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胜佳专利>正文

一种稻田养龟防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59523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7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田养龟防逃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插槽,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配合有套部,所述套部具有与所述插槽相对的通孔,在所述插槽内设置有活动板,所述外壳的前端面的靠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通水槽,所述通水槽贯穿所述外壳,所述活动板的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配合所述通水槽的第一通水槽,所述活动板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所述通孔,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支架上方的那一端上配合有螺纹帽;本装置可以多个组合使用,在需要对稻田进行换水操作时,只需要将活动板向上拉起,使得通水槽和第一通水槽契合,即可完成换水,同时本装置可以有效防止龟类出逃,避免给养殖户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稻田养龟防逃装置
技术介绍
稻田在进行改良后可用于饲养龟类,稻田内的腐植物有助于龟类的生长,但是稻田为泥土结构,因此难免龟类会通过泥土中的空隙外套,造成养龟人的损失,现有的办法大多是在稻田内铺设网布,但是小型的龟类很容易卡在网布上,造成死亡。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避免龟类出逃的防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稻田养龟防逃装置,本装置可以多个组合使用,封闭在稻田的四侧,在需要对稻田进行换水操作时,只需要将活动板向上拉起,使得通水槽和第一通水槽契合,即可完成换水,操作简单方便,同时本装置可以有效防止龟类出逃,避免给养殖户造成损失。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稻田养龟防逃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插槽,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配合有套部,所述套部具有与所述插槽相对的通孔,在所述插槽内设置有活动板,所述外壳的前端面的靠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通水槽,所述通水槽贯穿所述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前端面上设置有配合所述通水槽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外壳之间配合有螺丝,所述活动板的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配合所述通水槽的第一通水槽,所述活动板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所述通孔,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支架上方的那一端上配合有螺纹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插部,所述外壳的另一侧设置有配合所述插部的第一插槽,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一插槽之间契合。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前端面的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述插槽之间形成密封。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当所述活动板下移至极限位置处时,所述密封垫密封所述排水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水槽的尺寸不大于所述通水槽的尺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可以多个组合使用,封闭在稻田的四侧,在需要对稻田进行换水操作时,只需要将活动板向上拉起,使得通水槽和第一通水槽契合,即可完成换水,操作简单方便,同时本装置可以有效防止龟类出逃,避免给养殖户造成损失,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不意图;图2为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稻田养龟防逃装置,包括外壳I,所述外壳I的顶部设置有插槽(未图示),所述外壳I的顶部设置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顶部配合有套部3,所述套部3具有与所述插槽相对的通孔(未图示),在所述插槽内设置有活动板4,所述外壳I的前端面的靠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通水槽(未图示),所述通水槽贯穿所述外壳I,在所述外壳I的前端面上设置有配合所述通水槽的过滤网5,所述过滤网5与所述外壳I之间配合有螺丝501,所述活动板4的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配合所述通水槽的第一通水槽401,所述活动板4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贯穿所述通孔,所述螺纹杆6位于所述支架2上方的那一端上配合有螺纹帽601。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外壳I的一侧设置有插部111,所述外壳I的另一侧设置有配合所述插部111的第一插槽(未图示),所述外壳I与所述第一插槽之间契入口 ο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外壳I的前端面的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排水孔121,所述活动板4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411,所述密封垫411与所述插槽之间形成密封。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当所述活动板4下移至极限位置处时,所述密封垫411密封所述排水孔121。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通水槽401的尺寸不大于所述通水槽的尺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可以多个组合使用,封闭在稻田的四侧,在需要对稻田进行换水操作时,只需要将活动板向上拉起,使得通水槽和第一通水槽契合,即可完成换水,操作简单方便,同时本装置可以有效防止龟类出逃,避免给养殖户造成损失,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稻田养龟防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插槽,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配合有套部,所述套部具有与所述插槽相对的通孔,在所述插槽内设置有活动板,所述外壳的前端面的靠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通水槽,所述通水槽贯穿所述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前端面上设置有配合所述通水槽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外壳之间配合有螺丝,所述活动板的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配合所述通水槽的第一通水槽,所述活动板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所述通孔,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支架上方的那一端上配合有螺纹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养龟防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插部,所述外壳的另一侧设置有配合所述插部的第一插槽,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一插槽之间契入口 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养龟防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前端面的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述插槽之间形成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稻田养龟防逃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活动板下移至极限位置处时,所述密封垫密封所述排水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养龟防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水槽的尺寸不大于所述通水槽的尺寸。【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稻田养龟防逃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插槽,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配合有套部,所述套部具有与所述插槽相对的通孔,在所述插槽内设置有活动板,所述外壳的前端面的靠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通水槽,所述通水槽贯穿所述外壳,所述活动板的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配合所述通水槽的第一通水槽,所述活动板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所述通孔,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支架上方的那一端上配合有螺纹帽;本装置可以多个组合使用,在需要对稻田进行换水操作时,只需要将活动板向上拉起,使得通水槽和第一通水槽契合,即可完成换水,同时本装置可以有效防止龟类出逃,避免给养殖户造成损失。【IPC分类】A01K67/02【公开号】CN205196745【申请号】CN201520798029【专利技术人】叶胜佳 【申请人】叶胜佳【公开日】2016年5月4日【申请日】2015年10月1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稻田养龟防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插槽,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配合有套部,所述套部具有与所述插槽相对的通孔,在所述插槽内设置有活动板,所述外壳的前端面的靠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通水槽,所述通水槽贯穿所述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前端面上设置有配合所述通水槽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外壳之间配合有螺丝,所述活动板的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配合所述通水槽的第一通水槽,所述活动板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所述通孔,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支架上方的那一端上配合有螺纹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胜佳
申请(专利权)人:叶胜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