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纪宏林专利>正文

一种可快速取出沼渣和沼液的沼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3521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4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取出沼渣和沼液的沼气池,属于沼气技术领域。包括池体(1)、搅拌装置(2)、从池体(1)顶盖伸入到池体(1)中部的排液管(3)、从池体(1)顶盖伸入到池体(1)底部的排渣管(4)、至少一个同时能与排液管(3)和排渣管(4)配合的提取器(5),所述排液管(3)和排渣管(4)等内径且底部都设有止回阀(6),所述提取器(5)包括能与排液管(3)或排渣管(4)内壁间隙配合的活动出料管(7)、贯穿于活动出料管(7)的提取拉杆(8)、设于提取拉杆(8)下端的能与排液管(3)或排渣管(4)间隙配合的提取片(9),所述活动出料管(7)上部设有溢流管(10)。具有安全、高效、节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沼气
,特别涉及一种可快速取出沼渣和沼液的沼气池
技术介绍
在全球能源日益危机和环境日渐恶化的今天,既能处理垃圾又能产生燃气的沼气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使用沼气池需要按时将沼液和沼渣掏出并填入新料,以保证沼气池的正常产气,目前沼液和沼渣的提取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致使沼气池不能充分发挥其产能。 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几种取料方法: 一是能源泵车抽取法,二是电动污水泵收取法,三是回流式再生法,四是捞鱼网兜捞取法,五是人工直接下池捞取法。申请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时,发现上述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采用人工法,费时费力,人工清完一个沼气池需5-6个工作日,工作量大。2、上述方法换料后长期不能产气,一个沼气池进料到产气需要一个月时间,空窗期长,沼气池的利用率低。3、采用能源泵车抽取法,清池费用高,能源泵车抽取时油耗高,且两至三年又得抽取一次。4、采用人工法极不安全,人在池内作业,很容易发生意外,甚至发生沼气中毒事故。5、如果沼渣和沼液不能及时排出会导致产气效率低,不能产气的沼渣不能随时排出,新鲜原料不能随时入池,严重影响产气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快速取出沼渣和沼液的沼气池。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快速取出沼渣和沼液的沼气池,该沼气池包括池体1、搅拌装置2、从池体I顶盖伸入到池体I中部的排液管3、从池体I顶盖伸入到池体I底部的排渣管4、至少一个同时能与排液管3和排渣管4配合的提取器5,所述搅拌装置2设置在所述池体I中,所述排液管3和排渣管4等内径且底部都设有止回阀6,所述提取器5包括能与排液管3或排渣管4内壁间隙配合的活动出料管7、贯穿于活动出料管7的提取拉杆8、设于提取拉杆8下端的能与排液管3或排渣管4间隙配合的提取片9,所述活动出料管7上部设有溢流管10。其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排液管3和排渣管4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直圆筒,所述提取片9为与所述排液管3或排渣管4间隙配合的圆形钢片,所述圆形钢片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提取拉杆8的下端弯折并与所述圆形钢片的边缘固定。其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活动出料管7底部外周设有密封圈11,所述密封圈11与所述排液管3或排渣管4间隙配合。其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搅拌装置2包括设于池体I顶盖的套管12、转轴13和搅拌器14,所述转轴13沿竖直方向穿过所述套管12至所述池体I的底部,所述搅拌器14设于所述转轴13的下端。