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流策略协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6830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8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流策略协商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UE发起的数据流切换的方法适用性较低,且网络侧无法对UE进行控制管理,降低用户体验的问题,该方法为:第一设备发送分流策略至第二设备,其中,该分流策略中包括缺省接入指示和路由规则;第一设备接收并存储第二设备针对该分流策略返回的确认后的分流策略,基于该确认后的分流策略进行数据流传输。这样,在更新数据流分流策略时,可以通过网络侧和UE的协商,获取一个两侧都可以接受的路由规则,提高了数据流传输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E发起的数据流切换的方法适用性较低,且网络侧无法对UE进行控制管理,降低用户体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分流策略协商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流策略协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第三代伙伴计划(The3th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网络的核心网中,主要包含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Entity,MME)、服务网关(ServingGatewayS-GW)以及分组数据网网关(PacketDataNetworkGateway,P-GW)三个逻辑功能体。MME是移动管理网元,负责与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之间的非接入层(NonAccessStratum,NAS)信令和NAS信令加密,为UE分配临时身份标识,选择S-GW和P-GW等核心网网元,以及提供漫游、跟踪、安全等功能;S-GW是本地基站eNodeB之间切换的移动性锚点,提供合法监听等相关功能;P-GW负责用户地址分配、策略控制、计费规则的执行,以及合法监听等相关功能;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omeSubscriberServer,HSS)用于存储用户的签约信息;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PolicyandChargingRulesFunction)PCRF用于提供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当非3GPP网络接入3GPP网络的核心网时,非3GPP网络可以通过S2a接口与3GPP网络中的P-GW建立连接,从而接入3GPP网络,或者,基于UE通过S2c接口与3GPP网络中的P-GW建立连接。目前,3GPP标准协议支持UE同时接入一个3GPP网络和一个非3GPP网络,并且,进一步地,UE可以基于同一个分组数据网(PacketDataNetwork,PDN)连接同时接入该3GPP网络和非3GPP网络,即同一个PDN连接中的不同数据流可以分布在一个3GPP网络和一个非3GPP网络中,以达到有效分流,网络资源合理利用的目的。当新业务建立时,UE可以根据静态配置的策略、动态接收的策略或者用户偏好等选择网络。现有技术给出了当前基于双栈移动IPv6(DualStackMobileIPv6,DSMIPv6)的UE和网络侧之间路由信息的同步以及数据流移动过程。例如,当前3GPP标准协议中DSMIPv6的多接入场景下,UE发起的数据流切换的过程:1.UE同时接入了一个3GPP网络和一个非3GPP网络,并在这两个网络中同时使用一个PDN连接;2.UE向网络侧发送绑定更新消息BindingUpdate,请求更新路由规则;3.网络侧提供新的路由规则,并存储更新的路由地址和接入网络之间的映射关系,最后发送绑定确认消息BindingAcknowledgement给UE,指示哪些更新的路由规则被接受;4.UE和网络侧基于被接受的更新的路由规则进行数据流切换,例如,对于那些切换到非3GPP系统的数据流,3GPP网络会发起资源释放过程。目前3GPP所使用的移动性协议有: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通道协议(GPRSTunnelingProtocol,GTP)、代理移动IPv6(ProxyMobileIPv6,PMIPv6)以及DSMIPv6,然而,目前标准中只有DSMIP协议适用于数据流移动的场景,因此,传统的方法UE发起的数据流切换适用性较低,并且由于该方法是由UE控制的,而网络侧的网关无法检测UE是否按照网络侧指定的策略执行,因此,造成网络侧无法对UE进行控制管理,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流策略协商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UE发起的数据流切换的方法适用性较低,且网络侧无法对UE进行控制管理,降低用户体验的问题。第一方面,一种分流策略协商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将分流策略发送至第二设备,其中,所述分流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缺省接入指示和至少一条路由规则;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二设备针对所述分流策略返回的确认后的分流策略,基于所述确认后的分流策略进行数据流传输。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为核心网设备或者用户设备UE。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将分流策略发送至第二设备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生成分流策略,具体包括:当所述第一设备为核心网设备时,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接收的规则信息、UE发送的指示信息、本地配置信息以及当前网络状态中的至少一项生成至少一条路由规则作为分流策略;或者当所述第一设备为UE时,所述第一设备根据自身的配置信息以及当前网络状态中的至少一项生成至少一条路由规则和缺省接入指示中的至少一项,作为分流策略。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路由规则包括:路由接入技术、流描述信息、协商指示以及第一路由规则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路由规则标识信息为规则名称、规则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或者所述路由规则包括:路由接入技术、流描述信息、路由接入技术指示以及第二路由规则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路由规则标识信息为规则名称以及规则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路由规则包括:路由接入技术、流描述信息、协商指示以及第一路由规则标识信息时,所述协商指示用来标识UE对路由规则的修改权限,取值为允许协商标识或者禁止协商标识,当协商指示取值为允许协商标识时,表示UE选择该路由规则中的路由接入技术或者其它接入技术;当协商指示取值为禁止协商标识时,表示UE选择该路由规则中的路由接入技术;或者,当所述路由规则包括:路由接入技术、流描述信息、路由接入技术指示以及第二路由规则标识信息时,所述路由接入技术指示用来标识对路由规则中的路由接入技术的使用权限,取值为禁止值或者允许值,当路由接入技术指示取值为禁止值时,表示禁止使用路由规则中的路由接入技术;或者,当路由接入技术指示取值为允许值时,表示允许使用路由规则中的路由接入技术。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协商指示取值为禁止协商标识时,表示协商指示所属的路由规则为禁止协商的路由规则;或者,当路由接入技术指示取值为禁止值时,表示路由接入技术指示所属的路由规则为禁止协商的路由规则。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路由接入技术指示为禁止值对应的路由规则的规则优先级高于路由接入技术指示为允许值对应的路由规则的规则优先级。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设备为UE时,所述路由规则中的协商指示为空;或者所述路由规则中包含的路由接入技术指示等于允许值。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至第七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设备为核心网设备时,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分流策略发送至第二设备,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路由规则携带于承载更新请求或承载新建请求中传输至移动管理实体MME,以使MME接收到所述路由规则后,将所述路由规则携带于非接入层NAS消息中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或者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路由规则携带于承载更新请求或承载新建请求中传输至可信接入网关TWAG,以使所述TWAG接收到所述路由规则后,将所述路由规则携带于指定的无线局域网控制面协议WLCP消息中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或者所述第一设备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PCT国内申请,权利要求书已公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分流策略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将分流策略发送至第二设备,其中,所述分流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缺省接入指示和至少一条路由规则;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二设备针对所述分流策略返回的确认后的分流策略,基于所述确认后的分流策略进行数据流传输;其中,当所述第一设备为用户设备UE时,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针对所述分流策略返回的所述确认后的分流策略,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返回的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其中,所述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接收的规则信息、UE发送的指示信息、本地配置信息以及当前网络状态中的至少一项对接收的所述缺省接入指示进行修改后的缺省接入指示;或者,未修改的缺省接入指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UE。