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塞达特公司专利>正文

血管造影注射筒支撑装置及其与血管造影注射筒和血管造影注射器的组合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7192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支撑装置(3)适于被固定到注射器的前表面(4)上,并且适于对具有主体(7)的血管造影注射筒(1)定位,所述主体包括指向外侧的突起(30),主体在所述突起的位置处的横截面是非圆形的,所述装置向前延伸形成一个用于支撑注射筒主体的托板(23),所述装置包括一个向上敞开的凹部(24),其首先具有与处在所述突起位置的注射筒主体横截面的一部分互补的非圆形横截面,其次具有用于抵靠所述突起的前表面,所述凹部(24)包括一个横截面为圆弧形的中央部分(31),该部分延长形成两个径向对置的凹槽(3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一种用于血管造影注射器的前侧装载型注射筒支撑装置。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为了通过医学成像(扫描、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实施诊断而注入造影剂的领域。
技术介绍
前侧装载型注射筒通常在后部设有至少一个从它们的圆柱形主体突出的突出物,以使它们能被可拆卸地固定到注射器或者固定到注射器前表面的一个支撑装置上。突出物可以是一块板(例如见WO-A-02/056947)或者一对径向对置的凸台(例如见WO-A-97/36635)。然而,上述设置不完全符合要求,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它们不能直接保证注射筒绕其轴线的角度位置,还可能是因为注射筒在注射器上的移动相对复杂,特别是插入型注射筒。WO-A-95/13841使用了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支撑装置,并且提供了一种装置,其通过单次动作紧固注射筒,该动作同时确定了注射筒绕其轴线的角度。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在推杆嵌入到注射筒主体内时不能拆卸和撤回注射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消除上述缺陷。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前面所限定的支撑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本专利技术的支撑装置可以包括权利要求2到4中的特征的一或多个特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根据权利要求5的血管造影注射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根据权利要求6的血管造影注射系统。该血管造影注射系统的其它特征在权利要求7到9中被描述。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图1是类似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血管造影注射系统的示意性局部正视图,没有示出注射筒。图2是在连接注射筒之前,图1系统的局部纵向剖视图,该剖切是沿图4中II-II线进行的。图3是该类似系统的后部透视图。图4是沿图2中的IV箭头看到的该类似系统的俯视图。图5和图6是包括注射筒、支撑装置和推杆的组件在注射筒连接到推杆之前分别从后、前侧所作的透视图。图7和8是注射筒已经连接到推杆上之后的分别与图5和6类似的透视图。图9、10和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血管造影注射系统的视图,是在注射筒已经固定到注射器上之后分别从前侧所作的主视图,沿图12的X-X线的纵向剖视图,以及从上侧所作的俯视图。图11是从图9、10和12的系统的后侧所作的局部透视图,注射器的前表面被省略;图13到16是在注射筒和推杆已经被拆下之后的分别与图9到12相对应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到8中示出的血管造影注射系统主要由血管造影注射筒1、血管造影注射器2和固定到注射器前表面4的注射筒支撑装置3构成。所述注射器包括一个推杆5,其可在控制装置6的控制下沿着其X-X轴线平移,控制装置6仅被示意性示出。注射器只有前表面4和推杆5被示出。注射筒1包括一个具有前端部分8的圆柱形主体7,该前端部分会聚到一个排出管道9,排出管道9装配着一个用于连接软管11的管接头10。圆柱形主体7的后端设有一个指向外部的径向套环12,其外形基本上是矩形。一个柱塞或衬垫托架13放置在圆柱形主体7的内部。柱塞的前表面被一个弹性衬垫14遮住并且该前表面是锥形形状,其与注射筒主体前端部分8形成互补。衬垫14向后延伸以致在具有摩擦阻力的状态下与圆柱形主体内壁配合。