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54564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子支撑架,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管子支撑架,包括支撑箱体,在支撑箱体上设置呈交叉分布且能在所述支撑箱体上移动的左支撑杆以及右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杆的上端部、右支撑杆的上端部均设有支撑轮,所述左支撑杆的下端部、右支撑杆的下端部均与支撑箱体内用于驱动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同步移动的移动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左支撑杆、右支撑杆通过移动驱动机构在支撑箱体内作用下同步移动时,能使得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上端部对应的支撑轮相对支撑箱体升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能大大提高对管子支撑的定位精度,实现调节与支撑管子中心距的一致性,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割支撑结构,尤其是一种管子支撑架,属于管子切割支撑的

技术介绍
在已有技术中,管子支撑架已经广泛运用于管子切割领域,它在切割管子时表现出良好的定位性能,但是对于传统的支撑架仅起到管子的支撑定位作用,无法实现调节支撑架与所支撑管子的中心距,即无法保证切割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管子支撑架,其结构紧凑,能大大提高对管子支撑的定位精度,实现调节与支撑管子中心距的一致性,安全可A+-.与巨O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管子支撑架,包括支撑箱体,在支撑箱体上设置呈交叉分布且能在所述支撑箱体上移动的左支撑杆以及右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杆的上端部、右支撑杆的上端部均设有支撑轮,所述左支撑杆的下端部、右支撑杆的下端部均与支撑箱体内用于驱动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同步移动的移动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左支撑杆、右支撑杆通过移动驱动机构在支撑箱体内作用下同步移动时,能使得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上端部对应的支撑轮相对支撑箱体升降。所述移动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支撑箱体内并与所述支撑箱体同轴分布的丝杆,丝杆能在支撑箱体内转动,在所述丝杆上设置用于与右支撑杆连接的左移动丝母座以及用于与左支撑杆连接的右移动丝母座。所述左移动丝母座通过右支撑杆连接轴与右支撑杆的下端部连接,支撑箱体上设置允许右支撑杆连接轴嵌置的左连接轴孔,所述右支撑杆连接轴能在所述左连接轴孔内左右移动;所述右移动丝母座通过左支撑杆连接轴与左支撑杆的下端部连接,支撑箱体上设置允许左支撑杆连接轴嵌置的右连接轴孔,所述左支撑杆连接轴能在所述右连接轴孔能左右移动。所述左支撑杆、右支撑杆通过支撑杆连接轴连接,所述支撑杆连接轴位于支撑箱体的上方,所述左连接轴孔、右连接轴孔均均为腰子孔,且左连接轴孔与右连接轴孔呈同轴分布O所述支撑箱体的一端外设有用于与丝杆连接的手柄,丝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前端轴承、后端轴承安装在支撑箱体上。所述丝杆包括左旋梯形螺纹丝杆以及与所述左旋梯形螺纹丝杆同轴分布的右旋梯形螺纹丝杆,所述左旋梯形螺纹丝杆、右旋梯形螺纹丝杆通过支撑箱体内的中心定位块相互连接,左移动丝母座与所述左旋梯形螺纹丝杆匹配连接,右移动丝母座与所述右旋梯形螺纹丝杆匹配连接。所述支撑轮通过支撑轮轴承安装于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上对应的支撑轮轴上。所述支撑箱体上设置均匀对称分布的导轮架组件,所述导轮架组件分布于支撑箱体的两侧。所述导轮架组件包括用于与支撑箱体侧壁固定连接的导轮架座,所述导轮架座上设有导轮轴,所述导轮轴上通过导轮轴承安装有导轮。所述支撑箱体的端部设置用于安装前端轴承的前轴承罩壳以及用于安装后端轴承的后轴承卓壳。本技术的优点:支撑箱体上设置左支撑杆与右支撑杆,支撑轮分别设置在左支撑杆、右支撑杆的上端部,左支撑杆、右支撑杆通过左移动丝母座、右移动丝母座分别与右旋梯形螺纹丝杆、左旋梯形螺纹丝杆的配合在支撑箱体上移动,达到对支撑轮进行升降的目的,同时能满足支撑轮在调整到位后的支撑稳定性以及可靠性,通过导轮架组件能使得整个支撑架与支撑管子的中心距保持一致,确保支撑管子切割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导轮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_支撑箱体、2-导轮架组件、3-右支撑杆连接轴、4-左移动丝母座、5-丝杆、6-支撑杆连接轴、7-中心定位块、8-连接轴套、9-手柄、10-前轴承罩壳、11-前端轴承、12-后轴承罩壳、13-支撑轮轴、14-左支撑杆、15-中心块固定螺栓、16-支撑轮、17-支撑轮轴承、18-后端轴承、19-右连接轴孔、20-左旋梯形螺纹丝杆、21-右旋梯形螺纹丝杆、22-右支撑杆、23-左连接轴孔、24-左支撑杆连接轴、25-右移动丝母座、2_1_导轮架座、2-2-导轮、2-3-导轮轴、2-4-导轮轴承以及