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水套管。该阻水套管包括:阻水套,具有环形套和由环形套围成的电缆穿孔,环形套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一个或多个夹紧结构,包括至少三个金属片和固定件,各金属片具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固定件穿过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将金属片可拆卸地固定在阻水套上,且金属片固定时相邻的金属片之间具有间隙。金属片的数量增加,因此使得金属片之间的间隙数量增加,因此,可以大大的降低金属片的闭合概率,更加有效的防止了环磁的产生,进而有效地避免了由于环磁导致的涡流损耗,避免了涡流损耗产生热量以至于烧坏电缆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安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阻水套管。
技术介绍
在电缆的敷设过程中,电缆穿过隧道与变电站夹层之间的封堵墙时,墙洞上通常采用装设阻水套管的方式进行密封隔离。传统的阻水套管是一体式的,电缆穿过阻水套管后通常采用两片环形金属片对电缆进行固定,为了防止在环形金属片上产生环磁,通常将两片环形金属片中间预留一定缝隙。但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金属片中间可能由于雨水或者粉尘物质等的影响而形成闭合结构,这时运行电缆发出的磁场在闭合的金属片上就会产生环磁从而引发涡流损耗,严重的情况会大量发热以至于烧坏电缆本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水套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阻水套管的金属片容易形成闭合结构产生环磁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阻水套管,包括:阻水套,具有环形套和由环形套围成的电缆穿孔,环形套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一个或多个夹紧结构,包括至少三个金属片和固定件,各金属片具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固定件穿过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将金属片可拆卸地固定在阻水套上,且金属片固定时相邻的金属片之间具有间隙。进一步地,上述各金属片为内径大于电缆穿孔直径的环扇形金属片。进一步地,上述夹紧结构包括四个金属片。进一步地,上述各金属片具有三个第二安装孔。进一步地,沿上述阻水套周向,间隙的宽度为金属片的宽度的1/10?1/5。进一步地,上述夹紧结构为多个且依次远离电缆穿孔设置。进一步地,上述各夹紧结构的间隙正对设置。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为螺纹孔,固定件为螺栓。进一步地,上述螺栓为金属螺栓。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金属片的数量增加,因此使得金属片之间的间隙数量增加,因此,可以大大的降低金属片的闭合概率,更加有效的防止了环磁的产生,进而有效地避免了由于环磁导致的涡流损耗,避免了涡流损耗产生热量以至于烧坏电缆本体。【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提供的阻水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提供的阻水套管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又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提供的阻水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阻水套;11、环形套;12、电缆穿孔;111、第一安装孔;2、夹紧结构;21、金属片;22、固定件;211、第二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阻水套管长时间使用容易产生环磁,导致涡流损耗的发生,在本申请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阻水套管,如图1所示,该阻水套管包括阻水套I和一个或多个夹紧结构2,阻水套管具有环形套11和由所述环形套11围成的电缆穿孔12,环形套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111;夹紧结构2包括至少三个金属片21和固定件22,各金属片21具有与第一安装孔111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11,固定件22穿过第二安装孔211和第一安装孔111将金属片21可拆卸地固定在阻水套I上,且金属片21固定时相邻的金属片21之间具有间隙。图1中仅示意性的示出了一个固定件2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每个金属片21都有至少一个固定件22与之对应将其固定。具有上述结构的阻水套管,金属片21的数量增加,因此使得金属片21之间的间隙数量增加,因此,可以大大的降低金属片21的闭合概率,更加有效的防止了环磁的产生,进而有效地避免了由于环磁导致的涡流损耗,避免了涡流损耗产生热量以至于烧坏电缆本体。为了使本申请的阻水套管更好地固定电缆,优选上述各金属片21为内径大于电缆穿孔12直径的环扇形金属片。环扇形金属片21的结构与电缆的外形更匹配,因此其对电缆施加的作用力更均匀,使电缆与墙体之间的固定性和密封性更好。在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夹紧结构2包括四个金属片21。如图1所示,四个金属片21的每两片中间留有一道间隙,这样整个环路被四条间隙分隔开来,大大的降低了金属片21相互联通的可能性,更好的防止了涡流损耗的产生;并且每一片夹紧片的面积是也相对原来的大大减小了,更加便于材料的节省和切割。进一步优选上述实施例中的各金属片21具有三个第二安装孔211。在安装的过程中,每个金属片21上的安装孔数量相对原来安装孔的大大减少,安装更加便利。为了保证良好的固定效果并尽可能减小金属片21形成闭合环形的概率,进一步优选沿阻水套I周向,间隙的宽度为金属片21的宽度的1/10?1/5。在本申请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图2和图3中未示出固定件22),优选上述夹紧结构2为多个且依次远离电缆穿孔12设置。夹紧结构2越多,阻水套管对电缆的固定性越好。为了避免相邻的夹紧结构2相互连接,形成交叉环形,优选上述各夹紧结构2的间隙正对设置。当然,如果各夹紧结构2的金属片21数量不等时,正对间隙之外的间隙可以与相邻夹紧结构2的金属片21对应设置。为了进一步方便阻水套管的安装,优选上述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211为螺纹孔,上述固定件22为螺栓。进一步优选上述螺栓为金属螺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阻水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阻水套(I),具有环形套(11)和由所述环形套(11)围成的电缆穿孔(12),所述环形套(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111); 一个或多个夹紧结构(2),包括至少三个金属片(21)和固定件(22),各所述金属片(21)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11),所述固定件(22)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211)和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将所述金属片(21)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阻水套(I)上,且所述金属片(21)固定时相邻的所述金属片(21)之间具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水套管,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金属片(21)为内径大于所述电缆穿孔(12)直径的环扇形金属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水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结构(2)包括四个所述金属片(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水套管,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金属片(21)具有三个第二安装孔(21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水套管,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阻水套(I)周向,所述间隙的宽度为所述金属片(21)的宽度的1/10?1/5。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阻水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结构(2)为多个且依次远离所述电缆穿孔(12)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水套管,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夹紧结构(2)的间隙正对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水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211)为螺纹孔,所述固定件(22)为螺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阻水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水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阻水套(1),具有环形套(11)和由所述环形套(11)围成的电缆穿孔(12),所述环形套(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111);一个或多个夹紧结构(2),包括至少三个金属片(21)和固定件(22),各所述金属片(21)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11),所述固定件(22)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211)和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将所述金属片(21)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阻水套(1)上,且所述金属片(21)固定时相邻的所述金属片(21)之间具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垚,刘航,韩国鑫,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