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液氮制冰装置,包括储水槽、设置在储水槽下方或侧方的调温槽、设置在调温槽下方的制冰槽以及与制冰槽连通的第一低温氮气进管,储水槽上设置有与调温槽相通的出水口,储水槽底部或侧部设置有可向制冰槽内喷淋的喷淋喷头,制冰槽与第一低温氮气进管之间还设置有冷气循环管路,第一低温氮气进管与制冰槽内壁圆周呈切线方向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调温槽内对水进行冷却,方便实现流量控制,并将调温槽内的水温调整至水即将凝结成冰的临界温度,喷淋时与液氮接触可快速的凝结成散冰,制成的散冰颗粒均匀规整,本装置冷源利用率高,实现量控制冰,可满足制冰需要,尤其适合于需要长途冷藏运输的海上作业,散冰随用随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液氮制冰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制冰装置有多种类型,大多制冰装置应用在冰箱中,没有独立结构的快速制冰装置,在天气温度较高,需要远途保险运输一些东西时,往往是添加大量的冰块进行保鲜,比如海鲜等食材,这样一方面增加运输成本和难度,另一方便运输具有局限性,难以保证冰块的融化程度,并且冰块不能够随用随制作。尤其对于水源随时可取的海湖上打渔作业时,需要在船上携带大量的冰块,占用船载重空间,还必须保证在冰块融化前返回到陆地,将海产品运到陆地的冷冻储藏库中,影响打渔作业的便捷性,影响打渔效率;现有的简易的制冰装置,结构不合理,冷源利用率差,不能进行流量控制,制冰效果差,制冰量小,易在装置制冰槽室内壁积累附着大量冰渣,不能很好的适用于海上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制冰效果好且干净卫生的快速液氮制冰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液氮制冰装置,包括储水槽、设置在储水槽下方或侧方的调温槽、设置在调温槽下方或侧方的制冰槽以及与制冰槽连通的第一低温氮气进管; 所述储水槽上设置有与调温槽相通的出水口 ; 所述储水槽底部或侧部设置有可向制冰槽内喷淋的喷淋喷头; 所述制冰槽与第一低温氮气进管之间还设置有冷气循环管路; 所述第一低温氮气进管与制冰槽内壁圆周呈切线方向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冷气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吸风口连接在制冰槽上且出气口连接在第一低温氮气进管上的吸风加压气栗。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调温槽上设置有调整调温槽内水温的第二低温氮气进管。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有可打开闭合出水口的开关。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制冰槽底部设置有散冰出口。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调温槽上设置有观测调温槽内部温度的第一温度表,所述制冰槽上设置有观测制冰槽内部温度的第二温度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储水槽上还设置有进水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专利技术采用液氮进行快速制冰,液态的氮气,是惰性不活泼的,无色,无臭,无腐蚀性,不可燃,温度极低,因此在工业中应用很广泛,液氮管成本低,高压液氮罐液氮量大;在储水槽和制冰槽之间设置了调温槽,在调温槽内对水进行冷却,方便实现流量控制,并将调温槽内的水温调整至水即将凝结成冰的临界温度,喷淋时与液氮接触可快速的凝结成散冰,制成的散冰颗粒均匀规整;制冰槽与第一低温氮气进管之间设置有冷气循环管路,通过吸风加压气栗将制冰槽内的冷气和残余的低温氮气吸出来后,加压循环供给到第一低温氮气进管内与氮气汇流,提高了第一低温氮气进管内的氮气的气流气压,向制冰槽供氮气充足压力大,形成强制循环,热交换充分快速,成冰效果好,提高了冷源的利用率,低温氮气得到有效的利用;第一低温氮气进管与制冰槽内壁圆周呈切线方向设置,氮气在沿制冰槽内壁形成由外向内旋转的涡旋风,冷源往喷淋下来的水中间集中,热交换充分,并且能够避免水溅射到制冰槽的内壁上而形成冰渣,既不卫生也不方便清理。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冷源利用率高,实现量控制冰,可满足制冰需要,尤其适合于需要长途冷藏运输的海上作业,散冰随用随制。