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阳兆深专利>正文

自动脱落酒塞的开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804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脱落酒塞的开瓶器,包括主体手柄(1)、铰接在主体手柄(1)一则的手把(2)、安装于主体手柄(1)上的板手(3)、与板手(3)连动的导柱(4)、固定在导柱(4)下端的起子螺杆固定导柱(5)、放置在起子螺杆固定导柱(5)内的螺杆起子(6)组成,主体手柄(1)具有通腔(7),通腔(7)内自上而下放置有导柱(4)和起子螺杆固定导柱(5),板手(3)一端铰接主体手柄(1),与板手(3)铰接端相同的一则上还铰接导柱(4)上端,螺杆起子(6)下端的螺形锥(601)伸出起子螺杆固定导柱(5),其特征在于:通腔(7)下部放置有导芯外壳(8),导芯外壳(8)具有通孔(9),通孔(9)上设有放置螺杆起子导芯(10)的限位空间(901),限位空间(901)与螺杆起子导芯(9)有空隙,螺杆起子导芯(10)上设有螺旋通孔(11),螺形锥(601)穿过该螺旋通孔(11)伸出通腔(7),导芯外壳(8)的外壁铰接有定位片(12),定位片(12)顶住通腔(7)内壁上的定位(701),手把(2)上的推杆(201)伸入通腔(7)与定位片(12)按动接触。(*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瓶器,尤其是一种自动脱落酒塞的开瓶器
技术介绍
市面上一般的开瓶器,包括下部具有夹口的手柄、手柄上部具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螺杆起子,螺杆起子通过连动的旋转部件与安装于手柄上部的把手连接。使用时,把螺杆起子下端的螺形锥插置于瓶口的酒塞上,再通过转动把手使螺形锥向下螺钻酒塞,螺形锥钻入酒塞一定深度后,再旋力往外拉拨,把酒塞拉出瓶口。该结构的开瓶器存在以缺陷1)、由把手旋动并带动螺杆起子钻入酒塞,螺杆起子凭其螺形锥的受压力度插入酒塞,其插入越深要求的受力就越大,使用费时费力;2)螺形锥插入酒塞一定深度后,再旋力往外拉拨,把酒塞拉出瓶口,此时,酒塞仍然被钩在螺形锥上,不能自动脱落,使用者还需要用力或其它辅助工具把钩在螺形锥上的酒塞弄出,所需时间较长,动作繁复,给使用者带来不便;3)、受手柄下部的夹口大小限制,开瓶器使用的适用性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开瓶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酒塞开启后自动脱落的开瓶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一种自动脱落酒塞的开瓶器,包括主体手柄、铰接在主体手柄一则的手把、安装于主体手柄上的板手、与板手连动的导柱、固定在导柱下端的起子螺杆固定导柱、放置在起子螺杆固定导柱内的螺杆起子组成,主体手柄具有通腔,通腔内自上而下放置有导柱和起子螺杆固定导柱,板手一端铰接主体手柄,与板手铰接端相同的一则上还铰接导柱上端,螺杆起子下端的螺形锥伸出起子螺杆固定导柱,通腔下部放置有导芯外壳,导芯外壳具有通孔,通孔上设有放置螺杆起子导芯的限位空间,限位空间与螺杆起子导芯有空隙,螺杆起子导芯上设有螺旋通孔,螺形锥穿过该螺旋通孔伸出通腔,导芯外壳的外壁铰接有定位片,定位片顶住通腔内壁,手把上的推杆伸入通腔与定位片按动接触。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所述导芯外壳由对称的导芯左壳和导芯右壳套合组成具有通孔的壳体,通孔上下两端开口分别有紧固环,使导芯左壳和导芯右壳固定在一起。所述螺杆起子导芯的上部放有平介子。所述螺杆起子顶部有凹孔,凹孔内安装有钢珠,钢珠上部凸出螺杆起子顶部,与钢珠接触的导柱下端面上固定有金属垫片。该金属垫片与钢珠的设置可增大滑动力,使钢珠的受力增大,即螺杆起子受力增大,更有利于螺杆起子钻入酒塞。所述定位片与导芯外壳的外壁之间安装有弹簧,弹簧的一端扣入定位片内则面,另一端顶住导芯外壳的外壁。该弹簧的弹性较小,静止时,定位片卡顶在通腔内壁的限位上。其中,定位片与导芯外壳的外壁之间夹角是锐角。所述主体手柄由手柄及手柄上端的主体组成,主体由对称的左主体和右主体套合在一起组成,主体插套在手柄上的通孔,主体上的通孔与手柄上的通孔导通构成通腔。所述主体手柄与手把的内则面上分别固定有对称的防滑胶皮。防滑胶皮有助于开瓶器使用时,能夹紧瓶嘴。所述空腔长度是30CM至50CM之间。定位是通腔下部内壁上的凸起。