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桶栽淋溶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3732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4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桶栽淋溶试验装置,桶内装有试验土壤,土壤表面铺一层与桶口同样大小的滤纸,淋溶桶桶底均匀开7个漏水孔,正中心1个、周围环绕6个,桶底放置1层筛网,防止细小的土壤颗粒随淋溶液从孔中流出;淋溶液接收盆为塑料盆,淋溶液接收盆内径大于淋溶桶外径,三个PVC管底座呈三角形均匀放置在淋溶液接收盆内,淋溶桶放置在底座上;淋溶桶上方悬挂不少于3个储水瓶,储水瓶为塑料瓶或玻璃瓶,储水瓶瓶塞为橡皮塞,便于连接淋溶管,淋溶管为去掉末端针头的医用输液管,淋溶管一端穿过储水瓶的橡皮塞,另一端为出水口,出水口均匀排列放置在淋溶桶内的滤纸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控性和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农业试验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桶栽淋溶模拟试验装置。用来模拟不同旱地种植条件下,施肥措施、降雨条件、农田土壤养分(或污染物)淋溶特征、以及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之间的相互关系。
技术介绍
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是农田土壤养分迀移损失的重要途径,也是农田面源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降雨过程为农田面源污染物的迀移转化提供了原动力。降雨量越大,降雨强度越高,降雨时间越长,污染物产生量就越大,因此,降雨对农田面源污染的产生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农田管理等因素对农田面源污染也均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水田以地表径流为主,旱地以地下淋溶为主。有研究表明,太湖地区稻田氮素渗漏损失占稻季氮素总损失量的5.8%-22.7%。对农田土壤地下淋溶的监测研究,主要有2大类方法。一是田间监测法,主要包括土钻取样法、抽滤法(吸杯监测和淋溶盘原位监测)、渗滤池法和田间渗滤池法,其中淋溶盘原位监测法、渗滤池法和田间渗滤池法均可获得一定试验条件下反映田间实际情况的监测数据,适于长期定量监测,但存在试验周期长、影响因素(尤其是雨量、强度、时长等气象条件)难以控制等缺点。二是室内模拟方法,即以一定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桶栽淋溶试验装置,包括储水瓶(1)、淋溶管(2)、淋溶桶(4)、淋溶桶接收盆(7)和底座(8),其特征在于:桶内装有试验土壤,土壤表面铺一层与桶口同样大小的滤纸,淋溶桶(4)桶底均匀开7个漏水孔(6),正中心1个、周围环绕6个,桶底放置1层筛网(5),防止细小的土壤颗粒随淋溶液从孔中流出;淋溶液接收盆(7)为塑料盆,淋溶液接收盆(7)内径大于淋溶桶(4)外径,三个PVC管底座(8)呈三角形均匀放置在淋溶液接收盆(7)内,淋溶桶(4)放置在底座(8)上;淋溶桶(4)上方悬挂不少于3个储水瓶(1),储水瓶(1)为塑料瓶或玻璃瓶,储水瓶(1)瓶塞为橡皮塞,便于连接淋溶管(2),淋溶管(2)为去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碧范先鹏张富林夏颖熊桂云徐大兵余延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