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中新专利>正文

可防止血液外流的带抽血口的动静脉留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5865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动静脉输液器械,确切地说是一种可长期留置在病人动静脉内的可防止血液外流的带抽血口的动静脉留置针。它包括封口帽1、针管座2、针管3、导管座4及与导管座装配成一体的导管10,导管座4中心轴向设有与针管座2前端相配的型腔,型腔与导管10之间设有连通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空间内设有一片活动的弹性软胶7,因其具有高弹性,在使用时针管3拔出后,能迅速恢复原状,封闭通道;连通空间内还设有一个连通件8、支撑件5、抽血口9,在其下端设有一个支撑件5,这些构件的设置克服了公知的留置针操作不便、血液易外流、抽血不方便,存在交叉感染危险及使用禁忌的毛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动静脉输注药液的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可防止血液外流的带抽血口的动静脉留置针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动静脉留置针通常是由肝素帽、针管、针管座、导管座、导管、护套等组成。使用时,针管尖端刺破人体动静脉,利用针尖辅助,导管同时穿刺进入人体动静脉,血液沿针管内壁排入回血腔内,操作人员看到回血,表明穿刺成功,将针管拔出动静脉,将留置导管留置在动静脉中,再接上肝素帽封堵导管座口,或接上输液、输血器接口,进行输液、输血,这就是公知的动静脉留置针通常使用过程。但根据医疗临床反映的信息,发现目前公知的动静脉留置针在使用中存在如下严重问题,无法得到解决1使用时,穿刺成功,操作人员看到回血后,须用左手按紧动静脉,右手快速接好已准备好的输液器接口,以便进行输液或输血,此时如果操作人员动作不熟练或未按紧穿刺处前端动静脉,就会发生血液外流事故,导致感染或交叉感染,同时对病人造成心理上的负面影响。2使用时,在拔出针管以及在多次输注药(血)液时,从导管座旋下肝素帽再多次旋上肝素帽密封导管座过程中,易形成血液与空气接触,形成血液感染。3公知的动静脉留置针在输液(血)即将结束时,必须有专人看护,及时将输液(血)器接口拔出,并接上肝素帽封堵导管座口。否则,就会引起大量血液倒流回输液(血)管,甚至引发医疗事故。4目前公知的动静脉留置针在输液过程中,如果同时有需要抽取病人血液,医护人员就必须再用注射器穿刺病人的其他部位进行抽血,这无形中加重了病人的痛苦。5公知的动静脉留置针首次使用后,若需留置,必须在导管座接口配上肝素帽,在肝素帽内加入一定量的肝素液,防止血液凝固,这是目前通用的做法。但根据医学经验,有些病人是不能使用肝素液的,这就意味着这些病人不能使用动静脉留置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提供一种操作容易、工艺易保证、不会出现血液外流,不会交叉感染,不需要肝素帽同时又可抽血的动静脉留置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可防止血液外流的带抽血口的动静脉留置针,包括封口帽、针管、针管座、导管座及与导管座装配成一体的导管,导管座中心轴向设有与针管座前端相配的型腔,型腔与导管之间设有连通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空间内设有一片无毒医用片状弹性软胶,所述片状弹性软胶是可上下活动的,在其上端设有一个连通件,在其下端设有一个支撑件,在连通空间的前端处设有一个橡胶塞堵住的抽血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连通件轴向中心有一通孔,且靠片状弹性软胶的一端具有线状或圆钉状的互不连通的凸台,以使输液(血)时,液体可从这些凸台之间的间隙通过;所述支撑件轴向中心有一通孔,且靠片状弹性软胶的一端为光滑平面或线状环面,支撑件腰部处设有一个环状密封圈,用来密封。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片状弹性软胶的材料最好是橡胶,围边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当然最好是圆形或方形,在生产装配时,针管直接穿过片状弹性软胶的中心。在使用时,穿刺血管成功并拔出针管后,片状弹性软胶留在连通空间内,同时由于片状弹性软胶本身具有的弹性,在针管拔出之后,片状弹性软胶被针管穿刺过的地方并没有留下孔洞,而是恢复了平面原状,并贴在支撑件上端的光滑平面或线状环面上,在回流的血液压力作用下,片状弹性软胶与支撑件上端的光滑平面或线状环面贴得更紧,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能,所以能可靠地防止血液向外倒流;如需输液(血)时,只要将输液器接口接入导管座,在注射液的压力下,液体顶开片状弹性软胶,使片状弹性软胶上浮到贴住连通件的下端面即凸台上,而片状弹性软胶围边与导管座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于是注射液就通过上述间隙并沿着连通件下端面凸台之间的间隙及连通件中间的通孔,进入导管,进一步进入人体。