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壮医药艾条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03414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壮医药艾条组合物,由如下原料按质量百分比制成:艾绒60%~85%、壮药添加剂15%~40%;所述壮药添加剂的原料重量份配比为:暖骨风2~5份、大风艾2~5份、肉桂2~5份、两面针2~5份、伸筋草2~5份、大红钻2~5份、薜荔1~3份、娃儿藤2~5份、姜黄1~3份、山苍子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具有通调龙路、火路,祛风毒,散寒毒,除湿毒,止疼痛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湿毒侵袭人体,阻滞龙路、火路而出现的各种疾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民族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壮医药艾条组合物
技术介绍
灸法起源于人类开始使用火之后的旧石器时代,完善于春秋战国,发展于唐朝,在宋朝达到鼎盛时期。由于历史原因,清朝以后灸法受到限制。自20世纪50年代起,灸法重新得到医学界重视。据统计,自50年代以来,运用灸法或以灸法为主治疗的病种就达100多种。同时,在这一时期,灸法得到了重要突破性进展。灸法作为壮医常用外治手段之一,被广泛运用于治疗风、寒、湿毒侵袭人体,阻滞龙路、火路而出现的各种疾病。壮医在长期运用灸法治疗疾病中形成了成熟的理论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专利技术人在继承和发展壮医传统灸法的基础上,进行壮医药艾条组合物及其用途的探索,专利技术了一种壮医药艾条组合物。临床观察表明,运用治疗风、寒、湿毒侵袭人体,阻滞龙路、火路而出现的各种疾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并具有相对经济的特点,适于临床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壮医药艾条组合物,该壮药组合物具有通调龙路、火路,祛风毒,散寒毒,除湿毒,止疼痛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湿毒侵袭人体,阻滞龙路、火路而出现的各种疾病。本专利技术采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壮医药艾条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艾绒60%~85%、壮药添加剂15%~40%;所述壮药添加剂的原料重量份配比为:暖骨风2~5份、大风艾2~5份、肉桂2~5份、两面针2~5份、伸筋草2~5份、大红钻2~5份、薜荔1~3份、娃儿藤2~5份、姜黄1~3份、山苍子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宇舟黄安张青槐唐静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