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凌艳专利>正文

降温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67418 阅读:4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8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温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一侧上设有握柄,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内壳,所述外壳内部上侧设有下托环,所述内壳外部上侧设有上托环,所述下托环与上托环之间相接触,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第一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上侧设有进液管,所述外壳内部下侧设有排液旋钮,所述外壳内部的隔板形成第二冷却腔,所述内壳下侧设有若干个散热板,所述第二冷却腔内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散热扇叶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却腔侧壁上设有散热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第一冷却腔内部填充冷水,同时驱动电机带动散热扇叶高速旋转,将内壳内部的热水的热量经过散热孔排出,这样可以实现快速降温,当冷水温度过高时可以打开排液旋钮排出,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活
,尤其涉及一种降温杯
技术介绍
杯子,(一种专门盛水的器皿。)从古至今其主要功能都是用来饮酒或饮茶。基本器型大多是直口或敞口,口沿直径与杯高近乎相等。有平底、圈足或高足。考古资料表明最早的杯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无论是在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还是河姆渡文化遗址中都见有陶制杯的存在,这一时期杯型最为奇特多样:带耳的有单耳或双耳杯;带足的多为锥形、三足杯、觚形杯、高柄杯等等,根据制作材料不同,可以分为玻璃杯、塑料杯、陶瓷杯、木杯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将凉水加热烧开之后饮用,但是开水温度很高,如果立即饮用会造成烫伤,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喝水,又会觉得很渴,等待热水自然凉的时间比较长,浪费时间,影响人们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降温杯。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种降温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一侧上设有握柄,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内壳,所述外壳内部上侧设有下托环,所述内壳外部上侧设有上托环,所述下托环与上托环之间相接触,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第一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上侧设有进液管,所述外壳内部下侧设有排液旋钮,所述外壳内部的隔板形成第二冷却腔,所述内壳下侧设有若干个散热板,所述第二冷却腔内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散热扇叶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却腔侧壁上设有散热孔。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液旋钮与外壳之间为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板上端与内壳底部固定连接,且采用铝板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孔形状为条形状。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冷却腔、驱动电机、散热扇叶与散热孔,这样在第一冷却腔内部填充冷水,同时驱动电机带动散热扇叶高速旋转,将内壳内部的热水的热量经过散热孔排出,这样可以实现快速降温,当冷水温度过高时可以打开排液旋钮排出,实用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种降温杯,包括外壳I,所述外壳I一侧上设有握柄2,所述外壳I内部设有内壳3,所述外壳I内部上侧设有下托环101,所述内壳3外部上侧设有上托环301,所述下托环101与上托环301之间相接触,所述外壳I与内壳3之间形成第一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上侧设有进液管4,所述外壳I内部下侧设有排液旋钮5,其中所述排液旋钮5与外壳I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外壳I内部的隔板102形成第二冷却腔103,所述内壳3下侧设有若干个散热板6,其中所述散热板6上端与内壳3底部固定连接,且采用铝板制成,这样可以实现热量的快速传递,有效的提高散热效果。所述第二冷却腔103内部设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与散热扇叶8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却腔103侧壁上设有散热孔104,其中所述散热孔104形状为条形状。这样在第一冷却腔内部填充冷水,同时驱动电机7带动散热扇叶8高速旋转,将内壳3内部的热水的热量经过散热孔104排出,这样可以实现快速降温,当冷水温度过高时可以打开排液旋钮5排出,实用性好。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降温杯,包括外壳(I),所述外壳(I) 一侧上设有握柄(2),所述外壳(I)内部设有内壳(3),所述外壳(I)内部上侧设有下托环(101),所述内壳(3)外部上侧设有上托环(301),所述下托环(101)与上托环(301)之间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I)与内壳(3)之间形成第一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上侧设有进液管(4),所述外壳(I)内部下侧设有排液旋钮(5),所述外壳(I)内部的隔板(102)形成第二冷却腔(103),所述内壳⑶下侧设有若干个散热板(6),所述第二冷却腔(103)内部设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与散热扇叶(8)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却腔(103)侧壁上设有散热孔(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旋钮(5)与外壳(I)之间为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6)上端与内壳(3)底部固定连接,且采用铝板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104)形状为条形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降温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一侧上设有握柄,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内壳,所述外壳内部上侧设有下托环,所述内壳外部上侧设有上托环,所述下托环与上托环之间相接触,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第一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上侧设有进液管,所述外壳内部下侧设有排液旋钮,所述外壳内部的隔板形成第二冷却腔,所述内壳下侧设有若干个散热板,所述第二冷却腔内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散热扇叶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却腔侧壁上设有散热孔。本技术在第一冷却腔内部填充冷水,同时驱动电机带动散热扇叶高速旋转,将内壳内部的热水的热量经过散热孔排出,这样可以实现快速降温,当冷水温度过高时可以打开排液旋钮排出,实用性好。【IPC分类】A47G19/22, A47G19/26【公开号】CN205180992【申请号】CN201520975493【专利技术人】周凌艳 【申请人】周凌艳【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申请日】2015年11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温杯,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一侧上设有握柄(2),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内壳(3),所述外壳(1)内部上侧设有下托环(101),所述内壳(3)外部上侧设有上托环(301),所述下托环(101)与上托环(301)之间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与内壳(3)之间形成第一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上侧设有进液管(4),所述外壳(1)内部下侧设有排液旋钮(5),所述外壳(1)内部的隔板(102)形成第二冷却腔(103),所述内壳(3)下侧设有若干个散热板(6),所述第二冷却腔(103)内部设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与散热扇叶(8)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却腔(103)侧壁上设有散热孔(10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凌艳
申请(专利权)人:周凌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