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距可调节耕地播种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173275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距可调节耕地播种自动控制系统,贮种筒底部设置多个出料口,根据翻耕播种的行距需要,控制器根据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的位置信号控制播种机构与翻耕机构位置配合,从而调节翻耕机构在贮种筒下方的第一安装轴上的位置,并且将播种机构安装在相应的出料口处,在联合机行走过程中,翻耕机构将土地翻耕的同时,播种机构将贮种筒内的种子播种到翻耕的沟槽中,并且通过耕地机构的第一安装轴带动播种机构进行间歇式播种,实现在沟槽内以预定间距间隔播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距可调节耕地播种自动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行距可调节耕地播种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播种机是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按播种方法,播种机可分为撒播机、条播机和穴播机等。撒播机是使撒出的种子在播种地块上均匀分布的播种机,常用的机型为离心式撒播机,附装在农用运输车后部;条播型主要用于谷物、蔬菜、牧草等小粒种子的播种作业,作业时,由行走轮带动排种轮旋转,种子自种箱内的种子被按要求的播种量排入输种管,并经开沟器落入开好的沟槽内,然后由覆土镇压装置将种子覆盖压实,出苗后作物成平行等距的条行;穴播型是按一定行距和穴距,将种子成穴播种的种植机械,每穴可播1粒或数粒种子,分别称单粒精播或多粒穴播,主要用于玉米、棉花、甜菜、向日葵、豆类等中耕作物,又称中耕作物播种机。每个播种机单体可完成开沟、排种、覆土、镇压等整个作业过程。但是,现有的播种机的种子是即时下播,就有可能会造成空穴的产生。并且通常播种间距不可调节,使得播种机只能进行单一行距的翻耕和播种,造成播种机的适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行距可调节耕地播种自动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行距可调节耕地播种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机架、贮种筒、多个播种机构、多个翻耕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控制装置;机架上设有水平布置的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平行布置且第一安装轴位于第二安装轴下方,第一安装轴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凸起;贮种筒安装在机架上且平行于第一安装轴设置,其一端顶部设有进料口,且底部设有沿轴向分布的多个出料口,每个出料口处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储料管,储料管内设有环形件和阀球,环形件与储料管同轴设置且其外周与储料管内壁固定,阀球位于环形件上方且其直径大于环形件内径且小于环形件外径,储料管外壁设有第一连接结构,贮种筒内部设有沿轴向设置的螺旋送料机构,螺旋送料机构两端分别通过机架支撑;播种机构可滑动动安装在第二安装轴上,第一驱动机构与播种机构连接,播种机构包括输种管、滑块、连杆,输种管包括预储部和下料部,预储部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结构,预储部与储料管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预储部远离储料管一端设有第一开口,且预储部侧壁上设有第二开口,下料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处,滑块位于预储部内且与内壁配合,滑块顶部设有可穿过环形件的顶出部,连杆竖直设置,其顶端穿过预储部的第一开口与滑块固定;多个翻耕机构沿轴向依次安装在第一安装轴上,翻耕机构包括行走轮、凸轮、限位轮,行走轮、凸轮、限位轮可移动安装在第一安装轴上且与第一安装轴同轴设置,行走轮外周设有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翻耕刀具,凸轮位于行走轮一侧,限位轮位于凸轮远离行走轮一侧,限位轮、凸轮、行走轮一起形成用于容纳连杆底端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连杆位于与第一安装轴垂直的同一平面内,连杆底端至凸轮的距离为L1,凸轮的凸块远离第一安装轴一端至凸轮表面的距离为L2,L1<L2,驱动机构与第一安装轴连接;行走轮上设有第一位置传感器,输种管上设有第二位置传感器,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行走轮、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优选地,控制转轴根据第一位置传感器的检测信息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播种机构在第二安装轴上移动至相应位置。优选地,当控制装置根据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判断播种机构与行走轮位置对应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当控制装置根据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的检测信息爱判断播种机构与行走轮位置不对应时,控制装置控制行走轮沿第一安装轴移动。优选地,凸轮的凸块远离第一安装轴一端圆滑过渡。优选地,连杆远离滑块一端圆滑过渡。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出的行距可调节耕地播种自动控制系统,贮种筒底部设置多个出料口,根据翻耕播种的行距需要,调节翻耕机构在贮种筒下方的第一安装轴上的位置,并且将播种机构安装在相应的出料口处,使得播种机构的连杆下端与翻耕机构的凸轮配合,在联合机行走过程中,翻耕机构将土地翻耕的同时,播种机构将贮种筒内的种子播种到翻耕的沟槽中,并且通过耕地机构的第一安装轴带动播种机构进行间歇式播种,实现在沟槽内以预定间距间隔播种。