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散热的安全头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131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风散热的安全头盔,包括盔体和挡风罩,在盔体的前鼻处和后侧均开有通风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盔体在头顶向下的位置处设有环形孔,该环形孔将盔体分成上盔体部分和下盔体部分,上盔体部分前部的沿盔体弧面延伸至下盔体部分与挡风罩上表面等高的位置,并与下盔体部分固定连接;环形孔内设有环形填充部分,且环形填充部分的形状规格与环形孔相匹配,通过环形填充部分将上盔体部分和下盔体部分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环形填充部分上开有设计数量的通风散热孔,所述通风散热孔采用双层结构,呈锥台状,锥台的上、下截面均为倒角长方形,上截面的面积小于下截面的面积,上截面位于内侧,下截面位于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头盔,具体涉及一种通风散热的安全头盔
技术介绍
目前出自法规要求或者是自身安全的考虑,摩托车用户基本都会选择佩戴头盔。头盔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长时间的佩戴后由于头盔不能与外界空气形成良好的对流,会造成佩戴者闷热、出汗的一系列状况,进而可能引发骑行安全问题。为了使头盔佩戴者具有舒适的佩戴感,已有业内相关人员在头盔的安全位置开设通风孔,以期增加与外界空气的流通,从而使头盔具备通风散热的效果。通过对《摩托车驾驶员佩戴通风孔全盔的热舒适性评定》和《武警防暴头盔舒适性的实证研究》等相关资料的研究总结发现,出于安全性的要求,目前头盔通风散热孔多分布在人脸腮部靠后位置,以及头顶靠后位置,这种开孔,一方面开孔面积很小,另外孔径也很小,通风散热效果不够理想。但是如果将孔开大,就会降低头盔的安全性,而且雨水会从通风孔进入头盔。目前存在对头盔顶部加装风扇等设计改进,虽然达到了通风散热效果。但是降低了头盔的安全性,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和加工工艺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风散热的安全头盔。该头盔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又能很好的进行通风散热,符合驾驶员佩戴头盔时,头盔内部热量分布与流动方式,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风散热的安全头盔,包括盔体和挡风罩,在盔体的前鼻处和后侧均开有通风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盔体在头顶向下的位置处设有环形孔,该环形孔将盔体分成上盔体部分和下盔体部分,上盔体部分前部的沿盔体弧面延伸至下盔体部分与挡风罩上表面等高的位置,并与下盔体部分固定连接;环形孔内设有环形填充部分,且环形填充部分的形状规格与环形孔相匹配,通过环形填充部分将上盔体部分和下盔体部分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环形填充部分上开有设计数量的通风散热孔,所述通风散热孔采用双层结构,呈锥台状,锥台的上、下截面均为倒角长方形,上截面的面积小于下截面的面积,上截面位于内侧,下截面位于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技术将头盔的主要通风散热结构设计在头顶部,且位于头顶偏下的位置,与传统头盔散热结构相比,盔体内各部位的温度变化更明显,可有效实现头盔通风散热的目的。2)本技术在环形填充部分的通风散热孔采用锥形双层结构,既可以达到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又能有效防止雨雪从通风孔进入盔体,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盔体结构的安全性,不易被破坏。3)本技术上部盔体部分和下部盔体部分与橡胶材质的环形填充部分直接连在一起,且上部盔体部分前部沿盔体弧面延伸,直接到下盔体部分与挡风罩上表面等高的位置,并与下盔体部分固定连接,从而增加了环形填充部分及上部盔体部分结构的稳定性和盔体整体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通风散热的安全头盔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通风散热的安全头盔一种实施例的环状填充部分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通风散热的安全头盔一种实施例的通风散热孔2.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通风散热的安全头盔通风散热过程中热流流动分析图。