艺简单的纯棉抗菌面料生产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纯棉抗菌面料生产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对面料进行预处理;用纳米银溶液将预处理后的面料进行浴洗;对浴洗后的面料烘干;用涂蜡机在面料上涂布网状蜡层,所述的蜡层面积占布料该面面积的50%-90%。将涂蜡后的面料保温50-80度3-10分钟;其中,所述的涂蜡机由位于面料上表面的表面温度为8-20度的压力辊和位于面料下表面的表面温度为60-70度的涂蜡辊组成,在所述的涂蜡辊下方设有熔蜡槽,涂蜡辊的1/4-1/6位于熔蜡槽的蜡液内;所述蜡液的温度为60-75度,涂蜡辊表面具有网状分布的凸起,相邻两凸起之间形成有导蜡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纯棉抗菌面料生产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对面料进行预处理;将面料放置在加热辊上加热至50-70度;用涂料辊将加热后的布料上涂布网状蜡质涂料,所述的蜡质涂料的面积占面料该面面积的50%-90%。将涂料后的面料保温50-80度3-10分钟;其中,所述的涂料辊由位于面料上表面上的表面温度为10-20度的压力辊和位于面料下表面的温度为60-70度的涂蜡辊组成,在所述的涂蜡辊下方设有涂料槽,涂料辊的1/4-1/6位于涂料槽的涂料内;所述料液温度为60-75度;涂蜡辊表面具有网状分布的凸起,相邻两凸起之间形成有导料槽;所述的涂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羟乙基纤维素钠HEC20份拒水剂EX6份蜡20-50份增稠剂5份纳米银10-50份水10-50份。采用上述方法生产的面料,具有明显的抗菌、消炎、防臭、防霉、止痒、收敛作用,可以完全杀灭接触织物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淋球菌(国内流行株)、淋球菌(国际标准耐药株)、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蜡状芽胞杆菌、白色念珠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青霉菌、黑曲霉菌等有害菌,洗涤100次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抑菌率仍达99.9%以上。同时,由于在面料底层涂有网状的蜡点,并利用面料上蜡点与蜡点间的间隙形成一定密度的导湿通道,凭借织物内外层亲疏水性差异,实现在纯棉织物上获得单向导湿性强、透气性好、舒适程序高等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单向导湿纯棉面料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单向导湿纯棉面料生产工艺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面料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抗菌面料,可以采用纯棉面料,该面料至少包括一底部面料1以及织在所述底部面料上的表面料;其中,在所述底部面料中固定有纳米银。上述的纳米银是通过网状分布的蜡2固定在底部面料中。纳米银,可以导致细菌DAN分子结构变形,使病菌失活。通过在面料中固定纳米银,使生产出来的面料有很好的抗菌性能,这样的面料经过100次水洗后,仍然对织物色差手感无影响。1、具有高效耐久的抗菌性,较低浓度即具有优秀的抗菌效果;2、广谱抗菌,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50种菌均具优异的抗菌作用;3、超耐水性固定于纤维内部且受到纤维的保护,使之具有耐久的抗菌效果和优良的水洗牢度及干洗牢度;4、优良的防臭效果,能减少由微生物繁殖引起的恶臭,清新持久;5、产品安全,无毒,对皮肤无刺激;6、良好的相容性,易于操作,可与同离子的柔软剂加工同浴,对白度,色光,手感,强力和吸湿透气无不良影响;上述的蜡点占布料面积的50%-90%。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单向导湿纯棉面料中,在所述的纯棉面料一侧纤维上呈网状布设有蜡,所述的蜡点占布料面积的50%-90%。图1、图2中,白色部分为涂在面料上的蜡点。在所述的蜡点内均掺有5-20%重量份的纳米银。上述面料是按下述方法生产的。实施例1对面料进行去油等预处理;用纳米银溶液将预处理后的面料进行浴洗,以使纳米银渗入在布料的纤维中;对浴洗后的面料进行烘干;将烘干后的面料放置在加热辊上加热至70度;用涂蜡机将加热后的布料上涂布网状蜡层,所述的蜡层面积占布料面积的80%。