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胚芽蛋白超薄片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3663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4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麦胚芽蛋白超薄片及其生产方法,是由重量百分比50%~95%的小麦胚芽粉、1%-10%纳豆粉、4%-40%的辅料制成,所述的辅料是面粉、米粉、白砂糖、全蛋粉、奶粉、芝麻中的一种或任意混合,是用粉碎机将小麦胚芽粉碎为粉体,然后将小麦胚芽粉和其它辅料拌粉,喂入双螺杆挤压膨化机混合、搅拌、剪切、挤出为面团,面团在挤出机出口模头成型为片状,然后辊压成型为超薄片状,超薄片送入烤箱烘烤,然后喂入调味滚筒调味,调味时输入纳豆粉到调味滚筒中, 使纳豆粉附着在小麦胚芽超薄片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富含维生素E,叶酸、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等营养成份,易于人体吸收,厚度超薄,质构十分脆,口感新,麦香味浓厚,同时补充纳豆具有的活性因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挤压膨化食品和烘焙食品及其加工方法
,尤其是涉及一种小麦胚芽纳豆蛋白超薄片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小麦胚芽富含蛋白质、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核酸、叶酸、二十八烷醇和钙、铁、锌、砸等10余种矿物质,是“天然维生素E的仓库”。我们通过研究小麦胚芽中维生素E的含量,以及维生素E随烘烤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获得这种小麦胚芽蛋白片的加工工艺和方法。小麦胚芽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全面平衡,易于人体吸收,是很好的优质全价蛋白质营养源。小麦胚芽中含有丰富的镁、磷、钾、锌、铁等矿物质,品种比较全面,这些矿物质对维持人体健康,特别是对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小麦胚芽含有丰富的叶酸,叶酸是人体在利用糖分和氨基酸时的必要物质,是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对婴幼儿神经细胞和脑细胞发育有促进作用。由于小麦胚芽易哈败发霉,大部分企业作为饲料混入麸皮,没有得到很好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蛋白、高维生素E、低热、低月旨,口感酥脆的小麦胚芽纳豆蛋白超薄片及其生产方法。新鲜小麦胚芽具有一种生腥异味,不利于食用,通过烘烤热加工小麦胚芽,研究其产生香味物质的条件,制定合理的加工方法,可以使其产生浓厚的麦香味。分析测定不同焙烤条件下小麦胚芽中α-生育酚的含量。利用液相色谱仪对不同焙烤温度与时间下麦胚的维生素E的损失量进行测定,通过方差分析研究α-生育酚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趋势与显著性。α-生育酚的生理活性远远高于其他同分异构体,是小麦胚芽中维生素E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利用HPLC对不同焙烤温度与时间下小麦胚芽的α-生育酚的损失量进行测定,通过测定加标回收率与精密度,验证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利用方差分析α-生育酚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趋势与显著性,研究热加工的条件对α-生育酚的影响,并结合感官分析选出最适于小麦胚芽焙烤处理的加工条件。不同焙烤条件对小麦胚芽中α-生育酚损失的影响分析.分别设定140°C,160°C,170°C,180°C,190°C,200°C,6种焙烤温度,每个温度按不同的时间,分别为10、15、20min,进行麦芽的焙烤,将焙烤后的样品进行前处理后进样测定其α-生育酚的含量,每个样平行测定3次,结果见图1。通过对小麦胚芽在不同焙烤加工条件中α-生育酚损失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随着焙烤温度与焙烤时间的增加,α-生育酚的含量在不断的降低,焙烤温度在190°C以下时,烘烤时间20分以内,小麦胚芽中的α-生育酚的含量变化并不大。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温度较低时,焙烤时间的延长对α-生育酚的含量的影响不显著;而当温度达到190°C或高于190°C时,表明在高温时,焙烤时间的延长对α-生育酚的损失具有显著影响;而在焙烤时间一定时,焙烤温度的升高对α-生育酚的损失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综上所述,相对于焙烤时间,焙烤温度的升高对小麦胚芽中α-生育酚的损失更重要,是在焙烤加工中影响α-生育酚含量的主要因素。