图中,1-盔体,2-环状填充部分,3-挡风罩,1.1-上盔体部分,1.2-下盔体部分,1.3-前鼻处通风孔,1.4-后侧通风孔,2.1-通风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以此作为对本申请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定。本技术通风散热的安全头盔(简称头盔,参见图1-3)包括盔体I和挡风罩3,在盔体的前鼻处和后侧均开有通风孔,即前鼻处通风孔1.3和后侧通风孔1.4,盔体I在头顶向下的位置处设有环形孔,该环形孔将盔体I分成上盔体部分I.I和下盔体部分1.2,上盔体部分1.1前部的沿盔体弧面延伸至下盔体部分1.2与挡风罩3上表面等高的位置,并与下盔体部分1.2固定连接;环形孔内设有环形填充部分2,且环形填充部分2的形状规格与环形孔相匹配,通过环形填充部分2将上盔体部分1.1和下盔体部分1.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环形填充部分2(参见图2)上开有设计数量的通风散热孔2.1,所述通风散热孔2.1(参见图3)采用双层结构,呈锥台状,锥台的上、下截面均为倒角长方形,上截面的面积小于下截面的面积,上截面位于内侧,下截面位于外侧,从而实现优良的通风散热效果,而且头盔整体安全系数较高。由于通风散热孔2.1的设计采用双层结构,内侧孔口内收并向下倾斜,从而保证通风的同时可以避免雨雪进入。本技术的进一步特征在于相邻两个通风散热孔2.1之间的径向距离相等,方便环形填充部分的加工生产,成本较低。本技术的进一步特征在于环形填充部分2以位于耳朵上部的通风散热孔为中心,通风散热孔的开孔大小沿盔体弧面向盔体前部和后部方向逐渐减小。本技术通风散热的安全头盔具有通风散热效果的原理是(参见图4):驾驶员佩戴头盔骑行时,外界冷空气由前鼻处通风孔1.3、头顶环形填充部分的通风散热孔2.1进入盔体,空气在盔体内升温,经头顶环形填充部分的通风散热孔散出,且由于头顶为热量主要聚集处,头顶环形填充部分的通风散热孔可释放盔体内产生的绝大多数热量,其余部分热量经后侧通风孔1.4散出。佩戴头盔后,头部热量聚集最快的是头顶部,由于人的头顶处极为敏感,直接在头顶部开大的通风孔会造成人体的不适,本技术通风口设置位置共有三处:头顶通风散热孔、前鼻处通风孔和后侧通风孔。其中,为确保头盔安全性能及舒适度不受影响,头顶通风散热孔的位置避开正上方,在盔体顶部偏下位置采用环形排列通风孔,带走热量的同时避免对头部的直接吹风。前鼻处通风孔和后侧通风孔采用常规通风处置。本技术中所述的后侧通风孔是指位于盔体人脸腮部靠后的位置处,且左右对称,有两个后侧通风孔。本技术的盔体在头顶向下的位置设计环形排列的通风散热孔,各部位开孔大小可以根据头盔弧面的具体结构决定,因所在盔体弧面位置不同,呈现变化趋势(参见图2),从位于耳朵上部的通风散热孔为中心向两边,随着盔面弧度变化,且开孔依次减小,实现了优良的通风散热效果,而且头盔整体安全系数较高,同时可以防止雨水的进入。本技术中环形填充部分2采用橡胶材质制成,且与上盔体部分1.1和下盔体部分1.2采用粘结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可以有效减轻震动,减少抗冲击作用。同时上盔体部分的前部沿盔体弧面延伸,直接到下盔体部分1.2与挡风罩3上表面等高的位置处,并与下蓝体部分固定连接,进一步增加了环形填充部分2及上部蓝体部分1.1结构的稳定性及蓝体I整体的安全性。实施例1本实施例通风散热的安全头盔包括盔体I和挡风罩3,在盔体的前鼻处和后侧均开有通风孔,即前鼻处通风孔1.3和后侧通风孔1.4,后侧通风孔是指位于盔体人脸腮部靠后的位置处,且左右对称,有两个后侧通风孔,盔体I在头顶向下的位置处设有环形孔,该环形孔将盔体I分成上盔体部分1.1和下盔体部分1.2,上盔体部分1.1前部的沿盔体弧面延伸至下盔体部分1.2与挡风罩3上表面等高的位置,并与下盔体部分1.2固定连接;环形孔内设有环形填充部分2,且环形填充部分2的形状规格与环形孔相匹配,通过环形填充部分2将上盔体部分1.1和下盔体部分1.2固定连接在一起,提高了头盔整体的安全系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散热的安全头盔,包括盔体和挡风罩,在盔体的前鼻处和后侧均开有通风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盔体在头顶向下的位置处设有环形孔,该环形孔将盔体分成上盔体部分和下盔体部分,上盔体部分前部的沿盔体弧面延伸至下盔体部分与挡风罩上表面等高的位置,并与下盔体部分固定连接;环形孔内设有环形填充部分,且环形填充部分的形状规格与环形孔相匹配,通过环形填充部分将上盔体部分和下盔体部分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环形填充部分上开有设计数量的通风散热孔,所述通风散热孔采用双层结构,呈锥台状,锥台的上、下截面均为倒角长方形,上截面的面积小于下截面的面积,上截面位于内侧,下截面位于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国忠张俊磊曹小良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