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灌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885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液体灌装设备,经灌装阀,将加压贮液罐中的液体饮料灌装入容器中,其特点在于,在贮液灌和灌装阀之间装备有一个可向空气排气的辅助罐,辅助罐与贮液罐和灌装阀连通。按上面描述的结构,在打开罐上的空气排气阀,使辅助罐压力降到大气压后,预先从贮液灌注入辅助灌的饮料液体经灌装阀,从辅助罐灌装入待装容器。(*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灌装设备。该设备能将加压式储液罐中的液体饮料,如碳酸饮料等,经一灌装阀灌入容器。现参看图2,对现有技术液体灌装设备进行说明。图2中,标号(01)是储液灌(主体液灌)其中贮有要向容器(06)灌装的碳酸饮料液体,储液罐(01)的罐内压力约为5kg/cm2。储液灌(01)由气相压力室(08)和液相区(09)组成,气相室(08)的压力和液相区(09)的液面高度由常规方法控制。标号(02)是与储液罐(01)中的液相区(09)相通的灌装阀,标号(03)是与贮液灌(01)中的气相压力室(08)相通的另一灌装阀(反向阀),标号(04)是前述灌装阀(02)延伸出来的灌装咀,标号(06)是容器,如罐、瓶等。标号(07)是由上述灌装阀延伸过来的加压供气管,标号(05)是固定在灌装咀(04)和供气管(07)上的密封件,标号(10)是容器平台,装备有气缸或类似的升降机构。通过操纵容器平台,将容器(06)置于灌装咀(04)的正下方,然后升高到使灌装咀(04)和加压供气管(07)插入容器(06)的位置,同时用密封件(05)将容器(06)的开口密封,接着,打开灌装阀(03),贮液罐(01)中的加压气体(加压空气,碳酸气等)通过灌装阀(03)和供气管(07)充入容器(06)。因此,贮液罐(01)和容器(06)内的压强保持相同,例如5kg/cm2表压。然后,打开灌装阀(02),贮液灌(01)中的碳酸饮料液体通过灌装阀(02)和灌装咀(04)灌入容器。此时,密封件(05)防止充入容器(04)的加压气体泄露出容器。灌装完成后,容器(06)的压力以某种方式减小到大气压,容器平台(010)马上下移,使容器(06)脱离密封件(05)、灌装咀(04)和供气管(07)。在如图2所示的传统的液体灌装设备中,装备有升降机构的容器平台(010)载容器上升到灌装位置,灌装咀(04)和充气管(07)插入容器(06),密封件将容器(06)的开口密封,然后将加压气体(加压空气、碳酸气等)充入容器(06)。因此,如果容器平台(010)没有向上的力F反抗压缩气体的压力,那么,容器平台(010)和容器(06)就要下移,在密封件(05)和容器(06)的开口之间就会产生一缝隙。容器(06)中的加压气体将泄漏到外面。换句话说,不可能使容器(06)和贮液罐(01)保持压力相等。因此,在充入加压气体工序后,进行充碳酸液体过程时,会产生讨厌的泡沫等。若容器是一个瓶子,容器平台(010)向上的力F为60kg。然而,若容器是直径为100mm的罐,气体压强为4kg/cm2情况下,容器平台(010)的向上力F需达到约300kg,要把约300kg的向上力加到容器平台(010)上是困难的。再则,向上的力F施加到密封件(05)一侧,要求灌装咀(04)和加压供气管(07)具有高强度,结构上也必须非常坚固。加压气体充入容器(06)就意味着,容器(06)需要是高强度的。这就是说,当容器(06)是瓶子时,可能产生破裂问题,当容器(06)是合成树脂容器或类似物,则可能导致变形。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前述问题,产生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液体灌装设备,它不需要密封容器开口,也不要求容器平台和阀门一侧具有高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改进的液体灌装设备,它能防止容器的损坏和变形。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的液体灌装设备,该设备将加压贮液灌中的液体饮料通过一灌装灌入容器,其特点是,在上述贮液灌和灌装阀之间装配一可排放空气的辅助罐,辅助罐与上述贮液罐及灌装阀连通。