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忠敏专利>正文

一种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601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7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坐便器,包括坐便器本体、水箱、坐便器盖体、坐便器垫圈,坐便器本体内设有便池,便池底部设有排污口,坐便器本体底部设有与排污口连通的排污通道,排污通道整体呈Z字形,排污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部、第二通道部、第三通道部,第一通道部倾斜分布,第一通道部的上端与排污口连通,第二通道部的下端与第一通道部的下端连通,第二通道部的上端与第三通道部的上端连通,第三通道的下端与坐便器本体底面连通,第二通道部内的最大液面高度小于等于第一通道部中间部位的水平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时便池内的水不会飞溅,使用更加卫生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坐便器
技术介绍
坐便器是一种常用的生活用品,常见的坐便器通常都包括坐便器本体、水箱、坐便器盖、坐便器垫圈,坐便器本体底部设置排污口,为了防止坐便器内的排污口处臭气排出,排污口处都采用液封,因此坐便器本体底部始终保持一定深度的水位,这样就导致使用者在坐便时,粪便会直接从一定的高度掉落到水中,从而导致坐便器本体底部的水发生飞溅,甚至会飞溅到使用者臀部,非常不卫生,而且让使用者心情很糟糕,这种现象在公共卫生间尤其明显,为了防止坐便器内的水飞溅,很多使用者在坐便器上会采用蹲便的方式,即双脚直接站在坐便器本体边缘,这样增加臀部与液面之间的高度差,能防止水飞溅,然而该种姿势非常不安全,使用者容易滑落下来造成人身安全,而且还很费力,也不雅观,严重影响后面的使用者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坐便器在使用时,坐便器本体底部水容易飞溅,使用不卫生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有效防止坐便器本体底部水飞溅,使用更加卫生的坐便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坐便器,包括坐便器本体、水箱、坐便器盖体、坐便器垫圈,所述的坐便器本体内设有便池,便池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的坐便器本体底部设有与排污口连通的排污通道,排污通道整体呈Z字形,排污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部、第二通道部、第三通道部,所述的第一通道部倾斜分布,第一通道部的上端与排污口连通,第二通道部的下端与第一通道部的下端连通,第二通道部的上端与第三通道部的上端连通,第三通道的下端与坐便器本体底面连通,所述第二通道部内的最大液面高度小于等于第一通道部中间部位的水平高度。第一通道部、第二通道部构成连通器,通过第二通道部上端液面高度来控制第一通道部内的液面,便池底部的液面高度自然状态时位于第一通道部的中部偏下,从外面看上去是看不到液面的,因此排便的时候,便池内的水不会飞溅,使用非常卫生。作为优选,所述的水箱底部设有辅助水管,所述的辅助水管的出水端与便池的上端后侧连通,所述的坐便器盖体内侧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的辅助水管的进水端上设有通过红外传感器感应控制的第一电控阀。由于自然状态下看不到液面,因此便池内壁比较干燥,使用者采用坐便的方式排便时,坐便器盖体上的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信号,然后控制第一电控阀打开,此时水箱内的水会从辅助水管中进入到便池内,然后顺着便池后侧的内壁向下流动,从而对便池后侧内壁起到湿润、润滑作用,利于粪便滑入排污口,防止粪便残留在便池后侧内壁上。作为优选,所述的便池上端后侧设有挡条,所述的挡条与便池内壁之间形成布水间隙,所述的辅助水管的出水端与布水间隙连通。辅助水管内的水进入布水间隙后,能增加对便池后侧内壁的润滑面积,润滑效果更佳。作为优选,所述的便池底部后壁上设有喷头,所述的喷头朝向第一通道部上侧壁,所述的坐便器本体下端侧面设有与喷头连通的进水管,进水管的外端设有第二电控阀,坐便器本体下端侧面设有用于控制第二电控阀通断的按钮。由于液面一直处于第一通道部的中部偏下,因此第一通道部的中部偏上的内壁容易残留粪渣,虽然每次排便后都会冲洗,长时间使用还是会有粪渣残留,而由于第一通道部是倾斜的,即使定期清洗也难以洗掉第一通道部的中部偏上的内壁上的粪渣,本结构中,定期清洗时,只需要按下按钮,第二电控阀打开,高压自来水进入进水管后从喷头处喷射到第一通道部的上侧壁上,从而能够有效的冲洗掉粪渣,使用非常方便。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使用时,便池内的水不会飞溅,使用更加卫生;(2)清洗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剖图。