柱塞的后表面15是平面,在其中央有一个向后突出的钉栓16,其是蘑菇形圆形截面的形式。注射器的前表面4是平面。该平面支撑一个U形凹体17,该凹体具有一条垂直轴线并且沿X-X轴线在凹体底部设有一个圆形孔18,该孔适于使推杆5自由地在此通过。推杆5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圆形载面,其具有一个大致矩形的前侧头部19,该矩形的长边位于水平方向。在该前侧头部的顶端设有一个台阶形容纳部20,其与钉栓16的下半部互补。所述支撑装置3由一个半盘21构成,其由水平顶表面22限定并且向前延伸形成一个向上开口的半圆筒形托板23。半盘和托板被制成一个整体。在其长度的大约后半部分,半盘21包括一个向后开口的凹部24,在注射筒平板12的长边是水平时该凹部24的横截面与注射筒平板12的下半部分的横截面互补。由此,凹部24由一个水平底面25、两个面对的竖直壁26以及一个竖直前表面27构成。托板23向外张开而直接到达前表面27。支撑装置3被紧固在注射器的前表面4上,使托板23的轴线与X-X轴线一致。接着凹体17的底部轮廓线限定出凹部24的后壁,其具有和注射筒的平板12一样的轴向长度。注射筒被以如下方式紧固到注射器上。当推杆5位于其缩回位置时,如图2和3中所示,注射筒的平板12的底部长边放置在托板23的顶面上,且注射筒被向后推。当平板开始抵靠在注射器的前表面4时,平板置于凹部24的正上方,并且钉栓16置于推杆的容纳部20的正上方。仅仅向下移动注射筒,然后同时带动平板12的底部进入凹部24内,注射筒主体7的底部进入托板23内,钉栓16的底部进入容纳部20内(图7和8)。由此,通过表面4和27防止注射筒平移。注射筒主体被托架23支撑,以及钉栓16在两个驱动方向上连接到推杆的头部19。不需要其它活动件被用来固定注射筒。由此,可立即以可操作方式直接促动推杆。为从注射器上拆下注射筒,只需要收缩推杆以提升注射筒,并且接着,当平板从凹部24全部抽出时,向前方向抽出注射筒。图9到12的血管造影注射系统仅在下述几点不同于图1到8中的血管造影注射系统。首先,注射筒平板被两个径向对置的径向凸台30替代。其次,支撑装置的凹部24由一个中央部分31和两个径向对置的水平凹槽32构成。中央部分31具有延伸到托板23内表面的圆弧截面,水平凹槽32向外打开直到进入中央部分31内,并且形状基本与凸台30的下半部分互补。用于连接凹槽32到中央部分31的每个表面33是凸起的弯曲表面(图11)。除了两个凸台30的底表面在托板23的顶表面上滑动之外,注射筒参照如上图1到8所述被固定到注射器上。再次可同时获得钉栓16和推杆头部19的连接。为拆卸目的,可抓住注射筒主体7并将其翻转90度。接着凸台30中的一个与凹槽32的底部配合,并且接着与形成了凸轮坡面的相关凸起表面33配合,由此导致注射筒被抬高并且由此将柱塞从推杆上拆卸下来。两个凸台由此形成一个基本竖直的平面(图13-15),接着注射筒可以被简单地向前拉出。这种改变使柱塞易于从推杆上拆卸下来。此外,结构具有两个凸台和相应的支撑装置前端抵靠表面27,使得即使是在推杆嵌入注射筒主体的情况下也可将注射筒向前撤出,而不需要通过将推杆移动一个撤回行程开始。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血管造影注射器的前侧装载型注射筒支撑装置,所述装置适于被固定到注射器(2)的前表面(4)上,并且适于对具有主体(7)的血管造影注射筒(1)定位,所述主体带有朝向外侧的突起(30),所述主体在所述突起的位置处的横截面是非圆形的,所述装置包括一个凹部(24),其在接收方向打开,特别是向上打开,并且首先具有在所述突起的位置处与注射筒主体横截面的一部分互补的非圆形横截面,其次具有用于抵靠所述突起的前表面(27),所述装置包括一个向前延伸的用于支撑注射筒主体的托板(23),所述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凹部(24)包括一个中央部分(31),其横截面是圆弧形,并且延长形成两个径向对置的凹槽(3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部分(31)延伸到托板(23)的内表面。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血管造影注射器的前侧装载型注射筒支撑装置,所述装置适于被固定到注射器(2)的前表面(4)上,并且适于对具有主体(7)的血管造影注射筒(1)定位,所述主体带有朝向外侧的突起(30),所述主体在所述突起的位置处的横截面是非圆形的,所述装置包括一个凹部(24),其在接收方向打开,特别是向上打开,并且首先具有在所述突起的位置处与注射筒主体横截面的一部分互补的非圆形横截面,其次具有用于抵靠所述突起的前表面(27),所述装置包括一个向前延伸的用于支撑注射筒主体的托板(23),所述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凹部(24)包括一个中央部分(31),其横截面是圆弧形,并且延长形成两个径向对置的凹槽(3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法布里斯博纳奇
申请(专利权)人:塞达特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