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胜克专利>正文

发电装置与使用发电装置的物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7801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9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发电装置与使用发电装置的物件,包含第一壳体、感应模组、第二壳体、磁性模组、盖板以及弹性元件。感应模组固设于第一中空部。第二壳体盖设于第一壳体。磁性模组嵌设于第二壳体的第一固定部。盖板盖设于第二壳体的外表面,凸部穿透穿孔并将磁性模组抵持于第一固定部中。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当发电装置受一外力时,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产生相对运动,同时带动磁性模组的第一磁性元件沿外力的一施力方向于第一滑动空隙中滑动,并使得感应线圈感应一磁通量变化而产生一感应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发电装置与使用发电装置的鞋子,并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利用电磁感应(electromagnetic induct1n)产生电能的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符合当前全世界提倡环保节能的趋势,市场上出现许多兼具实用与节能的产品。其中,利用人们简单动作就可以产生电能的商品,不仅可以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在使用上也往往饶富趣味。举例来说,经手按压产生电能的手电筒以及从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脚踏车,皆是实用且可以产生电能的商品。另一方面,当行人在夜间行走时,若周围的环境灯光微弱,交通意外十分容易产生。因此,行人身上经常需要配带易反光或可自发光的配件,以增加在夜间的识别度。可自发光的配件因为需要随身携带,配件内部通常装设薄型的电池,然而,所述薄型的电池内含水银,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若所述配件没有良好的防水设备,则所述电池容易漏电、受潮或者损坏。综上所述,若发光配件可以搭配人们简单动作就可以产生电能,并且其内部结构简单不需要高规格的防水设备。除了不需于配件的内装置具有高污染性的水银电池的外,更利于行人于全天候配带,提高行人交通的安全性。因此,所述配件具有高度实用性,成为各家厂商积极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电装置与使用发电装置的物件,可以利用人们简单动作就可以产生电能,除了不需于配件的内装置具有高污染性的水银电池外,可供LED使用以提高行人交通的安全性。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发电装置包含第一壳体、感应模组、第二壳体、磁性模组、盖板以及弹性元件。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中空部及一第一开口部;感应模组固设于第一壳体并设置于第一中空部中,感应模组包含一导磁元件与绕设于导磁元件的一感应线圈,导磁兀件包含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一滑动空隙;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中空部及一第二开口部,第二壳体藉由第二开口部来将第一壳体套设于第二中空部中,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穿孔,第一固定部形成于第二壳体的一内表面且具有一第一垂直槽体,穿孔穿透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及一外表面并与第一垂直槽体连通;一磁性模组嵌设于第一固定部的第一垂直槽体中,磁性模组包含一第一磁性元件;盖板盖设于第二壳体的外表面,盖板包含一凸部,凸部穿透穿孔并将磁性模组抵持于第一固定部中;以及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其中,当发电装置受一外力时,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产生相对运动,同时带动磁性模组的第一磁性元件沿外力的一施力方向于第一滑动空隙中滑动,并使得感应线圈感应一磁通量变化而产生一感应电流,同时,弹性元件因应该外力而被压缩并于该外力消失后,弹性兀件对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施加有一回复力,该回复力的方向与该外力相反。在前述的基础上,感应模组的导磁元件得选择性地包含有一第一感应臂及一第二感应臂。第一感应臂包含一第一连接部、一第一缠绕部及该第一端部,第一连接部藉由第一缠绕部与第一端部连接。第二感应臂包含一第二连接部、一第二缠绕部及第二端部,第二连接部藉由第二缠绕部与第二端部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在前述的基础上,第一感应臂得选择性地包含有第一延伸部,第二感应臂得选择性地包含有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自第一端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的另一方向往外延伸而成。第二延伸部自第二端部相对于第二卡固部的另一方向向外延伸而成。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二滑动空隙,适于供第二壳体的第一固定部于其中沿外力的方向移动。在前述的基础上,感应模组的第一缠绕部及第二缠绕部得分别呈一 L状。第一缠绕部及该第二缠绕部藉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连接并大致呈一 U字状。在前述的基础上,第二壳体得选择性地具有一第二壁部及一支撑部。第一固定部藉由支撑部与第二壁部连接。第一壳体得选择性地包含有一开槽,其中,当发电装置受外力时,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产生相对运动,而支撑部得以进入开槽中以为相对运动。