对不同焙烤温度处理后小麦胚芽的感官评价,140°C处理后胚芽颜色微黄,脱除了生麦芽的腥味;170°C时胚芽较黄,有麦香味,无涩味;190°C焙烤后会产生明显的焦黄色,具有浓郁的麦焦香味和甜味,其中170°C和190°C下生产的胚芽颜色、香味及脆度,口感较好,符合大众的口味,因此,通过焙烤温度对α-生育酚的影响得出结论,小麦胚芽的最佳焙烤加工条件为:170°C焙烤20min。这种高温短时的热加工方式不仅会得到感官效果较好的产品,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焙烤麦芽中α-生育酚的损失。烘烤小麦胚芽的产生的香味成分分析 小麦胚芽本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淀粉,所以经过高温加工时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导致小麦胚芽中风味物质的形成主要有氨基酸和还原糖的美拉德反应;使小麦胚芽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进而生成具有食欲的色泽,并且还会生成了较多含氧和含氮的杂环化合物,如呋喃、吡喃、吠喃酮等,它们是甜味、麦芽香、太妃糖味的风味贡献化合物,而含氮杂环化合物,如吡啶、吡嗪、吡咯等,能够产生焦糖香、炒坚果味、烤香、咖啡香,正是这些复杂的化合物共同构成了热加工小麦胚芽独特和浓郁的风味。SDE和DHS法提取焙烤小麦胚芽中风味物质的GC-MS分析.采用两种方法制备样品对焙烤小麦胚芽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结果。同时蒸馏萃取法和动态顶空吸附法共鉴定出102种化合物,包括15种醛、8种醇、13种酮、6种醚、12种烷烃、6种酯类、4种酚类、8种酸和29种杂环化合物,其中两种方法都鉴定出来的化合物共有35种。DHS/GC-MS共鉴定出67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81.50%,这些成分包括醛类7种(14.49%)、醇类6种(9.17%)、酮类8种(3.7%)、醚类6种(3.15%)、烃类8种(I 5.57%)、酯类3种(1.84%)、酚类3种(2.59%)、酸类8种(14.89%)、含氮杂环化合物18种(16.05%),按照相对峰面积由大到小,主要成分依次为:乙酸(6.42%)、环丁醇(6.06%)、十五烷(4.47%)、棕榈酸(3.71%)、2-辛胺(3.68%)、十四烷(3.67%)、5-甲基呋喃醛(3.66%)、糠醛(3.42%)、5-羟甲基糠醛(3.27%)、安息香酸(3.02%)、2,5-二甲基吡嗪(2.91%);用SDE/GC-MS共鉴定出66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5.48%,这些成分包括醛类13种(20.07%)、醇类4种(3.04%)、酮类8种(5.13%)、醚类3种(32.67%)、烃类7种(4.79%)、酯类3种(2.63%)、酚类3种(3.68%)、酸类6种(10.73%)、含氮杂环化合物20种(12.52%),按照含量与相对峰面积由大到小,主要成分与含量依次为:二异丙基二硫醚5448.37ng/g(29.17%)、糠醛 1281.31ng/g(6.86%)、棕榈酸 1202.86ng/g(6.44%)、4_喹啉甲SH 156.17ng/g(6.19%)、4_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653.73ng/g(3.5%)、二丙基三硫醚564.08ng/g(3.02%)、2-戊酮453.88ng/g(2.43%)、己醛382.91ng/g(2.05%)、2-甲基吡嗪315.66ng/g( 1.69%)、1-糠基吡咯304.45ng/g( 1.63%)。从化合物的种类看,鉴定出的成分涉及到醛、酮、醇、酸、杂环化合物(啦啶、啦嗪、啦咯、剛噪、呋喃)、脂肪族和芳香族烃类、含氧的苯衍生物,其中DHS-GC-MS法鉴定出的化合物中含量最高为含氮杂环化合物,其次为烷烃类,而SDE-GC-MS法鉴定出的含量最高为醚类,其次为醛类。通过分析两种萃取方法得到风味化合物可以发现,SDE-GC-MS鉴定出的醛类要明显多于DHS-GC-MS法,醛的阈值一般很低,具有脂肪香和甜味,来源于小麦胚芽中亚油酸和亚麻酸经脂肪氧化的作用及化学反应生成的,也有一些来自还原糖和氨基酸的美拉德反应。在小麦胚芽中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油酸、亚油酸、棕桐酸和亚麻酸,很多的脂肪酸都是作为麦香的前驱物质被降解后生成其他风味化合物来发挥作用的,最显著的就是在麦芽焙烤过程中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麦胚芽纳豆蛋白超薄片,其特征是由重量百分比为50%~95%的小麦胚芽粉、1%‑10%纳豆粉、4%‑40%的辅料制成,所述的辅料是面粉、米粉、白砂糖、全蛋粉、奶粉、芝麻中的一种或任意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吉华陈存社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金富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