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静脉留置针敷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5935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7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深静脉留置针敷贴,包括依次连接的敷贴主体、第一敷贴和第二敷贴,敷贴主体包括设置于敷贴主体中部的可视观察窗,第一敷贴的一端与敷贴主体固定连接、且连接位置处的第一敷贴为包括活动敷贴层和固定敷贴层的双层敷贴结构,活动敷贴层的一面与敷贴主体固定连接、另一面与固定敷贴层活动粘接;第一敷贴的另一端与第二敷贴固定连接。本申请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设置第一敷贴固定延长管,避免了延长管跟皮肤的直接接触,降低了皮肤分泌物对延长管固定的影响,同时,敷贴与皮肤的接触面更大,固定效果更佳,另外本申请中的敷贴为一体成型结构,拆除方便,美观大方,大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耗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深静脉留置针敷贴
技术介绍
深静脉置管术是将留置针经体表穿刺至相应的静脉,插入各种导管至大血管腔内或心腔的静脉切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快速补液、输血、给药、静脉高营养、血流动力学检测以及快速补钾等领域,一方面可以减少因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血管损伤、减轻病人痛苦,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现有技术中,深静脉置管术中用到的深静脉留置针,主要包括留置针、延长管和肝素接头或正压接头等的硬质接头。医务人员在对深静脉留置针进行固定时,需要首先将一块完整的敷贴贴在留置针的穿刺点处,然后裁剪两条胶带,一条交叉贴在针尾处,用于固定留置针,另一条贴在交叉胶带的表面,最后再次裁剪胶带,将延长管固定在皮肤上,另外在硬质接头处,也需要重复上述对留置针的固定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敷贴固定方法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导致操作不便,因此常被医务人员简化,即用两块敷贴分别贴在穿刺点部位和留置针尾部;由于采用多条胶带对延长管固定会对后期拆除造成不便,通常医务人员对延长管的固定也相对比较简单,即仅用两条胶带将延长管固定在病人皮肤上。这种固定方法会因病人皮肤分泌油脂、洗手及穿衣等各种动作而造成延长管的移位甚至脱落,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深静脉留置针敷贴,以解决现有临床上使用的深静脉留置针敷贴因不能很好地固定延长管,造成的留置针脱落、需要对病人进行反复穿刺的问题,这样一方面会给病人带来较大的血管损伤、加剧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将加大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不能很好地发挥深静脉留置针的作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种深静脉留置针敷贴,包括依次连接的敷贴主体、第一敷贴和第二敷贴,其中,敷贴主体包括设置于敷贴主体中部的可视观察窗,可视观察窗为透明敷贴;第一敷贴的一端与敷贴主体固定连接、且第一敷贴与敷贴主体的连接处设置为双层敷贴结构,双层敷贴结构包括活动敷贴层和固定敷贴层,活动敷贴层的一面与敷贴主体固定连接、另一面与固定敷贴层活动粘接,固定敷贴层用于与人体皮肤固定粘接;第一敷贴的另一端与第二敷贴固定连接。优选的,未与敷贴主体相连接的第一敷贴为单层敷贴层,单层敷贴层上固定设置有胶带。优选的,第二敷贴为固定设置有胶带的单层敷贴层。优选的,胶带均匀设置于单层敷贴层上。优选的,未与敷贴主体相连接的第一敷贴为双层敷贴结构。优选的,第二敷贴为双层敷贴结构。优选的,第二敷贴为与普通硬质接头相匹配的椭圆形敷贴。优选的,敷贴主体为透明敷贴。优选的,敷贴主体为圆形敷贴、直径为4.5cm至10cm。优选的,可视观察窗为圆形敷贴、直径为Icm至3cm。