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荷开关用高压绝缘保护线,包括:导线芯(21)、O形接线端子(22)、导电螺柱(23)、绝缘层(24)和绝缘护罩(25);导线芯(21)的一端与O形接线端子(22)连接,而导线芯(21)的另一端与导电螺柱(23)连接;导线芯(21)及导线芯(21)两端的连接处被包裹在绝缘层(24)内,而导电螺柱(23)被设于绝缘护罩(25)内;电压互感器(11)上设有一次侧接线座(111),一次侧接线端设于一次侧接线座(111)内;导电螺柱(23)和绝缘护罩(25)安装在一次侧接线座(111)内,导电螺柱(23)与一次侧接线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防止负荷开关内置电压互感器发生相间短路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负荷开关
,尤其涉及一种负荷开关用高压绝缘保护线。
技术介绍
FZW28型负荷开关是一种户外高压交流真空负荷开关,它是配网自动化的重要设备,主要用于在架空线路中自动分断负载,并保护配电线路。由于该负荷开关长期在户外高空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运行,维护检修十分不便,因此这对该负荷开关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可靠性要求非常高。FZW28型负荷开关的壳体上设有三个进线柱和三个出线柱;承载三相电的进线电缆穿过进线柱伸入到壳体内部,形成负荷开关进线端;而承载三相电的出线电缆穿过出线柱伸入到壳体内部,形成负荷开关出线端。FZW28型负荷开关的壳体内部设有内置电压互感器,该电压互感器的一次侧接线端与负荷开关的出线端相连接。在现有技术中,该电压互感器的一次侧接线端与负荷开关出线端之间是采用两端设有O形接线端子的普通导线实现电连接的,但是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这种连接方式并不可靠,在实际使用中,该电压互感器的一次侧接线端与O形接线端子的连接处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会出现凝露积水,这会使导线受潮,绝缘性能下降,从而容易引发相间短路事故。目前,市场上各类型的户外高压交流真空负荷开关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负荷开关用高压绝缘保护线,能够有效防止负荷开关内置电压互感器发生相间短路事故。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负荷开关用高压绝缘保护线,与负荷开关I内置电压互感器11的一次侧接线端电连接,包括:导线芯21、0形接线端子22、导电螺柱23、绝缘层24和绝缘护罩25;导线芯21的一端与O形接线端子22连接,而导线芯21的另一端与导电螺柱23连接;导线芯21、导线芯21与O形接线端子22的连接处、导线芯21与导电螺柱23的连接处均被包裹在绝缘层24内,而导电螺柱23被设置于绝缘护罩25内;电压互感器11上设有一次侧接线座111,一次侧接线端设于一次侧接线座111内;导电螺柱23和绝缘护罩25均安装在一次侧接线座111内,导电螺柱23与一次侧接线端电连接,绝缘护罩25与一次侧接线座111紧密配合。优选地,所述的绝缘层24和绝缘护罩25均采用硅橡胶制成。优选地,所述的导电螺柱23为紫铜螺柱。优选地,所述的绝缘层24与绝缘护罩25为一体式结构。优选地,电压互感器11上的一次侧接线端有两个;其中,一个一次侧接线端通过一根所述高压绝缘保护线2与b相电负荷开关出线端电连接,另一个一次侧接线端通过另一根所述高压绝缘保护线2与c相电负荷开关出线端电连接。由上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负荷开关用高压绝缘保护线采用导电螺柱23与电压互感器11的一次侧接线端电连接,从而既提高了电连接的可靠性,又为进行绝缘防护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该高压绝缘保护线将导线芯21以及导线芯21两端的连接处均包裹在绝缘层24内,将导电螺柱23设置于绝缘护罩25内,而且使绝缘护罩25与一次侧接线座111紧密配合,从而既提高了该高压绝缘保护线自身以及导线连接处的绝缘能力,又能够有效防止可能产生的凝露积水进入到一次侧接线座111内部,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负荷开关用高压绝缘保护线能够有效防止负荷开关内置电压互感器发生相间短路事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负荷开关用高压绝缘保护线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