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家文专利>正文

软木塞开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755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一体式结构的软木塞开瓶器。由圆筒和螺旋式旋入器构成。其特征是:在圆筒顶部下方设一筒状圆台,圆台围成腔体,圆筒顶部有一观察孔,圆筒上部两侧有两个对称的耳形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成本低,体积小,省力、省时、便携。(*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启以软木塞密封的瓶口或其它容器口的开瓶器。由于软木塞密封性能好且无毒,故酒类、饮料、药品等多用软木塞密封。目前市场上有两种软木塞开瓶器一类是带手柄的旋入式开瓶器,在手柄下端紧固一旋入器,在使用时将螺旋旋入器对准软木塞中心,转动手柄,旋入软木塞中,再用力拔手柄将软木塞拔出,此种开瓶器虽结构简单,但开启费力,易将软木塞拔断,致使另一段软木塞残留于瓶口内。另一类是燕式杠杆结构,其中心杆下端设置螺旋旋入器,中心杆上部为丝杠,两侧设一双对称的带齿轮的杠杆,齿轮与中心杆丝杠相啮合,旋入方式同第一类,拔起时压下两侧杠杆,带动中心杆上移使软木塞拔出。此类开瓶器功能稳定、安全,但结构复杂、成本高,操作步骤多。技术专利95202425x、提供了一种手柄式、在螺杆外径上装有提升套筒的开瓶器;使用效果较好,但结构为分体式仍复杂,成本较高,操作步骤也较多。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一体式的、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软木塞开瓶器,平稳安全且省力省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内径稍大于瓶口的圆形筒套的中央固定安装一螺旋式旋入器;圆筒顶部下方设一圈筒状圆台,其内径小于瓶口外径、略大于瓶口内径,以卡住瓶口;圆台包围的圆柱形腔体为软木塞松动后上升进入的空间;圆筒顶部设一观察孔以观察软木塞上升位置;圆筒上部两侧对称设一对耳形把手以便旋进时省力。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保证在旋进结束后使软木塞安全松动、上升、以便轻易拔出,且因具有一体式简单结构,体积小、便携、坚固耐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面图。图中1.圆筒 2.螺旋式旋入器 3.观察孔 4.筒状圆台 5.腔体 6.耳形把手在圆筒(1)的中央固定装有螺旋式旋入器(2),旋入器采用弹簧式结构,圆筒(1)顶端部开设一圆形观察孔(3),圆筒(1)顶部下方周边内侧有一筒状圆台(4),圆台(4)围成圆柱形腔体(5),圆筒(1)上部两侧装有两个对称的耳形把手(6)。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其操作方法是将圆筒(1)套于瓶口上,其旋入器(2)尖端自动对准软木塞中央,扶住耳形把手(6)旋转圆筒(1)旋入器(2)随之逐渐旋入软木塞,直至圆台(4)卡住瓶口,此时继续旋转圆筒(1),旋入器(2)不再前进,而旋力促使软木塞逐渐松动,分离瓶口,徐徐上升进入腔体(5)内,操作者通过观察孔(3)看到软木塞松动上升至一定位置即可停止旋转,轻提圆筒(1),即可将松动的软木塞拔下。权利要求1.一种软木塞开瓶器,包括圆筒、螺旋式旋入器,其特征是为一体式结构,在圆筒顶部下方有一筒状圆台,圆台围成腔体,圆筒顶部有一观察孔,圆筒上部两侧有一对耳形把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瓶器,其特征是圆筒内径略大于瓶口外径,筒长大于软木塞长度,螺旋式旋入器紧固于圆筒顶部中央,圆筒上部侧面有2个对称的耳形把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瓶器,其特征是在圆筒顶部下方有一筒状圆台,圆台内径略大于瓶口内径,小于瓶口外径,圆台围成圆柱形腔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瓶器,其特征是圆筒顶部有一圆形观察孔。专利摘要一种一体式结构的软木塞开瓶器。由圆筒和螺旋式旋入器构成。其特征是:在圆筒顶部下方设一筒状圆台,圆台围成腔体,圆筒顶部有一观察孔,圆筒上部两侧有两个对称的耳形把手。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成本低,体积小,省力、省时、便携。文档编号B67B7/04GK2424186SQ0020101公开日2001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24日专利技术者刘庆河, 王德禄, 陈佩云 申请人:孙家文, 刘庆河, 王德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木塞开瓶器,包括圆筒、螺旋式旋入器,其特征是:为一体式结构,在圆筒顶部下方有一筒状圆台,圆台围成腔体,圆筒顶部有一观察孔,圆筒上部两侧有一对耳形把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河王德禄陈佩云
申请(专利权)人:孙家文刘庆河王德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