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车位锁包括基座,所述的基座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的基座的两侧分别设有可沿基座前后摆动的支撑杆,两根支撑杆的顶部相连,所述的支撑杆的下部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的基座的前侧或者后侧设有一绳体,所述的绳体的一端连接至两根支撑杆的交汇处,所述的基座内设有无线连接装置和控制盒,所述的驱动电机、无线连接装置分别与控制盒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识别车辆、自动解锁和锁定、对于非授权车辆占据车位后报警、避免非授权车辆占据车位时收损伤的智能车位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位锁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车位锁。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作为提高生活质量的标志之一,主要城市的小汽车拥有量持续增长在所难免,但停车位的配套并没有赶上汽车增长的速度,停车难就成为繁华都市的普遍现象。部分车主幸运地拥有自己的专属停车位,也因为停车场的缺乏管理,专用停车位经常被占用,导致纠纷不断。为应对这种局面,市面上的车位锁应运而生。车位锁分手动和自动两种形式,手动形式要求车主每次进车和出车都必须下车打开或锁上车位锁,操作极不方便;自动形式要求车主每次进车和出车都必须按下遥控器打开或者锁上车位锁,也有利用手机蓝牙与车位锁相连接,同样要求车主每次进车和出车都必须按下手机的控制按钮打开或者锁上车位锁;实际应用中车主会一踩油门出车就离开,经常忘记按下遥控器或手机按钮锁上车位锁,车位锁往往形同虚设。上述两种形式的车位锁还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是它钢铁材质的高重量,导致电动装置没法负载具备可视高度的车位锁警示装置,导致警示装置可见性不足,很多粗心的司机根本察觉不到它的存在,一不小心撞上车位锁时有发生;其次是由于采用钢铁材质,在大意的司机无意撞上后都会造成两者严重受损,导致的经济纠纷给双方车主带来极大的不愉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识别车辆、自动解锁和锁定、对于非授权车辆占据车位后报警、避免非授权车辆占据车位时受损伤的智能车位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车位锁,包括基座,所述的基座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的基座的两侧分别设有可沿基座前后摆动的支撑杆,两根支撑杆的顶部相连,所述的支撑杆的下部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的基座的前侧或者后侧设有一绳体,所述的绳体的一端连接至两根支撑杆的交汇处,所述的基座内设有无线连接装置和控制盒,所述的驱动电机、无线连接装置分别与控制盒相连。在上述的智能车位锁中,所述的绳体为弹性绳。在上述的智能车位锁中,所述的基座内还设有报警器,所述的报警器与控制盒相连。在上述的智能车位锁中,所述的弹性绳与支撑杆之间以及支撑杆与支撑杆之间设有警示布。在上述的智能车位锁中,所述的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杆的下部之间通过一转轴相连。在上述的智能车位锁中,所述的两根支撑杆形成一个倒V字形结构。在上述的智能车位锁中,所述的基座在俯视方向的投影为三角形或者圆形。在上述的智能车位锁中,所述的无线连接装置为蓝牙装置或者wifi装置。有益效果,(1)、本方案采用电机驱动的结构轻巧的支撑杆结合无线连接装置,可以在车主车辆进入车位时自动解锁、在车主车辆离开车位时自动上锁,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2)、本方案还采用支撑杆和弹性绳体结合,其目的在于提高本车位锁的立体可视性。(3)、本方案在支撑杆和绳体所形成的三棱锥的结构上加装警示布,可以进一步提高本车位锁的可视性,警示效果增强。(4)、本方案采用与控制盒相连的报警器,可以在非授权车辆进入车位后持续报警直至该车辆离开本车位。(5)、本方案采用倒V字形结构的两根支撑杆,并通过转轴与驱动电机相连,在非授权车辆进入后,控制根据转轴上所受到的力可以控制驱动电机将支撑杆放下,防止本智能车位锁对非授权车辆造成损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方框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图。