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26507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井下泥沙清理装置,涉及水井维护技术领域,为解决井下泥沙淤积导致水井报废的技术问题。所述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设置有内筒,所述外筒的底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外筒相连,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进沙口,所述进沙口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内筒的直径,且与所述内筒的底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内筒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出沙口,所述内筒内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侧面设置有螺旋式叶片,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驱动器相连,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用于清理井下泥沙,效率高、效果好、坚固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井维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井下泥沙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水井井内泥沙淤积是造成水井报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井内泥沙淤积造成的水井报废数量约占水井报废总数的80 %左右,而由于水井直径较小,且水井较深,因此井内泥沙清掏一直是水井维修业内人士较为头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泥沙清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井下泥沙淤积导致水井报废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设置有内筒,所述外筒的底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外筒相连,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进沙口,所述进沙口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内筒的直径,且与所述内筒的底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内筒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出沙口,所述内筒内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侧面设置有螺旋式叶片,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驱动器相连,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优选地,所述内筒的筒壁外侧与所述出沙口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导沙管,所述导沙管倾斜向下设置,且所述导沙管的底端连接有自封软管。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两个锥形的稳定座,所述稳定座的尖端朝下,所述稳定座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筒的底部相连。优选地,还包括两个提拉环,各所述提拉环的两端均与所述外筒的顶端相连,且两个所述提拉环交叉设置。优选地,所述提拉环通过绳索与提升装置相连,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提拉环的中心区域设置有用于供绳索穿过的连接环。优选地,所述挡板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卡板,各所述卡板均与所述挡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卡板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卡板厚度的销孔,所述外筒的筒壁上对应多个所述卡板开设有多个卡口,所述卡板伸出所述卡口,所述挡板通过穿过所述销孔的插销与所述外筒连接。 优选地,所述卡口包括设置于所述筒壁底端的纵向口和设置于所述纵向口顶端的横向安装口,所述纵向口和所述横向安装口连通。优选地,所述稳定座设置于所述挡板的底面上,所述稳定座通过所述挡板与所述外筒的底部连接。优选地,所述旋转轴的上部套装有轴承,所述轴承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外筒相连。优选地,所述轴承包括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轴承座包括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所述上轴承和所述下轴承均套装于所述旋转轴的上部且间隔设置,所述上轴承安装于所述上轴承座中,所述下轴承安装于所述下轴承座中。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具有以下优势:当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时,首先,将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竖直下放到井底,然后,打开驱动器,驱动器驱动旋转轴旋转,旋转轴带动螺旋式叶片旋转,使得内筒中产生负压,因此外部泥沙从挡板的进沙口和内筒的进料口进入到内筒中,并随沿着旋转轴及螺旋式叶片向上运动,在泥沙内筒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泥沙会经由内筒侧壁上的多个出沙口进入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空间,进入外筒和内筒之间的泥沙停止旋转运动并落到挡板上,挡板可防止泥沙再次落回井中。当内筒和外筒中间的空间装满泥沙后,最后,将井下泥沙清理装置提升至地面,从而可以将井下的泥沙带出。多次重复上述清理过程,即可将井下的泥沙清理干净,减少因泥沙淤积导致的水井报废的数量。此外,由于上述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的内筒上设置有导沙管,导沙管的一端连接有自封软管,因此,当开启驱动器之后,泥沙从内筒中,经由导沙管和自封软管进入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区域,当进入内筒和外筒中的泥沙越来越多,逐渐地,位于内筒和外筒之间的泥沙将盖住自封软管,从而将自封软管的开口压住,从而封闭该自封软管。如此设计,在将井下泥沙清理装置从水井中提升出去的过程中,位于内筒和外筒之间的泥沙不会再次回到内筒中,也就不会再从内筒的进料口落出。从而增加了一次清理出的泥沙量,进而提高了清理泥沙的效率。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的重量轻、泥沙清理效率高、可重复多次使用且使用寿命较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中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外筒;2-内筒;3-旋转轴;4-挡板;5-进沙口;6-进料口;7-螺旋式叶片;8-导沙管;9-自封软管; 10-稳定座;11-提拉环;12-连接环;13_ 卡板;14_销孔;15-插销;16-轴承架;17-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中挡板4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中旋转轴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包括:外筒I,外筒I内设置有内筒2,外筒I的底端设置有挡板4,挡板4与外筒I相连,挡板4上设置有进沙口 5,进沙口 5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内筒2的直径,且与内筒2的底部的进料口 6相连通,内筒2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出沙口,内筒2内设置有旋转轴3,旋转轴3的侧面设置有螺旋式叶片7,旋转轴3的一端与驱动器相连,驱动器驱动旋转轴3转动。当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时,首先,将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竖直下放到井底,然后,打开驱动器,驱动器驱动旋转轴3旋转,旋转轴3带动螺旋式叶片7旋转,使得内筒2中产生负压,因此外部泥沙从挡板4的进沙口 5和内筒2的进料口6进入到内筒2中,并随沿着旋转轴3及螺旋式叶片7向上运动,在泥沙内筒2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泥沙会经由内筒2侧壁上的多个出沙口进入外筒I和内筒2之间的空间,进入外筒I和内筒2之间的泥沙停止旋转运动并落到挡板4上,挡板4可防止泥沙再次落回井中。当内筒2和外筒I中间的空间装满泥沙后,最后,将井下泥沙清理装置提升至地面,从而可以将井下的泥沙带出。多次重复上述清理过程,即可将井下的泥沙清理干净,减少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井下泥沙清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设置有内筒,所述外筒的底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外筒相连,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进沙口,所述进沙口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内筒的直径,且与所述内筒的底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内筒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出沙口,所述内筒内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侧面设置有螺旋式叶片,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驱动器相连,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宝玉邢伟冬邢玉莹
申请(专利权)人:绥棱县淼源井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