采用上述结构的开瓶器突出效果是1)、在通腔下部放置导芯外壳,导芯外壳内安装有螺杆起子导芯,使用时,螺杆起子的螺形锥经螺杆起子导芯上的螺旋通孔导向,螺形锥钻入酒塞时始终保持螺旋方向钻入,使螺形锥很易就钻入酒塞;再者,螺杆起子顶端设置钢珠,钢珠与其上端受力面的金属垫片滑动摩擦,扩大滑动力,有助于螺形锥更易钻入酒塞,更有的是,该螺杆起子受力,是由板手作用,板手一端铰接主体手柄,与板手铰接端相同的一则上还铰接导柱上端,板手利用杠杆原理提动导柱及导柱下端的起子螺杆固定导柱,其省力效果更佳;2)、利用导芯外壳上的两块定位片卡顶在通腔内壁上的凸起,使开瓶器静止时,导芯外壳限位在通腔下部。当酒塞取出瓶嘴时,按压手把,手把上的推杆推压定位片,定位片离开凸起,导芯外壳沿板手上抽方向往通腔上部移动,酒塞随螺形锥上移并逐渐离开瓶嘴进入通腔,被通腔上部顶住,在螺形锥完全脱出酒塞后,酒塞受重力作用,自动跌落,整个操作方便且快速开启,所需时间短;3)、由于手把是铰接在主体手柄的一则,与主体手柄下端形成夹口,该夹口大小可调,该开瓶器使用的适用性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开瓶器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起子螺杆固定导柱、螺杆起子、卡簧及导柱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导柱的放大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自动脱落酒塞的开瓶器,包括主体手柄1、铰接在主体手柄1一则的手把2、安装于主体手柄1上的板手3、与板手3连动的导柱4、固定在导柱4下端的起子螺杆固定导柱5、放置在起子螺杆固定导柱5内的螺杆起子6组成,主体手柄1具有通腔7,通腔7内自上而下放置有导柱4和起子螺杆固定导柱5,导柱4和起子螺杆固定导柱5连接处套有卡簧20,板手3一端铰接主体手柄1,与板手3铰接端相同的一则上还铰接导柱4上端,该铰接是通过板手连接件19下端与导柱4上端铰接,板手连接件19上端与板手3铰接实现,螺杆起子6下端的螺形锥601伸出起子螺杆固定导柱5,通腔7下部放置有导芯外壳8,导芯外壳8具有通孔9,通孔9上设有放置螺杆起子导芯10的限位空间901,限位空间901与螺杆起子导芯9有空隙,螺杆起子导芯10上设有螺旋通孔11,螺形锥601穿过该螺旋通孔11伸出通腔7,导芯外壳8的外壁铰接有定位片12,定位片12顶住通腔7内壁上的定位701,手把2上的推杆201伸入通腔7与定位片12按动接触。所述导芯外壳8由对称的导芯左壳801和导芯右壳802套合组成具有通孔9的壳体,通孔9上下两端开口分别有紧固环13、14。其中,螺杆起子导芯10的上部放有平介子15。上述螺杆起子6顶部有凹孔,凹孔内安装有钢珠16,钢珠16上部凸出螺杆起子6顶部,与钢珠16接触的导柱4下端面上固定有金属执片17,如图4所示。定位片12与导芯外壳8的外壁之间安装有弹簧18,弹簧18的一端扣入定位片12内则面,另一端顶住导芯外壳8的外壁。所述定位片12与导芯外壳8的外壁之间夹角是锐角。上述主体手柄1由手柄101及手柄101上端的主体102组成,主体102由对称的左主体和右主体套合在一起组成,主体102插套在手柄101上的通孔,主体102上的通孔与手柄101上的通孔导通构成通腔7。主体手柄1与手把2的内则面上分别固定有对称的防滑胶皮18。通腔7长度是30CM至50CM之间。定位701是通腔7下部内壁上的凸起。工作原理使用开瓶器时,先把螺杆起子6的螺形锥601对准酒塞上表面,慢慢压下板手3,螺形锥601经螺杆起子导芯10上的螺旋通孔11导向,钻入酒塞,其钻入方向始终保持螺旋方向,使螺形锥601很易就钻入酒塞,当螺形锥601钻入一定深度后,按压手把2,手把2与主体手柄1下部形成的夹口夹紧瓶嘴,手把2上的推杆201推压定位片12,定位片12离开凸起定位701,导芯外壳8沿板手2上抽方向往通腔7上部移动,酒塞随螺形锥601上移并逐渐离开瓶嘴进入通腔7,被通腔上部顶住,待螺形锥601完全脱出酒塞后,酒塞受重力作用,自动跌落,整个操作方便且快速开启,所需时间短。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脱落酒塞的开瓶器,包括主体手柄(1)、铰接在主体手柄(1)一则的手把(2)、安装于主体手柄(1)上的板手(3)、与板手(3)连动的导柱(4)、固定在导柱(4)下端的起子螺杆固定导柱(5)、放置在起子螺杆固定导柱(5)内的螺杆起子(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兆深
申请(专利权)人:欧阳兆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