各标号如下:1、基座,2、驱动电机,3、支撑杆,4、转轴,5、绳体,6、无线连接装置,7、报警器,8、控制盒,9、警示布。【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5所示,一种智能车位锁,包括基座I,所述的基座I在俯视方向的投影为三角形,所述的基座I内设有驱动电机2,所述的基座I的两侧分别设有可沿基座I前后摆动的支撑杆3,两根支撑杆3的顶部相连并形成一倒V字形结构,所述的支撑杆3的下部与驱动电机2驱动连接,具体来说,支撑杆3的下部与驱动电机2通过一根转轴4连接,转轴4通过驱动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驱动旋转,实现支撑杆3沿基座I前后摆动的功能,所述的基座I的前侧或者后侧设有一绳体5,绳体5为弹性绳,所述的绳体5的一端连接至两根支撑杆3的交汇处,所述的基座I内设有无线连接装置6、报警器7和控制盒8,所述的驱动电机2、报警器7、无线连接装置6分别与控制盒8相连。具体来说,所述的无线连接装置可选择为蓝牙装置或者wif i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过多限制。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智能车位锁的警示醒目程度,所述的绳体5与支撑杆3的外围套设有警示布9。在实际应用中,无线连接装置6需要预先与车主手机或者车主车辆上的蓝牙模块匹配,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无线连接装置6预先与车主手机匹配,当车主车辆需要进入到车位时,无线连接装置6与车主手机自动连接,控制盒8获得该连接信号后,使驱动电机2放下支撑杆3,并且当车主离开车位,手机与无线连接装置6的连接断开,此时控制盒8会控制驱动电机2将支撑杆3升起,在这种情况下,支撑杆3因上方有车辆停放是无法顺利的升起来的,控制器在得到该信号后,就会控制驱动电机2将支撑杆3降下来,然后驱动电机2处于休眠状态,无线连接装置6处于搜索状态。当车主进入车位需要开车时,无线连接装置6再次和手机自动连接上,当车辆离开车位后,手机与无线连接装置6的连接断开,控制盒8使支撑杆3升起来,驱动电机2处于休眠状态,无线连接装置6处于搜索状态。当非授权车辆开进车位时,车头或车尾首先会与支撑杆3碰撞,控制器得到该信号后,会控制驱动电机2将支撑杆3降下来,并启动报警器7报警,如警示声音或其他形式的警示信号输出。在此过程中,控制器会间歇性的控制驱动电机2将支撑杆3升起来,如果遇到阻碍就说明非授权车辆还在车位上,报警器7持续报警,如果没有遇到阻碍,说明非授权车辆已经离开车位,报警器7关闭,在这种情况下,无线连接装置6继续处于搜索状态,驱动电机2处于休眠状态。本实施例的智能车位锁可自动识别车辆、自动解锁和锁定、对于非授权车辆占据车位后报警、避免非授权车辆占据车位时受损伤。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技术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主权项】1.一种智能车位锁,包括基座(I),所述的基座(I)内设有驱动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I)的两侧分别设有可沿基座(I)前后摆动的支撑杆(3),两根支撑杆(3)的顶部相连,所述的支撑杆(3)的下部与驱动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的基座(I)的前侧或者后侧设有一绳体(5),所述的绳体(5)的一端连接至两根支撑杆(3)的交汇处;所述的基座(I)内设有无线连接装置(6)和控制盒(8),所述的驱动电机(2)、无线连接装置(6)分别与控制盒(8)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车位锁,包括基座(1),所述的基座(1)内设有驱动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的两侧分别设有可沿基座(1)前后摆动的支撑杆(3),两根支撑杆(3)的顶部相连,所述的支撑杆(3)的下部与驱动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的基座(1)的前侧或者后侧设有一绳体(5),所述的绳体(5)的一端连接至两根支撑杆(3)的交汇处;所述的基座(1)内设有无线连接装置(6)和控制盒(8),所述的驱动电机(2)、无线连接装置(6)分别与控制盒(8)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梓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悠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