对示意图和最佳实施例的如下说明,将可以更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一个液体灌装设备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是传统液体灌装设备的正视图;现参看图1的实施例,就本专利技术的液体灌装设备进行说明,标号(1)是贮液罐(主体液罐),其中贮有要向容器(6)中的灌装的碳酸饮料液体,贮液罐(1)内部的压力约为5kg/cm2。贮液罐(1)由气相压力室(8)和液相区(9)组成,气相压力室(8)中的压力和液相区(9)内的液面高度由常规方法控制。标号(11)是辅助罐,标号(8′)是辅助罐(11)中的气相区,标号(9′)是辅助罐(11)中的液相区,标号(7)是输气管,它使辅助罐(11)中的气相区(8′)与贮液罐(1)中的气相区(8)连通,标号(16)代表供液管,它使辅助罐(11)中的液相区(9′)与贮液罐(1)中的液相区(9)连通,标号(12)是安装在输气管(7)上的自动开关阀。当自动开关阀(12)打开时,辅助罐(11)中的气压变为与贮液罐(1)相同,而当自动开关阀(12)关闭时,辅助罐(11)中的气压由安装在辅助罐(11)上的空气自动排放开关阀(14)控制。标号(13)是安装在供液管(16)上的自动开关阀。当自动开关阀(13)打开时,贮液灌(1)中的碳酸饮料液体充入辅助罐(11),而当自动开关阀(13)关闭时,碳酸饮料液体停止从贮液灌(1)充入辅助罐(11)。标号(2)是与辅助罐(11)中的液相区(9′)相通的阀门,标号(4)是从灌装阀(2)延伸出来的灌装咀,标号(6)是容器,如瓶、罐等。标号(10)是装备有气缸或类似的升降机构的容器平台,标号(15)是检测容器(6)液面高度的液面检测器,液面检测器(15)测得的每一检测信号均送至灌装阀(2)以便关闭灌装阀(2)。下面,对图1所示的液体灌装设备的操作做具体说明。关闭空气自动排放开关阀(14),打开自动开关阀(12),当灌装阀(2)和自动开关阀(13)关闭时,贮液罐(1)与辅助罐(11)内的压力相等,如均为5kg/cm2表压。紧接着,打开自动开关阀(13),贮液罐(1)中的碳酸饮料液体(9)经供液管(16)流入辅助罐(11),当流入辅助罐(11)的饮料液体达到预定的量时,阀门(13)自动关闭。然后,自动开关阀(12)关闭,使贮液罐(1)中的气相区(8)与辅助罐(11)中的气相区(8′)隔绝。在此隔绝状态下,辅助罐(11)的气相区(8′)和液相区(9′)是不受外界影响的。当这种状态达到后,空气自动释放开关阀(14)缓缓打开,于是辅助罐(11)中的压力按预定的压力降低曲线降低到大气压。此时灌装咀已插入容器准备灌装,接着打开灌装阀(2),辅助罐(11)中的碳酸饮料液体灌入容器(6)。由于此时辅助罐(11)中的压力已降低到大气压,因此,与传统设备不同,进行灌装时不需要在容器(6)内加压,灌装速度取决于辅助罐(11)的液面到灌装咀(4)的低端的小头H,以及灌装咀(4)和灌装(2)的压力损失,因而,灌装速度不会高到使液体产生泡沫。当容器(6)中的碳酸饮料液体(9′)达到预定液面时,液面检测器(15)进行检测,并将得到的检测信号立即送至灌装阀(2),使灌装阀(2)关闭。然后,空气自动排放开关阀(14)关闭,辅助罐(11)回复到等待贮液罐(1)供气和供液的状态。灌装阀(2)和灌装咀(4)可组成一体,换句话说,灌装阀(2)可安装在灌装咀(4)内。从以上说明可看出,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液体灌装设备中,通过打开装在辅助罐上的空气排放阀,使辅助罐中的压力降低到大气压后,预先从贮液灌充到辅助罐中的饮料液体经过灌装阀和灌装咀充入容器。因此,没有必要密封容器开口,同时容器平台和阀门一侧也不要求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通过灌装阀,将加压贮液罐中的液体饮料灌装到容器中的液体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贮液罐和灌装阀之间装备有一个可向空气排气的辅助罐,上述辅助罐与上述贮液灌和灌装阀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86-9-30 229747/86书来确定。权利要求通过灌装阀,将加压贮液罐中的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附尚荒木一则山口升吾中村末茂安部贞宏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