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晓松专利>正文

多功能液体智能调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938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液体智能调配装置,由中央控制器、至少一个支撑架、收集托架构成,任意一个支撑架上均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储液器支架,储液器支架中设置有储液容器,储液容器的下端连接有计量泵和电磁阀,储液容器连接有液位传感器,收集托架由一个水平行走支架和一个垂直升降支架构成。利用计算机、中央控制器控制收集托架行走,将收集容器移动到所需液体的储液容器的下方,利用计算机、中央控制器操作计量泵和电磁阀从储液容器中释放精确定量的液体,通过液位传感器检测储液容器中液位变化,通过重量传感器检测收集容器内液体重量,双重控制液体释放量。无需手工参与,可实现液体精确智能调配,特别适用中药配制及其他领域中多组单一液体的混合配制。(*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体的灌注技术,尤其涉及自动控制液体灌注的装置,特别是一种多功能液体智能调配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中药领域广泛采用浓缩中药技术,中药的单味药材普遍被制作成粉末式中药,浓缩中药除了有利于生产、储藏、运输、携带和服用等方面的需求外,并可方便处方配药。但是,在配制复方成分的中药时,浓缩中药药粉的调配过程就格外重要,各组分的配比如有变化,会影响中药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有技术在调配粉末式中药时,由天平先完成各成分的磅量,再将磅量好的所有粉末倾倒入混拌器中作均匀混合的处理。上述处理过程中,如逐一磅量单味药粉后并个别临时放置,需占用较大空间,对于复杂处方,不易预估所需空间的大小。如将各单味药粉逐一磅量,并随时倒入混拌器里,虽然可以节约空间,但是单味药粉的数量容易发生差错,一旦发生差错后,难以恢复正确配比,同时由于药粉本身的粉粒的大小因素也时常会造成混合不均匀等现象,造成资源与人力的浪费和诸多方面的不利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液体智能调配装置,所述的这种多功能液体智能调配装置要解决现有技术单味浓缩中药液体配制成复方浓缩液体难以实现精确定量调配的技术问题,和其他领域中液体在调配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这种多功能液体智能调配装置由中央控制器、至少一个支撑架、收集托架构成,其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支撑架上均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储液器支架,任意一个储液器支架中均设置有储液容器,储液容器的下端连接有计量泵和电磁阀,储液容器连接有电子液位传感器,所述的收集托架由一个水平行走支架和一个垂直升降支架构成,所述的水平行走支架由水平驱动电机、水平驱动机构和水平行走杆构成,所述的水平行走杆与水平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的水平驱动机构与水平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的垂直升降支架由垂直驱动电机、垂直驱动机构和垂直升降杆构成,所述的垂直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的水平行走杆上,所述的垂直驱动电机与垂直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的垂直升降杆与所述的垂直驱动机构连接,垂直升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收集容器托盘,所述的收集容器托盘上设置有重量传感器,所述的重量传感器、电子液位传感器、计量泵和电磁阀的控制端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板通过通讯接口电路和电缆与所述的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水平驱动电机和垂直驱动电机的控制端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的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的中央控制器通过电缆与一个计算机连接。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支撑架上均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液位表。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电路板通过RS232串行通讯接口、或者红外线接口、或者并行接口、或者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与所述的中央控制器连接。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计量泵下方的支撑架上均设置有接近传感器,任意一个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均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的控制电路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平驱动机构由两个相互平行的导轨构成,所述的水平行走杆的两端各自设置在一个所述的导轨中,所述的水平驱动电机由直线电机构成,所述的直线电机设置在导轨中并与水平行走杆连接,所述的垂直驱动机构由一个支撑座构成,所述的支撑座中设置有垂直升降杆通过孔,所述的垂直升降杆通过孔的侧面设置由齿轮变速机构,所述的垂直升降杆上设置有齿条,所述的齿轮变速机构中至少有一个齿轮与所述的齿条啮合,所述的垂直驱动电机与齿轮变速机构连接,所述的支撑座固定设置在水平行走杆上。进一步的,所述的收集容器托盘上设置有收集容器,收集容器位于重量传感器的上侧。具体的,本技术中所述的中央控制器、计量泵、电子液位传感器、水平驱动机构、垂直升降支架、重量传感器、控制电路板和接近传感器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公知技术,有关上述公知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已了解,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对照,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技术利用计算机、中央控制器控制收集托架行走,将收集容器移动到所需液体的储液容器的下方,利用计算机、中央控制器操作计量泵和电磁阀从储液容器中释放精确定量的液体,同时,通过电子液位传感器检测储液容器中液体液位变化,并通过重量传感器检测收集容器内获取液体的重量,双重控制液体释放量。