在前述的基础上,第二壳体得选择性地包含有一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形成于第二壳体的内表面。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藉由穿孔连通。第二固定部具有一第二垂直槽体,磁性模组的第一磁性元件的两端系分别嵌设于第一垂直槽体及第二垂直槽体之中。在前述的基础上,第一壳体得选择性地具有一固位结构。固位结构形成于第一壳体的一内表面。固位结构具有一第一导体;第二固定部具有一第二导体。其中,当发电装置受外力时,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产生相对运动,而第一导体得以进入第二导体中以为相对运动。在前述的基础上,该磁性模组得选择性地另包含一第二磁性元件。第二磁性元件嵌设于第一固定部的第一垂直槽体中,且与第一磁性元件邻接。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相对应于第一端部的侧表面的极性为相异。在前述的基础上,第一壳体得选择性地具有一第一翼部,第二壳体得选择性地具有一第二翼部。第一翼部自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一开口部处的一外表面往其法向量方向往外延伸而成。第二翼部自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二开口部处的内表面往其法向量方向往外延伸而成。第一翼部及第二翼部相互扣合以防止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脱离。在前述的基础上,该第一壳体得选择性地包含有至少一定位柱,第二壳体得选择性地包含有至少一第二凸柱。定位柱的内部具有一定位孔,弹性元件埋设于定位孔内。第二凸柱的位置相对应于定位孔,且第二凸柱穿设于弹性元件内。第二凸柱的厚度小于弹性元件的厚度。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发电装置包含:一第一壳体、一感应模组、一第二壳体、一磁性模组、一盖板以及一弹性元件。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中空部及一第一开口部。感应模组固设于第一壳体并设置于第一中空部中。感应模组包含一导磁元件与绕设于导磁元件的一感应线圈。导磁元件包含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一滑动空隙,其中导磁元件由至少二元件所组成。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中空部及一第二开口部,第二壳体藉由第二开口部来将第一壳体套设于第二中空部中。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穿孔,第一固定部形成于第二壳体的一内表面且具有一第一垂直槽体,穿孔穿透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及一外表面并与该第一垂直槽体连通。磁性模组嵌设于第一固定部的第一垂直槽体中,磁性模组包含一第一磁性元件。盖板盖设于第二壳体的外表面。盖板包含一凸部,凸部穿透穿孔并将磁性模组抵持于第一固定部中。一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其中,当发电装置受一外力时,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产生相对运动,同时带动磁性模组的第一磁性元件沿该外力的一施力方向于第一滑动空隙中滑动,并使得感应线圈感应一磁通量变化而产生一感应电流。同时,弹性元件因应外力而被压缩并于外力消失后,弹性兀件对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施加有一回复力,回复力的方向与该外力相反。在前述的基础上,导磁元件得选择性地包含一第一感应臂以及一第二感应臂。第一感应臂包含一第一连接部、一第一缠绕部及第一端部。第一连接部藉由第一缠绕部与第一端部连接。第二感应臂包含一第二连接部、一第二缠绕部及第二端部。第二连接部藉由第二缠绕部与第二端部连接。其中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相互嵌合。在前述的基础上,导磁元件得选择性地包含一第一感应臂、一第二感应臂以及一卡固件。第一感应臂包含一第一连接部、一第一缠绕部及第一端部。第一连接部藉由第一缠绕部与第一端部连接。第二感应臂包含一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电装置与使用发电装置的物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中空部及一第一开口部;一感应模组,固设于该第一壳体并设置于该第一中空部中,该感应模组包含一导磁元件与绕设于该导磁元件的一感应线圈,该导磁元件包含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一滑动空隙;一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中空部及一第二开口部,该第二壳体藉由该第二开口部来将该第一壳体套设于该第二中空部中,该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穿孔,该第一固定部形成于该第二壳体的一内表面且具有一第一垂直槽体,该穿孔穿透该第二壳体的该内表面及一外表面并与该第一垂直槽体连通;一磁性模组,嵌设于该第一固定部的该第一垂直槽体中,该磁性模组包含一第一磁性元件;一盖板,盖设于该第二壳体的该外表面,该盖板包含一凸部,该凸部穿透该穿孔并将该磁性模组抵持于该第一固定部中;以及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之间;其中,当该发电装置受一外力时,该第二壳体与该第一壳体产生相对运动,同时带动该磁性模组的该第一磁性元件沿该外力的一施力方向于该第一滑动空隙中滑动,并使得该感应线圈感应一磁通量变化而产生一感应电流,同时,该弹性元件因应该外力而被压缩并于该外力消失后,该弹性元件对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施加有一回复力,该回复力的方向与该外力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胜克
申请(专利权)人:曾胜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