将涂蜡后的面料保温70度5分钟;其中,所述的涂蜡机由位于面料上表面的表面温度为15度的压力辊和位于面料下表面的表面温度为70度的涂蜡辊组成,控制压力辊和涂蜡辊之间的温度差有利于控制涂料在涂布过程中浸入面料的厚度,以较好的平衡单面导湿性能与透气性能。在所述的涂蜡辊下方设有熔蜡槽,涂蜡辊的1/4位于熔蜡槽的蜡液内;涂蜡辊表面具有网状分布的凸起,相邻两凸起之间形成有导蜡槽。这样,浴洗过程中浸入面料中纳米银就被固定在纤维内而不易在洗涤过程中脱落。同时,由于在面料底层涂有网状的蜡点,并利用面料上蜡点与蜡点间的间隙形成一定密度的导湿通道,凭借织物内外层亲疏水性差异,实现在纯棉织物上获得单向导湿性强、透气性好、舒适程序高等效果。本方案可以快速低成本的生产一次性或短期使用的抗菌、单面导面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抗洪救灾、地震救灾等大型户外活动中。实施例2,对面料进行除污、去油等预处理;用纳米银溶液将预处理后的面料进行浴洗,以使纳米银渗入在布料的纤维中;对浴洗后的面料进行烘干;将烘干后的面料放置在加热辊上加热至70度;用涂蜡机将加热后的布料上涂布网状蜡液,所述的蜡液的面积占布料面积的50%-90%;在所述的蜡液内均掺有15%重量份的纳米银。将涂蜡后的面料保温80度3分钟;其中,所述的涂蜡机由表面温度为20度的压力辊和表面温度为60度的涂蜡辊组成,控制压力辊和涂蜡辊之间的温度差有利于控制涂料在涂布过程中浸入面料的厚度,以较好的平衡单面导湿性能与透气性能。在所述的涂蜡辊下方设有熔蜡槽,涂蜡辊的1/4位于熔蜡槽的蜡液内;涂蜡辊表面具有网状分布的凸起,相邻两凸起之间形成有导蜡槽。本方案通过在蜡液内掺有一定量的纳米银,可以使固定在面料上纳米银的量更大,以增强面料的抗菌效果。同时,也能在纯棉织物上获得单向导湿性强、透气性好、舒适程序高等效果。实施例3对面料进行除污去油等预处理;对面料做亲水处理;用涂料辊将加热后的布料上涂布网状蜡质涂料,所述的蜡质涂料的面积占面料该面面积的50%-90%。将涂料后的面料保温70度10分钟,保温时间的长短以涂料全部或80%以上浸入面料纤维中为最好。其中,所述的涂料辊由位于面料上表面上的表面温度为10度的压力辊和位于面料下表面的温度为70度的涂蜡辊组成,控制压力辊和涂蜡辊之间的温度差有利于控制涂料在涂布过程中浸入面料的厚度,以较好的平衡单面导湿性能与透气性能。在所述的涂蜡辊下方设有涂料槽,涂料辊的1/4位于涂料槽的涂料内;所述料液温度为7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纯棉抗菌面料生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纯棉抗菌面料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对面料进行预处理;用纳米银溶液将预处理后的面料进行浴洗;对浴洗后的面料烘干;用涂蜡机在面料上涂布网状蜡层,所述的蜡层面积占布料该面面积的50%‑90%。将涂蜡后的面料保温50‑80度3‑10分钟;其中,所述的涂蜡机由位于面料上表面的表面温度为8‑20度的压力辊和位于面料下表面的表面温度为60‑70度的涂蜡辊组成,在所述的涂蜡辊下方设有熔蜡槽,涂蜡辊的1/4‑1/6位于熔蜡槽的蜡液内;所述蜡液的温度为60‑75度,涂蜡辊表面具有网状分布的凸起,相邻两凸起之间形成有导蜡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棉抗菌面料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对面料进行预处理;用纳米银溶液将预处理后的面料进行浴洗;对浴洗后的面料烘干;用涂蜡机在面料上涂布网状蜡层,所述的蜡层面积占布料该面面积的50%-90%;将涂蜡后的面料保温50-80度3-10分钟;其中,所述的涂蜡机由位于面料上表面的表面温度为8-20度的压力辊和位于面料下表面的表面温度为60-70度的涂蜡辊组成,在所述的涂蜡辊下方设有熔蜡槽,涂蜡辊的1/4-1/6位于熔蜡槽的蜡液内;所述蜡液的温度为60-75度,涂蜡辊表面具有网状分布的凸起,相邻两凸起之间形成有导蜡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蜡液内掺有5-20%重量份的纳米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将烘干后的面料放置在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维华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四三针织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