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坐便器本体1、水箱2、坐便器盖体3、坐便器垫圈4、便池5、排污口 6、环形水腔7、排污通道8、第一通道部81、第二通道部82、第三通道部83、辅助水管9、红外传感器10、挡条11、布水间隙12、喷头13、进水管14、第二电控阀15、按钮16、第一电控阀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坐便器,包括坐便器本体1、水箱2、坐便器盖体3、坐便器垫圈4,坐便器本体内设有便池5,便池底部设有排污口 6,坐便器本体I上位于便池开口端设有环形水腔7,环形水腔与水箱2连通,环形水腔的下侧设有若干出水孔,坐便器本体I底部设有与排污口 6连通的排污通道8,排污通道整体呈Z字形,排污通道8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部81、第二通道部82、第三通道部83,第一通道部81倾斜分布,第一通道部的上端与排污口连通,第二通道部82的下端与第一通道部的下端连通,第二通道部83的上端与第三通道部的上端连通,第三通道的下端与坐便器本体底面连通,第一通道部、第二通道部构成连通器,第一通道部内的液面高度与第二通道内的液面高度相等,第二通道部82内的最大液面高度小于等于第一通道部81中间部位的水平高度。水箱2底部设有辅助水管9,辅助水管9的出水端与便池的上端后侧连通,坐便器盖体3内侧设有红外传感器10,辅助水管的进水端上设有通过红外传感器感应控制的第一电控阀17,当红外传感器10检测到信号时,第一电控阀打开;如图3所示便池5上端后侧设有挡条11,挡条11与便池内壁之间形成布水间隙12,辅助水管的出水端与布水间隙连通,辅助水管内的水最后从布水间隙内排出,能增加水的表面积,增加便池的润滑面积。便池5底部后壁上设有喷头13,喷头朝向第一通道部上侧壁,坐便器本体I下端侧面设有与喷头连通的进水管14,进水管的外端设有第二电控阀15,坐便器本体下端侧面设有用于控制第二电控阀通断的按钮16。当需要对第一通道部内壁进行清洁时,按下按钮,高压自来水从喷头处喷射到第一通道内壁上,从而能快速清理掉第一通道内壁残留的粪渣,使用非常方便。因此,本技术具有使用卫生、清洗方便的有益效果。【主权项】1.一种坐便器,包括坐便器本体、水箱、坐便器盖体、坐便器垫圈,所述的坐便器本体内设有便池,便池底部设有排污口,其特征是,所述的坐便器本体底部设有与排污口连通的排污通道,排污通道整体呈Z字形,排污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部、第二通道部、第三通道部,所述的第一通道部倾斜分布,第一通道部的上端与排污口连通,第二通道部的下端与第一通道部的下端连通,第二通道部的上端与第三通道部的上端连通,第三通道的下端与坐便器本体底面连通,所述第二通道部内的最大液面高度小于等于第一通道部中间部位的水平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便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水箱底部设有辅助水管,所述的辅助水管的出水端与便池的上端后侧连通,所述的坐便器盖体内侧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的辅助水管的进水端上设有通过红外传感器感应控制的第一电控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坐便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便池上端后侧设有挡条,所述的挡条与便池内壁之间形成布水间隙,所述的辅助水管的出水端与布水间隙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坐便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便池底部后壁上设有喷头,所述的喷头朝向第一通道部上侧壁,所述的坐便器本体下端侧面设有与喷头连通的进水管,进水管的外端设有第二电控阀,坐便器本体下端侧面设有用于控制第二电控阀通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坐便器,包括坐便器本体、水箱、坐便器盖体、坐便器垫圈,所述的坐便器本体内设有便池,便池底部设有排污口,其特征是,所述的坐便器本体底部设有与排污口连通的排污通道,排污通道整体呈Z字形,排污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部、第二通道部、第三通道部,所述的第一通道部倾斜分布,第一通道部的上端与排污口连通,第二通道部的下端与第一通道部的下端连通,第二通道部的上端与第三通道部的上端连通,第三通道的下端与坐便器本体底面连通,所述第二通道部内的最大液面高度小于等于第一通道部中间部位的水平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忠敏
申请(专利权)人:陆忠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