其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搅拌器14包括垂直固定于所述转轴13下端的搅拌杆15和所述搅拌杆15上设置的搅拌叶片1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沼气池还包括水平设置在池体I上部的固定杆17和固定在固定杆17两端的连接杆19,所述排液管3和排密管4分别通过固定圈18固定在所述固定杆17上,所述连接杆19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连接杆19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栓20固定在所述池体I的顶盖上,所述池体I与排液管3和排渣管4之间都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沼气池还包括水平设置在池体I下部的支撑杆21,所述排渣管4的下部通过支撑圈22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21上,所述支撑杆21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池体I的两侧壁上,所述支撑杆21上设有轴承23,所述转轴13通过所述轴承23与所述支撑杆21连接。其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沼气池还包括排液管顶开杆24和排渣管顶开杆25,所述排液管顶开杆24的下端和排渣管顶开杆25的下端分别顶靠在所述排液管3和排渣管4底部的止回阀6的下表面上,其上端穿出所述池体I的顶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快速取出沼渣和沼液的沼气池的有益效果为: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快速取出沼渣和沼液的沼气池,该沼气池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装人员不需要下池,在地面上即可实现抽取结构的安装,杜绝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该沼气池可以随时进料,随时出料,出料不影响产气,大大提高了产气效率;不用专用机械,不耗电能,节能环保;并且实现了分类出料,实现了循环进出料。【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快速取出沼渣和沼的沼气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池体、2搅拌装置、3排液管、4排渣管、5提取器、6止回阀、7活动出料筒、8提取拉杆、9提取片、10溢流管、11密封圈、12套管、13转轴、14搅拌器、15搅拌杆、16搅拌叶片、17固定杆、18固定圈、19连接杆、20调节螺栓、21支撑杆、22支撑圈、23轴承、24排液管顶开杆、25排渣管顶开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快速取出沼渣和沼液的沼气池,该沼气池包括密封的池体1、搅拌装置2、从池体I顶盖伸入到池体I中部的排液管3、从池体I顶盖伸入到池体I底部的排渣管4、至少一个同时能与排液管3和排渣管4配合的提取器5等。其中,搅拌装置2设置在池体I中用于搅动池底的沉渣并将沉渣刮至排渣管4,其具体设置在池体I中线附近。其中,排液管3和排渣管4等内径保证提取器5都能插入且底部都设有止回阀6。提取器5包括能与排液管3或排渣管4内壁间隙配合的活动出料管7、贯穿于活动出料管7的提取拉杆8、设于提取拉杆8下端的能与排液管3或排渣管4间隙配合的提取片9等,活动出料管7上部设有溢流管10。其中,排液管3、排渣管4和活动出料管7都为竖直圆管,活动出料管7的下部能插入排液管3和排渣管4中。进一步地,排液管3和排渣管4并排设置,且池体I底部向排液管3和排渣管4倾斜。具体地,提取拉杆8上端设有拉环,其下端与提取片9相连,提取片9可以为带垫片的橡胶片、圆形薄钢片或带止回阀的活塞等用于将沼渣和沼液从池体中抽出,为了提取器5可以同时抽取沼液和沼渣,提取片9为圆形薄钢片。具体地,在需要取出沼液时,将提取器5置于排液管3中,上下来回拉提即可;在需要取出沼渣时,将提取器5置于排渣管4中,上下来回拉提即可。优选地,在排液管3和排渣管4上端设置可拆卸的端盖。其中,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排液管3和排渣管4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直圆筒,提取片9为与排液管3或排渣管4间隙配合的圆形钢片,提取拉杆8沿竖直方向设置,圆形钢片沿水平方向设置,该提取拉杆8的下端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快速取出沼渣和沼液的沼气池, 包括池体(1)和搅拌装置(2),所述搅拌装置(2)设置在所述池体(1)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池体(1)顶盖伸入到池体(1)中部的排液管(3)、从池体(1)顶盖伸入到池体(1)底部的排渣管(4)、至少一个同时能与排液管(3)和排渣管(4)配合的提取器(5),所述排液管(3)和排渣管(4)等内径且底部都设有止回阀(6),所述提取器(5)包括能与排液管(3)或排渣管(4)内壁间隙配合的活动出料管(7)、贯穿于活动出料管(7)的提取拉杆(8)、设于提取拉杆(8)下端的能与排液管(3)或排渣管(4)间隙配合的提取片(9),所述活动出料管(7)上部设有溢流管(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宏林
申请(专利权)人:纪宏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