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佐民专利>正文

一次性挠动脉止血压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79639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9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挠动脉止血压迫器,它的下盖板顶面沿下盖板长度方向开设有导轨槽,导轨槽的槽底沿导轨槽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矩形开口,上盖板上开设有与第一矩形开口对应的第二矩形开口,上盖板和下盖板固定连接,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位于导轨槽内并与导轨槽滑动配合,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顶部位于第二矩形开口内并能与第二矩形开口滑动配合,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底部位于第一矩形开口内并能与第一矩形开口滑动配合,第一套筒与第一螺柱螺纹连接,第二套筒与第二螺柱螺纹连接,上盖板和下盖板上均设有腕带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同时压迫两处穿刺伤口,降低局部出血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指一种一次性挠动脉止血压迫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挠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发展,挠动脉止血器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现有的挠动脉止血器只能一次对一个穿刺伤口进行压迫止血,在应用于一周内两次穿刺同侧挠动脉的穿刺局部时经常会发生渗血,其原因在于现有的挠动脉止血器无法兼顾两处穿刺伤□ O针对上述技术难题,需要设计一种能同时压迫两处穿刺伤口的挠动脉止血装置,避免局部出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一次性挠动脉止血压迫器,该止血压迫器通过连接体将第一压迫旋钮和第二压迫旋钮装配一起,从而实现同时压迫两处穿刺伤口,降低局部出血的可能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一次性挠动脉止血压迫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螺柱、第二螺柱、上盖板、下盖板、第一连接体滑块、第二连接体滑块、设置在第一螺柱底端的第一压迫旋钮、设置在第二螺柱底端的第二压迫旋钮;所述第一连接体滑块包括第一套筒和固定在第一套筒外侧壁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连接体滑块包括第二套筒和固定在第二套筒外侧壁的第二滑块;所述下盖板顶面沿下盖板长度方向开设有导轨槽,所述导轨槽的槽底沿导轨槽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矩形开口,所述上盖板上开设有与第一矩形开口对应的第二矩形开口,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位于导轨槽内并与导轨槽滑动配合,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顶部位于第二矩形开口内并能与第二矩形开口滑动配合,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底部位于第一矩形开口内并能与第一矩形开口滑动配合,第一套筒与第一螺柱螺纹连接,第二套筒与第二螺柱螺纹连接,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上均设有腕带安装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I)本技术通过两个连接体滑块将第一压迫旋钮和第二压迫旋钮装配在一起,且第一压迫旋钮和第二压迫旋钮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连接体滑块滑动调整,从而实现同时对两处间距不同的穿刺伤口进行压迫,降低了一周内两次穿刺同侧挠动脉的穿刺局部出血概率。(2)本技术通过两个压迫旋钮按压穿刺伤口,能够产生足够的压迫强度,止血效果好,且控制方便、灵活,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连接体滑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I一第一压迫旋钮、1.1一第一螺柱、1.2—第一旋钮、2—第二压迫旋钮、2.1一第二螺柱、2.2一第二旋钮、3—上盖板、3.1一下盖板、4一腕带安装孔、5—第一连接体滑块、5.1一第一套筒、5.2—第一滑块、6—第二连接体滑块、6.1一第二套筒、6.2—第二滑块、7—第二矩形开口、8—导轨槽、9一第一矩形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3中所示的一次性挠动脉止血压迫器,它包括第一螺柱1.1、第二螺柱2.1、上盖板3、下盖板3.1、第一连接体滑块5、第二连接体滑块6、设置在第一螺柱1.1底端的第一压迫旋钮1、设置在第二螺柱2.1底端的第二压迫旋钮2;所述第一连接体滑块5包括第一套筒5.1和固定在第一套筒5.1外侧壁的第一滑块5.2,所述第二连接体滑块6包括第二套筒6.1和固定在第二套筒6.1外侧壁的第二滑块6.2;所述下盖板3.1顶面沿下盖板3.1长度方向开设有导轨槽8,所述导轨槽8的槽底沿导轨槽8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矩形开口 9,所述上盖板3上开设有与第一矩形开口 9对应的第二矩形开口 I,所述上盖板3和下盖板3.1固定连接(粘接),所述第一滑块5.2和第二滑块6.2位于导轨槽8内并与导轨槽8滑动配合,第一套筒5.1和第二套筒6.1的顶部位于第二矩形开口 7内并能与第二矩形开口 7滑动配合,第一套筒5.1和第二套筒6.1的底部位于第一矩形开口 9内并能与第一矩形开口 9滑动配合,第一套筒5.1与第一螺柱1.1螺纹连接,第二套筒6.1与第二螺柱2.1螺纹连接,所述上盖板3和下盖板3.1的侧边缘均设有腕带安装孔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螺柱1.1的顶端设有第一旋钮1.2,所述第二螺柱2.1的顶端设有第二旋钮2.2。