负荷开关用高压绝缘保护线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负荷开关用高压绝缘保护线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负荷开关用高压绝缘保护线的结构示意图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对本技术所提供的负荷开关用高压绝缘保护线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负荷开关用高压绝缘保护线,与负荷开关I内置电压互感器11的一次侧接线端电连接,其具体结构可以包括:导线芯21、0形接线端子22、导电螺柱23、绝缘层24和绝缘护罩25 ;导线芯21的一端与O形接线端子22连接,而导线芯21的另一端与导电螺柱23连接;导线芯21、导线芯21与O形接线端子22的连接处、导线芯21与导电螺柱23的连接处均被包裹在绝缘层24内,而导电螺柱23被设置于绝缘护罩25内;电压互感器11上设有一次侧接线座111,一次侧接线端设于一次侧接线座111内;导电螺柱23和绝缘护罩25均安装在一次侧接线座111内,导电螺柱23与一次侧接线端电连接,绝缘护罩25与一次侧接线座111紧密配合。具体地,该高压绝缘保护线的各部件可以包括如下的实施方案:(I)导线芯21、导线芯21与O形接线端子22的连接处、导线芯21与导电螺柱23的连接处均被包裹在绝缘层24内,而导电螺柱23被设置于绝缘护罩25内,这有效提高了该高压绝缘保护线自身的绝缘能力,从而可以保证相间的可靠绝缘。在实际应用中,绝缘层24和绝缘护罩25最好均采用硅橡胶制成,并且绝缘层24的厚度最好为2mm,由于硅橡胶是一种耐老化、耐高压、绝缘性好的材料,因此采用硅橡胶制成的绝缘层24和绝缘护罩25具有持久、可靠的绝缘性能。此外,为了便于生产加工,并且有效保障绝缘层24与绝缘护罩25之间具有较好的绝缘能力,绝缘层24与绝缘护罩25最好为一体式结构。(2)导电螺柱23和绝缘护罩25均安装在一次侧接线座111内,并且绝缘护罩25与一次侧接线座111紧密配合(尤其是绝缘护罩25与一次侧接线座111的边缘紧密配合),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可能产生的凝露积水进入到一次侧接线座111内部,导电螺柱23和一次侧接线端均不会受潮,这进一步保证了相间的可靠绝缘。(3)该高压绝缘保护线与负荷开关I内置电压互感器11的一次侧接线端之间通过导电螺柱23电连接,这不仅可以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方便了安装,而且有利于进行绝缘防护。在实际应用中,该导电螺柱23最好采用紫铜螺柱,这可以保障电连接更加可靠。(4)与导线芯21—端连接的O形接线端子22用于固定在负荷开关I的主回路上,例如:如图4所示,该高压绝缘保护线2可以通过O形接线端子22与负荷开关I的负荷开关出线端12电连接。(5)导线芯21最好采用线径为30mm2的铜软导线,这可以有效保障高压电传输的可靠性。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对于FZW28型负荷开关而言,电压互感器11上的一次侧接线端有两个;其中,一个一次侧接线端用于通过一根所述高压绝缘保护线2与b相电负荷开关出线端电连接,另一个一次侧接线端用于通过另一根所述高压绝缘保护线2与c相电负荷开关出线端电连接。综上可见,本技术实施例能够有效防止负荷开关内置电压互感器发生相间短路事故,从而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荷开关用高压绝缘保护线,与负荷开关(1)内置电压互感器(11)的一次侧接线端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线芯(21)、O形接线端子(22)、导电螺柱(23)、绝缘层(24)和绝缘护罩(25);导线芯(21)的一端与O形接线端子(22)连接,而导线芯(21)的另一端与导电螺柱(23)连接;导线芯(21)、导线芯(21)与O形接线端子(22)的连接处、导线芯(21)与导电螺柱(23)的连接处均被包裹在绝缘层(24)内,而导电螺柱(23)被设置于绝缘护罩(25)内;电压互感器(11)上设有一次侧接线座(111),一次侧接线端设于一次侧接线座(111)内;导电螺柱(23)和绝缘护罩(25)均安装在一次侧接线座(111)内,导电螺柱(23)与一次侧接线端电连接,绝缘护罩(25)与一次侧接线座(111)紧密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纯波,申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合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