本技术无需手工参与,可实现液体的精确智能调配,特别适用中药配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多功能液体智能调配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多功能液体智能调配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多功能液体智能调配装置由中央控制器4、至少一个支撑架2、收集托架构成,其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支撑架2上均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储液器支架22,任意一个储液器支架22中均设置有储液容器21,储液容器21的下端连接有计量泵24和电磁阀25,储液容器21连接有电子液位传感器23,所述的收集托架由一个水平行走支架51和一个垂直升降支架52构成,所述的水平行走支架51由水平驱动电机、水平驱动机构和水平行走杆构成,所述的水平行走杆与水平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的水平驱动机构与水平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的垂直升降支架52由垂直驱动电机、垂直驱动机构和垂直升降杆构成,所述的垂直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的水平行走杆上,所述的垂直驱动电机与垂直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的垂直升降杆与所述的垂直驱动机构连接,垂直升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收集容器托盘53,所述的收集容器托盘53上设置有重量传感器55,所述的重量传感器55、电子液位传感器23、电子液位显示器26、计量泵24和电磁阀25的控制端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1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板1通过通讯接口电路和电缆与所述的中央控制器4连接,所述的水平驱动电机和垂直驱动电机的控制端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的中央控制器4连接,所述的中央控制器4通过电缆与一个计算机3连接。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支撑架2上均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液位表26。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电路板1通过RS232串行通讯接口或其他通讯接口、串行通讯或其他通讯电缆与所述的中央控制器4连接。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计量泵24下方的支撑架2上均设置有接近传感器27,任意一个所述的接近传感器27均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的控制电路板1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平驱动机构51由两个相互平行的导轨构成,所述的水平行走杆的两端各自设置在一个所述的导轨中,所述的水平驱动电机由直线电机构成,所述的直线电机设置在导轨中并与水平行走杆连接,所述的垂直驱动机构52由一个支撑座构成,所述的支撑座中设置有垂直升降杆通过孔,所述的垂直升降杆通过孔的侧面设置由齿轮变速机构,所述的垂直升降杆上设置有齿条,所述的齿轮变速机构中至少有一个齿轮与所述的齿条啮合,所述的垂直驱动电机与齿轮变速机构连接,所述的支撑座固定设置在水平行走杆上。进一步的,所述的收集容器托盘53上设置有收集容器54,收集容器54位于重量传感器55的上侧。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液体智能调配装置,由中央控制器、至少一个支撑架、收集托架构成,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的支撑架上均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储液器支架,任意一个储液器支架中均设置有储液容器,储液容器的下端连接有计量泵和电磁阀,储液容器连接有电子液位传感器,所述的收集托架由一个水平行走支架和一个垂直升降支架构成,所述的水平行走支架由水平驱动电机、水平驱动机构和水平行走杆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液体智能调配装置,由中央控制器、至少一个支撑架、收集托架构成,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的支撑架上均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储液器支架,任意一个储液器支架中均设置有储液容器,储液容器的下端连接有计量泵和电磁阀,储液容器连接有电子液位传感器,所述的收集托架由一个水平行走支架和一个垂直升降支架构成,所述的水平行走支架由水平驱动电机、水平驱动机构和水平行走杆构成,所述的水平行走杆与水平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的水平驱动机构与水平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的垂直升降支架由垂直驱动电机、垂直驱动机构和垂直升降杆构成,所述的垂直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的水平行走杆上,所述的垂直驱动电机与垂直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的垂直升降杆与所述的垂直驱动机构连接,垂直升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收集容器托盘,所述的收集容器托盘上设置有重量传感器,所述的重量传感器、电子液位传感器、计量泵和电磁阀的控制端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板通过通讯接口电路和电缆与所述的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水平驱动电机和垂直驱动电机的控制端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的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的中央控制器通过电缆与一个计算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晓松
申请(专利权)人:葛晓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