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RIG‑B直流码编解码装置及其编解码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3003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同步授时的B码授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IRIG‑B直流码编解码装置及其编解码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时间接收模块、IRIG‑B码输出模块、IRIG‑B码接收模块、时间输出模块、编解码模块、以及恒温晶振,所述编解码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接收分别来自时间接收模块、恒温晶振、IRIG‑B码接收模块的TOD时间和秒脉冲、同步频率、IRIG‑B直流码,编解码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输出IRIG‑B直流码、TOD时间和秒脉冲分别至IRIG‑B码输出模块、时间输出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IRIG‑B直流码的编码、调制分别在ARM微处理器系统MSS、FPGA调制单元中并行进行,解调、解码分别在FPGA解调单元、ARM微处理器系统MSS中并行进行,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具备设计简单、授时精度高、系统稳定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同步授时的B码授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IRIG-B直流码编解码装置及其编解码方法。
技术介绍
IRIG-B码是一种串行的时间格式码,最早由美国靶场间仪器组(IRIG)提出,并被广泛用于时间同步传输系统中。IRIG-B码具有世界通用、接口标准化、适用于远距离传输等特点,在我国,工业控制、通信、气象、航天、电力系统测量与保护等领域的测试设备均采用IRIG-B国际时间标准作为时统设备的时间同步标准,并制定了相应的国军标。DC码为IRIG-B直流码,DC码的帧周期为I秒,由100个码元组成,每个码元1ms,码元宽度分为8ms、5ms和2ms三种,分别代表码元“P”、T、“O”。为了便于传输和提取B码中的信息,每1个码元中有一个位置识别标识,分别称为P1、P2、…、P9、PO,帧参考标志是由位置识别标志PO和相邻的基准码元Pr组成的,Pr的前沿即是每帧的准秒时刻,也就是从该准秒时刻起,按秒、分、时、天等时间信息进行编码,最终形成DC码。目前国内的IRIG-B直流码编解码大都以FPGA为核心控制器,资源消耗量大、同步精度低、工作效率和稳定性差。因此,亟需一种更高效的编解码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2/CN105553600.html" title="一种IRIG‑B直流码编解码装置及其编解码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IRIG‑B直流码编解码装置及其编解码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IRIG‑B直流码编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时间接收模块(10)、IRIG‑B码输出模块(20)、IRIG‑B码接收模块(30)、时间输出模块(40)、编解码模块(50)、以及恒温晶振(60),所述编解码模块(50)的信号输入端接收分别来自时间接收模块(10)、恒温晶振(60)、IRIG‑B码接收模块(30)的TOD时间和秒脉冲、同步频率、IRIG‑B直流码,编解码模块(50)的信号输出端输出IRIG‑B直流码、TOD时间和秒脉冲分别至IRIG‑B码输出模块(20)、时间输出模块(40)的信号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陈仿杰孟宪伟王宇王世臣范晓东范兴民廖芹赵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