上述两个旋钮方便用户对螺柱进行旋拧,以调整对应压迫旋钮的压紧力度。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旋钮1.2与第一螺柱1.1的顶端粘接,所述第二旋钮2.2与第二螺柱2.1的顶端粘接。所述第一压迫旋钮I与第一螺柱1.1的底端焊接,所述第二压迫旋钮2与第二螺柱2.1的底端焊接。由于本技术的挠动脉止血压迫器为医用一次性设备,故采用上述固定连接形式。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旋钮1.2和第二旋钮2.2均为圆柱形旋钮。第一旋钮1.2和第二旋钮2.2的直径相等,且直径范围均为12?15mm,第一旋钮1.2和第二旋钮2.2的厚度相等,且厚度范围均为4.5?5mm。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压迫旋钮I和第二压迫旋钮2均为圆柱形压迫旋钮,第一压迫旋钮I的直径和第二压迫旋钮2的直径相等,且直径范围均为22?25mm;第一压迫旋钮I的厚度和第二压迫旋钮2的厚度相等,且厚度范围均为1.5?2mm。上述设计使得压迫旋钮能很好的与穿刺伤口匹配,进一步降低了穿刺伤口出血的概率。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螺柱1.1和第二螺柱2.1的高度相等,且高度范围均为26?28mm。该设计限定了对应压迫旋钮的压迫力度调整范围,提高了本技术使用时的可靠性。本技术装配时,先将第二压迫旋钮2焊接在第二螺柱2.1底端,将第一压迫旋钮I焊接在第一螺柱I.I底端,将第一螺柱I.I旋入第一套筒5.1,将第二螺柱2.1旋入第二套筒6.1,然后将第一滑块5.2和第二滑块6.2至于导轨槽8内并与导轨槽8滑动配合,将上盖板3和下盖板3.1粘接,并保证第一套筒5.1和第二套筒6.1的顶部位于第二矩形开口 7内并能与第二矩形开口 7滑动配合,第一套筒5.1和第二套筒6.1的底部位于第一矩形开口 9内并能与第一矩形开口 9滑动配合;再将第一旋钮1.2与第一螺柱1.1的顶端粘接,将第二旋钮2.2与第二螺柱2.1的顶端粘接,最后在上盖板3和下盖板3.1的腕带安装孔4上装上腕带即可。本技术使用时,将上盖板3和下盖板3.1通过腕带绑在患者手臂上,然后调节第一滑块5.2和第二滑块6.2在导轨槽8内的位置,使第一压迫旋钮I和第二压迫旋钮2与穿刺伤口对齐,最后转动第一旋钮1.2和第二旋钮2.2使第一压迫旋钮I和第二压迫旋钮2压紧对应的穿刺伤口,实现挠动脉压迫止血。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主权项】1.一种一次性烧动脉止血压迫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螺柱(1.1)、第二螺柱(2.1)、上盖板(3)、下盖板(3.1)、第一连接体滑块(5)、第二连接体滑块(6)、设置在第一螺柱(1.1)底端的第一压迫旋钮(I)、设置在第二螺柱(2.1)底端的第二压迫旋钮(2); 所述第一连接体滑块(5)包括第一套筒(5.1)和固定在第一套筒(5.1)外侧壁的第一滑块(5.2),所述第二连接体滑块(6)包括第二套筒(6.1)和固定在第二套筒(6.1)外侧壁的第二滑块(6.2); 所述下盖板(3.1)顶面沿下盖板(3.1)长度方向开设有导轨槽(8),所述导轨槽(8)的槽底沿导轨槽(8)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挠动脉止血压迫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螺柱(1.1)、第二螺柱(2.1)、上盖板(3)、下盖板(3.1)、第一连接体滑块(5)、第二连接体滑块(6)、设置在第一螺柱(1.1)底端的第一压迫旋钮(1)、设置在第二螺柱(2.1)底端的第二压迫旋钮(2);所述第一连接体滑块(5)包括第一套筒(5.1)和固定在第一套筒(5.1)外侧壁的第一滑块(5.2),所述第二连接体滑块(6)包括第二套筒(6.1)和固定在第二套筒(6.1)外侧壁的第二滑块(6.2);所述下盖板(3.1)顶面沿下盖板(3.1)长度方向开设有导轨槽(8),所述导轨槽(8)的槽底沿导轨槽(8)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矩形开口(9),所述上盖板(3)上开设有与第一矩形开口(9)对应的第二矩形开口(7),所述上盖板(3)和下盖板(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5.2)和第二滑块(6.2)位于导轨槽(8)内并与导轨槽(8)滑动配合,第一套筒(5.1)和第二套筒(6.1)的顶部位于第二矩形开口(7)内并能与第二矩形开口(7)滑动配合,第一套筒(5.1)和第二套筒(6.1)的底部位于第一矩形开口(9)内并能与第一矩形开口(9)滑动配合,第一套筒(5.1)与第一螺柱(1.1)螺纹连接,第二套筒(6.1)与第二螺柱(2.1)螺纹连接,所述上盖板(3)和下盖板(3.1)上均设有腕带安装孔(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佐民
申请(专利权)人:李佐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