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深静脉留置针敷贴,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设置第一敷贴来对延长管进行固定,避免了延长管跟皮肤的直接接触,降低了皮肤分泌物对延长管固定造成的影响,同时,敷贴与皮肤的接触面更大,固定效果更佳,另外本技术提供的深静脉留置针敷贴为一体成型结构,拆除方便,美观大方,大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深静脉留置针敷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敷贴主体与第一敷贴连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符号表示为:1-敷贴主体,2-可视观察窗,3-双层敷贴结构,4-胶带,5-第二敷贴,6_第一敷贴,7-活动敷贴层,8-固定敷贴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深静脉留置针敷贴,为一体成型结构,便于后期进行的拆除操作,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敷贴主体1、第一敷贴6及第二敷贴5,其中,敷贴主体I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可视观察窗2,可视观察窗2为透明敷贴,用来实时观测穿刺点的情况。可视观察窗2形状可以为圆形敷贴、直径为Icm至3cm。特别的,敷贴主体I可设置为圆形敷贴、长方形敷贴或正方形敷贴,整体可以为透明敷贴。根据人体穿刺部位的不同,圆形的敷贴主体I的直径可设置为4.5cm至10cm。第一敷贴6用于对延长管进行固定。第一敷贴6与敷贴主体I连接的一端设置为双层敷贴结构3,双层敷贴结构3包括两层,即活动敷贴层7与固定敷贴层8,活动敷贴层7的一面与敷贴主体I固定连接、另一面与固定敷贴层8活动粘接,活动敷贴层7与固定敷贴层8之间活动粘接的一面在沿第一敷贴6轴线方向的一侧固定连接、其余部分可分离粘接,即在使用时,需要从活动敷贴层7与固定敷贴层8固定连接位置相对的另一侧掀开敷贴主体I,这样活动敷贴层7与固定敷贴层8除了原固定位置外,其余部分均可分离。固定敷贴层8的另一面用于与人体皮肤进行固定粘接,增大了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固定效果更佳。第一敷贴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敷贴5。第二敷贴5用于对如肝素接头、正压接头等普通硬质接头的固定。优选的,第二敷贴5形状可以为与硬质接头相匹配的椭圆形敷贴。在使用时,根据穿刺点位置,选择敷贴的粘贴位置。首先依次将第二敷贴5、第一敷贝占6固定于人体皮肤上;然后固定敷贴主体I,再从活动敷贴层7与固定敷贴层8固定连接位置相对的另一侧掀开敷贴主体I的一部分,保持穿刺点位于可视观察窗2的覆盖范围内,并使活动敷贴层7与固定敷贴层8除原固定位置外,其余部分全部分离,仅保留敷贴主体的另外部分及固定敷贴层8粘接在皮肤上;将延长管放置于固定敷贴层8朝向活动敷贴层7的那一面上,且将硬质接头放置于第二敷贴5上,用胶带分别固定延长管与硬质接头。这样将敷贴粘贴在人体皮肤上,用胶带对固定敷贴层8上的延长管进行固定,不仅增大了粘贴面积,同时避免了延长管与人体皮肤的直接接触,降低了因人体分泌的油脂及各种动作造成的延长管的移位甚至脱落,固定效果更佳。实施例二参见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深静脉留置针敷贴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深静脉留置针敷贴中,第一敷贴6与敷贴主体I连接的一端设置为双层敷贴结构3,具体可以参见图2,该双层敷贴结构3仅存在于第一敷贴6与敷贴主体I的连接位置,包括活动敷贴层7和固定敷贴层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静脉留置针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敷贴主体(1)、第一敷贴(6)和第二敷贴(5),其中,所述敷贴主体(1)包括设置于所述敷贴主体(1)中部的可视观察窗(2),所述可视观察窗(2)为透明敷贴;所述第一敷贴(6)的一端与所述敷贴主体(1)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敷贴(6)与所述敷贴主体(1)的连接处设有双层敷贴结构(3),所述双层敷贴结构(3)包括活动敷贴层(7)和固定敷贴层(8),所述活动敷贴层(7)的一面与所述敷贴主体(1)固定连接、另一面与所述固定敷贴层(8)活动粘接,所述固定敷贴层(8)与人体皮肤固定粘接;所述第一敷贴(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敷贴(5)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敏黄赤兵王安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