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丽莎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03464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白芍10-30份、兰花双叶草5-25份、老鹳草5-20份、薏苡仁10-30份、锁阳5-20份、穿破石10-30份、天麻5-20份、雷公藤5-25份、五爪龙10-30份、桑寄生5-25份、珍珠风5-25份、丝瓜络5-25份、夏天无5-20份、寻骨风5-25份、钻地风5-25份、桑枝10-30份、千年健5-25份、川芎5-25份、草牡丹5-25份、臭草5-20份、藁本5-25份、海风藤5-25份、鹿衔草5-25份、甘草5-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补肝益肾、健脾去湿、清热解毒、活血通络、行气止痛、利水消肿的功效,其治疗痛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以祉、指等关节红肿疼痛或伴发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临床特点是:尚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病人大多为40岁以上的男性,女性多见于更年期后发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所致痛风的发生率日益增加。目前,全球痛风病患者高达1.2亿,我国痛风病患者超过4000万人,且发病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痛风及其并发症能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秋水仙碱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痛风的药物,但其存在严重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水样腹泻、肝细胞损伤、骨髓抑制、脱发和肾衰竭等,使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中医认为,痛风主要是由于素体阴虚、饮食不节、形体肥胖、情志失调、外感六淫、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毒邪侵害所致。根据中医理论,针对痛风的发病机理,采用补肝益肾、健脾去湿、清热解毒、活血通络、行气止痛、利水消肿的治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白芍10‑30份、兰花双叶草5‑25份、老鹳草5‑20份、薏苡仁10‑30份、锁阳5‑20份、穿破石10‑30份、天麻5‑20份、雷公藤5‑25份、五爪龙10‑30份、桑寄生5‑25份、珍珠风5‑25份、丝瓜络5‑25份、夏天无5‑20份、寻骨风5‑25份、钻地风5‑25份、桑枝10‑30份、千年健5‑25份、川芎5‑25份、草牡丹5‑25份、臭草5‑20份、藁本5‑25份、海风藤5‑25份、鹿衔草5‑25份、甘草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丽莎
申请(专利权)人:姜丽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