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培成专利>正文

灌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981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灌液装置,包括液缸、导轨、瓶托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量杯14固定在支承套13上,支承套13固定在液缸底盘上,储液管12与支承套13滑动配合,密封圈密封,储液管12下端与联接套21固定,联接套21分别与支承轴5、V型定位套1固定,灌液头3与V型定位套1滑动配合,密封圈密封,灌液头3下端与排气垫2固定,上端与调节塞4螺纹配合,弹簧6-7-8在外力作用下完成升降。(*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定量灌液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的灌液装置,采用低真空原理灌液,由瓶托、导轨、灌液阀、液缸、量杯等组成。在外力的作用下,由回转工作台上的瓶托将瓶子硬性顶入灌液阀下端的V性定位罩内,将连同一体的灌液头顶开灌液,灌液结束,瓶子落下。此灌装设备的设计缺陷是(1)一旦瓶子受其他因素影响未达到定位要求,瓶口顶在V型定位套的其他部位,不但瓶子能被顶破,而且将连同一体的灌液头照样开启使液体外流,造成浪费。(2)这种灌液头空间较大,液体挂壁多,形成滴液,影响灌装精度。(3)顶开式灌装阀要求每个瓶子必需设一套瓶托升降机构,故造价高、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灌液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量杯14固定在支承套13上,支承套13固定在液缸底盘上,储液管12与支承套13滑动配合,密封圈密封,储液管12下端与联接套21固定,联接套21分别与支承轴5、V型定位套1固定,灌液头3与V型定位套1滑动配合,密封圈密封,灌液头3下端与排气垫2固定,上端与调节塞4螺纹配合,弹簧6-7-8在外力作用下完成升降。活塞15设在量杯14内腔作上下定容调节,密封圈密封,螺杆16固定在活塞15上,内孔排气,外径螺纹与链轮18螺纹配合,套管20下端与链轮18上端活性连接,电动或手工转动套管20实现整机同步调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可有效进行无级调容定量灌液。具体(1)在外力的作用下,该阀的储液管可沿凸轮自然下落,灌装头与瓶口弹性接触并开启灌液。瓶子不到位灌液头无法开启,消除了瓶子因受力过大破瓶、撒液等现象,安全可靠。(2)该阀的灌装头仅是顶开式灌液头长度的1/2,空间小,液体挂壁少,且灌液头上端的密封圈强制密封,故不漏液、不滴液。(3)灌液头上端设计了流量调节塞,这样就解决了因瓶颈长泛沫、瓶颈短灌液不满负荷的缺陷,是目前其他灌液阀所不具备的。(4)其他作用于驱动装置的零部件发生质的变化,使整机更直观,维修更方便、简捷。(5)省去了繁琐的瓶托升降装置及复式传动装置,降低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介绍本技术附图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由图知1、V型定位套2、排气垫3、灌液头4、调节塞5、支承轴6-7-8、弹簧9、护罩10、导向杆11、圆螺母12、储液管13、支承套14、量杯15、活塞16、螺杆17、支撑套18、链轮19、杆尺20、套管21、联接套如图所示量杯14固定在支承套13上,支承套13内孔直径34mm,支承套13固定在液缸底盘上,活塞15设在量杯14内腔作上下定容调节,密封圈密封。螺杆16固定在活塞15上,内孔排气,外径螺纹与链轮18螺纹配合,螺距为1.5mm,套管20下端与链轮18上端活性联接,电动或手工转动套管20实现整同步调容。储液管12与支承套13滑动配合,密封圈密封,储液管12下端与联接套21螺纹连接,联接套21分别与支承轴5、V型定位套1固定,灌液头3外径16mm与V型定位套1滑动配合,密封圈密封。灌液头3下端与排气垫2固定,上端与调节塞4螺纹配合,弹簧6-7-8在外力作用下完成升降。本技术工作时,量杯在360°区域内回转运动,在外力的作用下完成以下几种状态(1)量杯排气、充液;(2)充液完毕,储液管下滑并关闭量杯充液口;(3)排气垫2接触瓶口并使灌液头上升开启灌液口;(4)液体流入瓶内,瓶内空气顺排气垫2排出;(5)灌液结束,储液管上升,灌液头被关闭,容器退出V型定位套1,整个灌装过程结束。依次往复循环连续运动,完成液体灌装的连续生产作业。权利要求1.一种灌液装置,包括液缸、导轨、瓶托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量杯14固定在支承套13上,支承套13固定在液缸底盘上,储液管12与支承套13滑动配合,密封圈密封,储液管12下端与联接套21固定,联接套21分别与支承轴5、V型定位套1固定,灌液头3与V型定位套1滑动配合,密封圈密封,灌液头3下端与排气垫2固定,上端与调节塞4螺纹配合,弹簧6-7-8在外力作用下完成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15设在量杯14内腔作上下定容调节,密封圈密封,螺杆16固定在活塞15上,内孔排气,外径螺纹与链轮18螺纹配合,套管20下端与链轮18上端活性连接,电动或手工转动套管20实现整机同步调容。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灌液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瓶子易破、液体外流、升降机构造价高的问题。本技术量杯14固定在支承套13上,支承套13固定在液缸底盘上,储液管12与支承套13滑动配合,密封圈密封,储液管12下端与联接套21固定,联接套21分别与支承轴5、V型定位套1固定,灌液头3与V型定位套1滑动配合,密封圈密封,灌液头3下端与排气垫2固定,上端与调节塞4螺纹配合,弹簧6-7-8在外力作用下完成升降。本技术结构合理,可有效进行无级调容定量,安全可靠,彻底避免了瓶子易破、液体外流、漏液等现象。整机美观,维修方便,降低了成本,易于推广使用。文档编号B67C3/02GK2658139SQ0327164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9日专利技术者马培成 申请人:马培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培成
申请(专利权)人:马培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