输液(血)完毕,拔掉输液器接口后,片状弹性软胶在血液压力作用下自动关闭支撑件中间的通孔。另外,支撑件腰部处的密封圈又将支撑件与导管座之间密封,因此能完全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血液外流,可避免交叉感染,血液封闭在导管座前端,完全不会有血液外流的危险,输液时也无需监护;输液过程中如需抽血,只需将输液器接口拔出,把封口帽接上,把带针的注射器插入抽血口的橡胶塞,即可进行抽血,抽血完毕抽出针头,橡胶塞借助弹性自动封闭,拔下封口帽,重新接上输液器接口,又可继续输液,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病人被多次穿刺的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另外,可防止血液外流的带抽血口的动静脉留置针,由于不存在外流的危险,所以不用担心血液与空气接触产生凝血,因此再也不需要肝素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普通的封口帽,它起的作用只是抽血时封闭空气和留置时封闭导管口免受外界污染的作用,因而任何病人均可使用,不再存在任何使用禁忌。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输液时的状态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留置时的状态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连通件的一种实施例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连通件的另一种实施例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结构分解示意图。(五)具体实施例如图1、2、3、4所示,可防止血液外流的带抽血口的动静脉留置针,包括封口帽1、针管座2、针管3、导管座4、抽血口9及固定于导管座4前端的导管10,导管座4中心轴向设有与针管座2相配的型腔,型腔与导管10之间设有连通空间,该连通空间内设有一片片状弹性软胶7,所述片状弹性软胶7的上方装有一个与导管座4内壁过盈配合的连通件8,下方设有一个与导管座4相应内壁过盈配合的支撑件5。所述片状弹性软胶7是可上下活动的,其围边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最好是圆形或方形,以便于加工,其上下两面是平面,其围边与导管座相应内壁之间是有间隙的,以使输液时液体能通过,它的材料是无毒医用弹性软胶,最好是橡胶,因为橡胶具有高弹性,使用时针管3拔出后,所述片状弹性软胶7中央被针管3穿刺过的地方,迅速恢复原状,不留任何痕迹,也就是说,针管3拔出后,血液不会从针管3穿刺过的地方渗漏出来。所述连通件8靠片状弹性软胶的一端具有互不连通的线状凸台15(见图5)或圆钉状凸台16(见图6),由于这些凸台之间互不连通,所以输液(血)时,液体可从这些凸台之间的间隙通过,连通件8轴向中心为一通孔14,以使输液时液体能通过。所述支撑件5腰部设有一个密封圈6,支撑件5和密封圈6装配成一体后外周与导管座4相应内壁过盈配合,防止液体渗出,支撑件5轴向中心为一通孔13,作为输液时液体的通道,支撑件5上端为光滑平面(封闭时与片状弹性软胶7面接触)或线状圆环面(封闭时与片状弹性软胶7线接触)。输液(血)时,在注射液的压力下,液体顶开片状弹性软胶7,于是通孔13和通孔14及片状弹性软胶周围的间隙形成了一条液体通道11(见图3),输液(血)得以顺利进行;输液(血)完毕,拔开输液(血)接头12,片状弹性软胶7在血液压力作用下,紧贴支撑件5上端的光滑平面或线状圆环面,自动关闭通孔13,从而实现可靠防止血液外流。输液过程中如需抽血,只需将输液(血)接头12拔出,把封口帽1接上,将带针的抽血器插入橡胶塞9,抽血完毕,橡胶塞9自动封闭,拔开封口帽1,接上输液(血)接头12,又可继续输液(血)。权利要求1.可防止血液外流的带抽血口的动静脉留置针,包括封口帽(1)、针管座(2)、针管(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可防止血液外流的带抽血口的动静脉留置针,包括封口帽(1)、针管座(2)、针管(3)、导管座(4)、固定于导管座(4)前端的导管(10)、抽血口(9),导管座(4)中心轴向设有与针管座(2)前端相配的型腔,型腔与导管(10)之间设有连通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空间内设有一片活动的片状弹性软胶(7),片状弹性软胶(7)上方设有一个有液体通道的连通件(8),下方设有一个可以让液体通过或封闭的支撑件(5),连通空间与导管(10)之间设有一个用胶塞封闭的抽血口(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中新
申请(专利权)人:董中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