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护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1387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护理架,属于医疗护理器械领域;所述的医用护理架包括支撑板、支撑架、移动装置、消毒箱固定装置、导尿管固定装置、伸缩护理板装置、饮水装置;所述支撑板上方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板下方设有移动装置,所述支撑架从下到上依次设有消毒箱固定装置、导尿管固定装置、伸缩护理板装置、饮水装置;所述导轨板滑动设置在支撑架上,滑套上设有卡扣板,卡扣板表面设有卡扣;所述液体杯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液体杯上方设有充气管,液体杯下方设有饮水管,所述左扩撑杆和右扩撑杆通过弹簧扩撑圈连接;解决医用护理架导尿管易脱落、护理板面积过小、重症病人在饮水或服用液体药液时不方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护理架,属于医疗护理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护理架是医院护理中常用的一种器械,现有的护理架不能进行移动及稳定放置,医护人员在使用护理架的时候不能有效提高效率,不适合现代化医院护理的需要;一些行动不便的病人在诊疗中或者诊疗结束后,通常会在病床上进行休息,进行后期的跟进治疗,现有的护理是医护人员携带护理架对病人进行日常治疗,但现有的护理架无法在移动至病房后对用具继续进行消毒,护理工作繁杂。医疗上使用导尿管导尿时必须用胶布环绕尿管并胶粘在阴茎或阴唇上,由于尿液、尿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等极易渗湿绕在尿管上的胶布,使胶布失去胶合力而脱落,医生不得不多次为病人重新插放导致感染。而且这种方法也会将前尿道往外牵,形成大量疤痕,增加了术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甚至有些因张力过大无法愈合使手术失败;另外,重症病人一般病情较重而卧床不起,需要经常插管治疗,因此病人口部容易出现干裂情况,在饮水或服用液体药液时非常麻烦。护理架上一般设有护理板,护理板不能存放众多的药品和用具,一些具有折叠或伸缩结构的护理板被设计出,该种护理板可临时放置众多的护理过程中使用的药品、物品和护理用具,但这些具有折叠或伸缩结构的护理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结构原因,导致伸缩护理板强度不够,护理板展开后经常出现弯折下垂或折断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加强护理板的伸缩结构。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医用护理架进行改进,解决医用护理架不方便进行移动和固定放置、无法进行护理用具消毒处理、导尿管易脱落、护理板面积过小、重症病人在饮水或服用液体药液时不方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护理架,便于根据需要进行移动和固定;能够进行护理用具的消毒处理,实现护理用具的持续性使用;能够稳定地固定导尿管,尿液不会溢出,防止交叉污染;护理板能够伸缩,占用面积小;重症病人在饮水或服用液体药液时能够减轻痛苦,减小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所述的医用护理架包括支撑板、支撑架、挂钩、移动装置、消毒箱固定装置、导尿管固定装置、伸缩护理板装置、饮水装置;所述支撑板上方设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设有挂钩,所述支撑板下方设有移动装置,所述支撑架从下到上依次设有消毒箱固定装置、导尿管固定装置、伸缩护理板装置、饮水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万向轮、支撑脚、底座、螺栓;所述底座设置在支撑板下方,底座下侧外端设有万向轮,底座下侧内端设有支撑脚,支撑脚上侧连接螺杆,螺杆穿过底座且上侧外壁上套设有螺栓;所述消毒箱固定装置包括消毒箱、紫外灯、卡口、套件、套板、蓄电池;所述卡口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卡口包括大端部分和小端部分,大端部分与所述套件连接,小端部分设于大端部分的左侧;所述消毒箱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套板,套板穿过套件固定在支撑架上,消毒箱内设有紫外灯,紫外灯与设置在支撑板上的蓄电池电连接;所述导尿管固定装置包括导轨板、导轨、滑套、卡扣板、卡扣、尿袋托盘;所述导轨板滑动设置在支撑架上,导轨板的表面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滑套,滑套上设有卡扣板,卡扣板表面设置有卡扣;导轨板下方滑动设有尿袋托盘;所述伸缩护理板装置包括护理板、限位台、凸台、加强板、伸缩板;所述的护理板为中空结构,护理板内活动安装有中空结构的伸缩板,伸缩板内活动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的一端延伸至护理板内,护理板和伸缩板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凸台,加强板的两端端头分别设置有限位台,护理板和伸缩板的凸台分别与限位台接触连接;所述饮水装置包括液体杯、充气管、充气囊、饮水管、流量控制阀、左扩撑杆、右扩撑杆、指槽、弹簧扩撑圈、喷水孔、滋润孔;液体杯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液体杯上方设有充气管,液体杯下方设有饮水管,饮水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所述左扩撑杆和右扩撑杆通过弹簧扩撑圈连接,左扩撑杆和右扩撑杆之间后端设有连接充气管的充气囊,左扩撑杆和右扩撑杆之间后端连接饮水管,左扩撑杆和右扩撑杆前端内侧面分别设有连通饮水管的喷水孔,左扩撑杆和右扩撑杆前端外表面设有连通喷水孔的滋润孔;进一步,所述的卡扣板表面设置有1-3个卡扣。