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将分流策略发送至第二设备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生成分流策略,具体包括:当所述第一设备为UE时,所述第一设备根据自身的配置信息以及当前网络状态中的至少一项生成缺省接入指示,作为分流策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设备为UE时,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分流策略发送至第二设备,包括:当所述分流策略为缺省接入指示时,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缺省接入指示携带于NAS消息中发送至MME,以使所述MME接收到所述缺省接入指示后,将所述缺省接入指示携带于会话新建请求中发送至第二设备;或者,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缺省接入指示携带于WLCP分组数据网PDN连接请求中发送至TWAG,以使所述TWAG接收到所述缺省接入指示后,将所述缺省接入指示携带于会话新建请求中发送至第二设备;或者,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缺省接入指示携带于网络密钥协商协议IKEv2消息中发送至非可信接入网关ePDG,以使所述ePDG接收到所述缺省接入指示后,将所述缺省接入指示携带于会话新建请求中发送至第二设备。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分流策略为缺省接入指示时,所述第一设备在将所述缺省接入指示携带于NAS消息或者所述WLCPPDN连接请求中发送,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缺省接入指示添加至所述NAS消息或者所述WLCPPDN连接请求中的PCO中发送;或者当所述分流策略为缺省接入指示时,所述第一设备使所述MME或所述TWAG将所述缺省接入指示携带于所述会话新建请求中发送时,具体用于:所述第一设备使所述MME或所述TWAG将所述缺省接入指示添加至所述会话新建请求中的PCO中发送;或者当所述分流策略为缺省接入指示时,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缺省接入指示携带于所述IKEv2消息中发送时,具体用于: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缺省接入指示作为新的参数添加至所述IKEv2消息中发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省接入指示的取值为第三代伙伴计划3GPP接入或WLAN接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确认后的分流策略进行数据流传输包括:当所述数据流与本地存储的所有路由规则都不匹配时,选择所述缺省接入指示中指定的接入技术对所述数据流进行传输。8.一种分流策略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分流策略,并对所述分流策略进行确认,其中,所述分流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缺省接入指示和至少一条路由规则;所述第二设备存储确认后的分流策略,并将所述确认后的分流策略返回至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确认后的分流策略进行数据流传输;其中,当所述第二设备为核心网设备时,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分流策略进行确认,包括: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分流策略中的缺省接入指示进行确认;其中,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缺省接入指示进行确认,包括:所述第二设备判定接收的规则信息、用户设备UE发送的指示信息、本地配置信息以及当前网络状态中的至少一项与所述缺省接入指示不匹配时,对所述缺省接入指示进行修改,将修改后的缺省接入指示作为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或者所述第二设备判定接收的规则信息、UE发送的指示信息、本地配置信息以及当前网络状态与所述缺省接入指示匹配时,不对所述缺省接入指示进行修改,将未修改的所述缺省接入指示作为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为核心网设备。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设备为核心网设备时,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确认后的分流策略返回至所述第一设备,包括:当所述确认后的分流策略为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时,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携带于会话新建响应中发送至MME,以使所述MME接收到所述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后,将所述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携带于NAS消息中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或者,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携带于会话新建响应中发送至可信接入网关TWAG,以使所述TWAG接收到所述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后,将所述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携带于无线局域网控制面协议WLCP分组数据网PDN连接响应中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或者,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携带于会话新建响应中发送至非可信接入网关ePDG,以使所述ePDG接收到所述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将所述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携带于网络密钥协商协议IKEv2消息中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确认后的分流策略为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时,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携带于所述会话新建响应中发送,包括: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添加至所述会话新建响应中的PCO中发送;当所述确认后的分流策略为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使MME将所述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携带于所述NAS消息中发送,包括:所述第二设备使MME将所述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添加至所述NAS消息中的PCO中发送;当所述确认后的分流策略为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使TWAG将所述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携带于所述WLCPPDN连接响应中发送时,具体用于:所述第二设备使TWAG将所述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添加至所述WLCPPDN连接响应中的PCO中发送;当所述确认后的分流策略为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时,所述第二设备使ePDG将所述确认后的缺省接入指示携带于所述IKEv2消息中发送,包括:所述第二设备使ePDG将所述确认后缺省接入指示作为新的参数添加至所述IKEv2消息中发送。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省接入指示的取值为第三代伙伴计划3GPP接入或WLAN接入。1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游洋李欢诸华林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