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浮藻漂移观测及清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华藻类治理设备领域,尤其为一种上浮藻漂移观测及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大多数营养盐浓度过高的水体中,春末夏初水华蓝藻快速繁殖,并在水面形成厚厚一层蓝绿色、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暴发,被称为“绿潮”(如发生在海洋则为赤潮)。水华藻类生长周期短,其死亡会释放大量营养盐,引起水质恶化;有机残体分解,会迅速耗尽水体中的氧气,从而导致鱼、虾类的大量死亡。此外,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除了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MC还是肝癌的重要诱因。研究表明,当风速小于3.6米/秒时,水华藻类会上浮至水面,其运动方式由大风速下的对流扩散转变为小风速下的水平迁移运动,且漂移速率随着风速增大而增加;当有效波高大于0.02米且小于0.1米时,藻类水平漂移速率随着有效波高的增加而降低。根据风速、波高和湖流流速优化组合预测藻类水平漂移速率,其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可表达为:V漂移速率=b0+b1V风速+b2H波高+b3V湖流;其中b0、b1、b2、b3为多元线性回归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专利技术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浮藻漂移观测及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开阔水体的上浮藻漂移观测平台、上浮藻清除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上浮藻漂移观测平台上设置有小型气象仪、流速仪、波浪仪;所述上浮藻清除单元包括第一水泵、回水池、滤网机构、若干组进水件、回水件形成的循环单元,所述各进水件浮动设置于近岸水体的各个浮藻常见集聚点,进水件的中部设置有进水孔,所述回水件呈环形且悬浮于所述进水件周围水中,所述进水件通过进水管路与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回水池相对,所述滤网机构设置有滤网并且所述滤网位于所述出水口与回水池之间;所述回水池通过回水管路与所述回水件连通,所述回水件上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浮藻漂移观测及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开阔水体的上浮藻漂移观测平台、上浮藻清除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上浮藻漂移观测平台上设置有小型气象仪、流速仪、波浪仪;所述上浮藻清除单元包括第一水泵、回水池、滤网机构、若干组进水件、回水件形成的循环单元,所述各进水件浮动设置于近岸水体的各个浮藻常见集聚点,进水件的中部设置有进水孔,所述回水件呈环形且悬浮于所述进水件周围水中,所述进水件通过进水管路与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回水池相对,所述滤网机构设置有滤网并且所述滤网位于所述出水口与回水池之间;所述回水池通过回水管路与所述回水件连通,所述回水件上设置有若干个回水孔;所述小型气象仪、流速仪、波浪仪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并且该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水泵信号连接;所述进水件包括圆形的隔水板、浮动单元以及异物挡网,所述隔水板的中部设置有通孔形成所述进水孔;所述浮动单元设置于所述隔水板的底侧,使得所述隔水板的上侧面低于水体表面;所述异物挡网设置于所述隔水板的周侧;所述滤网机构包括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水泵出水口一侧的转轴和若干片滤网,所述滤网均匀连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才,陈方,甘升伟,胡维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