【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低温氮气进管与制冰槽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I储水槽、2调温槽、3制冰槽、4第一低温氮气进管、5进水口、6出水口、7喷淋喷头、8冷气循环管路、9吸风加压气栗、10第二低温氮气进管、11开关、12散冰出口、13第一温度表、14第二温度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快速液氮制冰装置,包括储水槽1、设置在储水槽I下方或侧方的调温槽2、设置在调温槽2下方或侧方的制冰槽3以及与制冰槽3连通的第一低温氮气进管4,储水槽I用来储存制冰所需的淡水或者海水,所述储水槽I上设置有与调温槽2相通的出水口 6,所述出水口 6上设置有可打开闭合出水口 6的开关11,通过打开开关11来控制储水槽I内的水流向调温槽2内,待调温槽2内水满或者达到制冰所需水量时,关闭开关11,截断出水口 6向调温槽2供水。所述调温槽2的底部或侧部设置有可向制冰槽3内喷淋的喷淋喷头7,喷淋喷头7为自动喷头或手动喷头,调温槽2内的水调整到即将凝结成冰的临界温度后,喷淋喷头7打开向制冰槽3内进行自上而下的喷淋,第一低温氮气进管4的低温氮气与喷淋下来的水进行热交换,低温氮气吸热,喷淋下来的水形成散冰落到制冰槽3底部,所述制冰槽3与第一低温氮气进管4之间还设置有冷气循环管路8,第一低温氮气进管4供给到制冰槽3内的低温氮气量一般要多于喷淋下来的水形成散冰所需的氮气量,因此制冰槽3内存在富余的低温氮气,为了提高低温氮气的利用率,加装冷气循环管路8,所述冷气循环管路8上设置有吸风口连接在制冰槽3上且出气口连接在第一低温氮气进管4上的吸风加压气栗9,所述吸风加压气栗9可采用气栗空压机。吸风加压气栗9将制冰槽3内没有得到利用的低温氮气吸走,加压后循环供给到第一低温氮气进管4内与其内的低温氮气流汇流,最大化的利用了低温氮气进行循环的热交换,提高了冷源的利用率,并且提高了第一低温氮气进管4内的氮气的气流气压,向制冰槽3供氮充足压力大,形成强制循环,热交换充分快速,成冰效果好。所述第一低温氮气进管4与制冰槽3内壁圆周呈切线方向设置,低温氮气沿制冰槽3内壁形成由外向内往中间集中的涡旋风,冷源与喷淋下来的水进行多角度多位置的动态热交换,热交换充分,成冰效果好。所述调温槽2上设置有调整调温槽2内水温的第二低温氮气进管10,通过第二低温氮气进管10对调温槽2内的水温进行量控预调整,所述调温槽2上设置有观测调温槽2内部温度的第一温度表13,通过第一温度表13掌握调温槽2的水温。所述制冰槽3上设置有观测制冰槽3内部温度的第二温度表14,在第二温度表14测试制冰槽3内温度过低时,说明低温氮气量过大,调小低温氮气供给流量,在第二温度表14测试制冰槽3内温度偏高时,说明低温氮气量不足,调大低温氮气供给流量,根据第二温度表14现实的温度调整第一低温氮气进管4的低温氮气供给量,在保证制冰效果的前提下,节约能源的使用。所述制冰槽3底部设置有散冰出口 12,制好的散冰通过散冰出口 12从制冰槽3内取出。所述储水槽I上还设置有进水口 5,以便连接水栗向储水槽I注水。本专利技术采用液氮进行快速制冰,液态的氮气,是惰性不活泼的,无色,无臭,无腐蚀性,不可燃,温度极低,因此在工业中应用很广泛,液氮罐易获取,成本低,高压液氮罐液氮量大;在储水槽I和制冰槽3之间设置了调温槽2,在调温槽2内对水进行冷却调温,调温槽2实现了对水流量的控制,将调温槽2内的水温调整至水即将凝结成冰的临界温度,喷淋时与液氮接触后,可快速的凝结成散冰,制成的散冰颗粒均匀规整;制冰槽3与第一低温氮气进管4之间设置有冷气循环管路8,通过吸风加压气栗9将制冰槽3内的冷气和残余的低温氮气吸出来后,加压循环供给到第一低温氮气进管4内与低温氮气汇流,提高了第一低温氮气进管4内的低温氮气的气流气压,向制冰槽3供氮充足压力大,形成强制循环,热交换充分快速,成冰效果好,提高了冷源的利用率,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液氮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储水槽(1)、设置在储水槽(1)下方或侧方的调温槽(2)、设置在调温槽(2)下方或侧方的制冰槽(3)以及与制冰槽(3)连通的第一低温氮气进管(4);所述储水槽(1)上设置有与调温槽(2)相通的出水口(6);所述调温槽(2)底部或侧部设置有可向制冰槽(3)内喷淋的喷淋喷头(7);所述制冰槽(3)与第一低温氮气进管(4)之间还设置有冷气循环管路(8);所述第一低温氮气进管(4)与制冰槽(3)内壁呈切线方向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东,范金城,
申请(专利权)人:何建东,范金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