进一步,所述左扩撑杆和右扩撑杆上分别设有指槽。进一步,所述液体杯表面设有刻度线,液体杯上设有加水嘴,加水嘴上设有密封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螺杆和螺栓能够调节支撑脚的升降,当支撑脚下落至地面时,一方面可对护理架进行支撑,保证了护理架的稳定,另一方面可避免万向轮长期受到重压造成万向轮的损坏,延长了万向轮的使用寿命,当需要移动护理架时,调节螺杆和螺栓升起支撑脚即可,操作简单,移动方便。2、将消毒箱固定装置固定在护理架的架体上,在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诊疗时,将消毒箱固定在固定件上,并对消毒箱内部的器具和药品进行持续消毒,提高对患者诊疗的安全性,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在诊疗完成后,医护人员可以不拆下消毒箱,使得消毒箱内部的器具被持续消毒,方便次日对患者继续进行诊疗,本装置大大的减少了对场地的使用限制,给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方便。3、将导尿管通过开口固定在卡扣内,由于防滑橡胶条的作用,防止了导尿管的轴向移动,然后通过弹性带将导尿管紧固在病人的腿上,这样可有效的防止导尿管脱落。4.通过护理板和伸缩板中活动设置的加强板,在使用过程中,护理板折叠或伸缩结构的连接点由于结构原因,强度有保证,护理板展开后不会出现弯折下垂或折断的问题,同时,护理板具有加强伸缩结构,适合医院的各病区配备、以备不时之需使用。5.在重症病人饮水或服用液体药液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不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伸缩护理板装置的放大图。图中,1-支撑板、2-支撑架、3-挂钩、4-万向轮、5-支撑脚、6-底座、7-螺栓、8_消毒箱、9-紫外灯、10-卡口、11-套件、12-套板、13-大端部分、14-小端部分、15-导轨板、16-导轨、17-滑套、18-卡扣板、19-卡扣、20-尿袋托盘、21-护理板、22-限位台、23-凸台、24-加强板、25-伸缩板、26-液体杯、27-恒温器、28-充气管、29-充气囊、30-饮水管、31-流量控制阀、32-左扩撑杆、33-右扩撑杆、34-指槽、35-弹簧扩撑圈、36-喷水孔、37-滋润孔、38-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如图1-2所示,所述的医用护理架包括支撑板1、支撑架2、挂钩3、移动装置、消毒箱固定装置、导尿管固定装置、伸缩护理板装置、饮水装置;所述支撑板I上方设有支撑架2,支撑架2顶部设有挂钩3,挂钩3能挂住输液瓶;所述支撑板I下方设有移动装置,所述支撑架2从下到上依次设有消毒箱固定装置、导尿管固定装置、伸缩护理板装置、饮水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万向轮4、支撑脚5、底座6、螺栓7;所述底座6设置在支撑板I下方,底座6下侧外端设有万向轮4,底座6下侧内端设有支撑脚5,支撑脚5上侧连接螺杆,螺杆穿过底座6且上侧外壁上套设有螺栓7;当支撑脚5下落至地面时,一方面可对护理架进行支撑,保证了护理架的稳定,另一方面可避免万向轮4长期受到重压造成万向轮4的损坏,延长了万向轮4的使用寿命,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医用护理架包括支撑板、支撑架、挂钩、移动装置、消毒箱固定装置、导尿管固定装置、伸缩护理板装置、饮水装置;所述支撑板上方设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设有挂钩,所述支撑板下方设有移动装置,所述支撑架从下到上依次设有消毒箱固定装置、导尿管固定装置、伸缩护理板装置、饮水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万向轮、支撑脚、底座、螺栓;所述底座设置在支撑板下方,底座下侧外端设有万向轮,底座下侧内端设有支撑脚,支撑脚上侧连接螺杆,螺杆穿过底座且上侧外壁上套设有螺栓;所述消毒箱固定装置包括消毒箱、紫外灯、卡口、套件、套板、蓄电池;所述卡口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卡口包括大端部分和小端部分,大端部分与所述套件连接,小端部分设于大端部分的左侧;所述消毒箱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套板,套板穿过套件固定在支撑架上,消毒箱内设有紫外灯,紫外灯与设置在支撑板上的蓄电池电连接;所述导尿管固定装置包括导轨板、导轨、滑套、卡扣板、卡扣、尿袋托盘;所述导轨板滑动设置在支撑架上,导轨板的表面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滑套,滑套上设有卡扣板,卡扣板表面设置有卡扣;导轨板下方滑动设有尿袋托盘;所述伸缩护理板装置包括护理板、限位台、凸台、加强板、伸缩板;所述的护理板为中空结构,护理板内活动安装有中空结构的伸缩板,伸缩板内活动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的一端延伸至护理板内,护理板和伸缩板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凸台,加强板的两端端头分别设置有限位台,护理板和伸缩板的凸台分别与限位台接触连接;所述饮水装置包括液体杯、充气管、充气囊、饮水管、流量控制阀、左扩撑杆、右扩撑杆、指槽、弹簧扩撑圈、喷水孔、滋润孔;液体杯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液体杯上方设有充气管,液体杯下方设有饮水管,饮水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所述左扩撑杆和右扩撑杆通过弹簧扩撑圈连接,左扩撑杆和右扩撑杆之间后端设有连接充气管的充气囊,左扩撑杆和右扩撑杆之间后端连接饮水管,左扩撑杆和右扩撑杆前端内侧面分别设有连通饮水管的喷水孔,左扩撑杆和右扩撑杆前端外表面设有连通喷水孔的滋润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梅程琳朱冉张园园李国正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