2-5-导轮轴固定螺栓与2_6_导轮调节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了能大大提高对管子支撑的定位精度,本技术包括支撑箱体I,在支撑箱体I上设置呈交叉分布且能在所述支撑箱体I上移动的左支撑杆14以及右支撑杆22,所述左支撑杆14的上端部、右支撑杆22的上端部均设有支撑轮16,所述左支撑杆14的下端部、右支撑杆22的下端部均与支撑箱体I内用于驱动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22同步移动的移动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22通过移动驱动机构在支撑箱体I内作用下同步移动时,能使得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22上端部对应的支撑轮16相对支撑箱体I升降。具体地,支撑箱体I为呈矩形状的框架结构,支撑箱体I内具有容纳移动驱动机构的空间。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22相对应的上端部、下端部均相互交叉,即左支撑杆14的下方对应右支撑杆22的下部,右支撑杆22的下方对应左支撑杆14的下端部。具体实施时,所述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22通过支撑杆连接轴6以及套在所述支撑杆连接轴6上的连接轴套8连接,支撑杆连接轴6以及连接轴套8分别位于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22的中心区,一般情况下,支撑杆连接轴6位于支撑箱体I的上方,支撑箱体I的轴线与支撑杆连接轴6的轴线相互垂直。移动驱动机构能使得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22同步运动,即能使得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22上相对应的支撑轮16同步升降,使得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22端部相对应的支撑轮16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具体实施时,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22的形状以及结构相同,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22间与支撑箱体I间均分布位置不同。左支撑杆14的上端位于图1中支撑箱体I的左端,右支撑杆22的上端位于图1中支撑箱体I的右端。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22的上端均设置支撑轮16,所述支撑轮16通过支撑轮轴承17分别安装于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22上相对应的支撑轮轴13上。左支撑杆14上的支撑轮16与右支撑杆22上的支撑轮16位于同一高度,且左支撑杆14上支撑轮16中心与右支撑杆22上支撑轮15中心的连线与支撑箱体I的轴线相互平行,以便对位于两支撑轮16之间的管子进行有效支撑。支撑轮16对管子进行支撑时,支撑轮16与待支撑的管子间滚动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移动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支撑箱体I内并与所述支撑箱体I同轴分布的丝杆5,丝杆5能在支撑箱体I内转动,在所述丝杆5上设置用于与右支撑杆22连接的左移动丝母座4以及用于与左支撑杆14连接的右移动丝母座25。述支撑箱体I的一端外设有用于与丝杆5连接的手柄9,丝杆5的两端分别通过前端轴承11、后端轴承18安装在支撑箱体I上。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丝杆5包括左旋梯形螺纹丝杆20以及与所述左旋梯形螺纹丝杆20同轴分布的右旋梯形螺纹丝杆21,所述左旋梯形螺纹丝杆20、右旋梯形螺纹丝杆21通过支撑箱体I内的中心定位块7相互连接,左移动丝母座4与所述左旋梯形螺纹丝杆20匹配连接,右移动丝母座25与所述右旋梯形螺纹丝杆21匹配连接。由于右旋梯形螺纹丝杆21与左旋梯形螺纹丝杆20的螺纹不同,因此,右旋梯形螺纹丝杆21、左旋梯形螺纹丝杆20同步转动时,能使得左移动丝母座4、右移动丝母座25能进行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子支撑架,其特征是:包括支撑箱体(1),在支撑箱体(1)上设置呈交叉分布且能在所述支撑箱体(1)上移动的左支撑杆(14)以及右支撑杆(22),所述左支撑杆(14)的上端部、右支撑杆(22)的上端部均设有支撑轮(16),所述左支撑杆(14)的下端部、右支撑杆(22)的下端部均与支撑箱体(1)内用于驱动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22)同步移动的移动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22)通过移动驱动机构在支撑箱体(1)内作用下同步移动时,能使得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22)上端部对应的支撑轮(16)相对支撑箱体(1)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晓阳梁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汉神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