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行距可调节耕地播种自动控制系统,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根据耕种需要能够调节翻耕机构之间的间距,并且通过第一安装轴带动播种机构进行间歇式播种,能够在土地上进行多沟槽翻耕同时实现在沟槽内以预定间距间隔播种,防止漏播发生,从而大大提高播种效率,降低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行距可调节耕地播种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行距可调节耕地播种自动控制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行距可调节耕地播种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行距可调节耕地播种自动控制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和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行距可调节耕地播种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机架1、贮种筒2、多个播种机构、多个翻耕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控制装置;机架1上设有水平布置的第一安装轴31和第二安装轴32,第一安装轴31和第二安装轴32平行布置且第一安装轴31位于第二安装轴32下方,第一安装轴31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凸起;贮种筒2安装在机架1上且平行于第一安装轴31设置,其一端顶部设有进料口,且底部设有沿轴向分布的多个出料口,每个出料口处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储料管4,储料管4与贮种筒2一体形成,储料管4内设有环形件41和阀球42,环形件41与储料管42同轴设置且其外周与储料管4内壁固定,阀球42位于环形件41上方且其直径大于环形件41内径且小于环形件41外径,储料管4外壁设有第一连接结构,贮种筒2内部设有沿轴向设置的螺旋送料机构43,螺旋送料机构43两端分别通过机架1支撑;播种机构可滑动动安装在第二安装轴32上,第一驱动机构与播种机构连接,播种机构包括输种管51、滑块52、连杆53,输种管51包括预储部和下料部,预储部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结构,预储部与储料管4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预储部远离储料管4一端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处设有用于限位部,预储部侧壁上设有第二开口,下料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处,滑块52位于预储部内且与内壁配合,滑块52顶部设有可穿过环形件41的顶出部,连杆53竖直设置,其顶端穿过预储部的第一开口与滑块52固定,连杆63远离滑块52一端圆滑过渡;多个翻耕机构沿轴向依次安装在第一安装轴31上,翻耕机构包括行走轮61、凸轮62、限位轮63,行走轮61、凸轮62、限位轮63可移动安装在第一安装轴31上且与第一安装轴31同轴设置,行走轮61外周设有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翻耕刀具64,凸轮62位于行走轮61一侧,限位轮63位于凸轮62远离行走轮61一侧,限位轮63、凸轮62、行走轮61一起形成用于容纳连杆53底端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连杆53位于与第一安装轴31垂直的同一平面内,连杆53底端至凸轮62的距离为L1,凸轮62的凸块远离第一安装轴31一端圆滑过渡,凸轮62的凸块远离第一安装轴31一端至凸轮62表面的距离为L2,L1<L2,凸轮62外周与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行距可调节耕地播种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距可调节耕地播种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贮种筒(2)、多个播种机构、多个翻耕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控制装置;机架(1)上设有水平布置的第一安装轴(31)和第二安装轴(32),第一安装轴(31)和第二安装轴(32)平行布置且第一安装轴(31)位于第二安装轴(32)下方,第一安装轴(31)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凸起;贮种筒(2)安装在机架(1)上且平行于第一安装轴(31)设置,其一端顶部设有进料口,且底部设有沿轴向分布的多个出料口,每个出料口处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储料管(4),储料管(4)内设有环形件(41)和阀球(42),环形件(41)与储料管(42)同轴设置且其外周与储料管(4)内壁固定,阀球(42)位于环形件(41)上方且其直径大于环形件(41)内径且小于环形件(41)外径,储料管(4)外壁设有第一连接结构,贮种筒(2)内部设有沿轴向设置的螺旋送料机构(43),螺旋送料机构(43)两端分别通过机架(1)支撑;播种机构可滑动动安装在第二安装轴(32)上,第一驱动机构与播种机构连接,播种机构包括输种管(51)、滑块(52)、连杆(53),输种管(51)包括预储部和下料部,预储部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结构,预储部与储料管(4)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预储部远离储料管(4)一端设有第一开口,且预储部侧壁上设有第二开口,下料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处,滑块(52)位于预储部内且与内壁配合,滑块(52)顶部设有可穿过环形件(41)的顶出部,连杆(53)竖直设置,其顶端穿过预储部的第一开口与滑块(52)固定;多个翻耕机构沿轴向依次安装在第一安装轴(31)上,翻耕机构包括行走轮(61)、凸轮(62)、限位轮(63),行走轮(61)、凸轮(62)、限位轮(63)可移动安装在第一安装轴(3)上且与第一安装轴(3)同轴设置,行走轮(61)外周设有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翻耕刀具(64),凸轮(62)位于行走轮(61)一侧,限位轮(63)位于凸轮(62)远离行走轮(61)一侧,限位轮(63)、凸轮(62)、行走轮(61)一起形成用于容纳连杆(53)底端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连杆(53)位于与第一安装轴(3)垂直的同一平面内,连杆(53)底端至凸轮(62)的距离为L1,凸轮(62)的凸块远离第一安装轴(3)一端至凸轮(62)表面的距离为L2,L1<L2,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一安装轴(3)连接;行走轮(61)上设有第一位置传感器,输种管上设有第二位置传感器,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行走轮、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距可调节耕地播种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贮种筒(2)、多个播种机构、多个翻耕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控制装置;机架(1)上设有水平布置的第一安装轴(31)和第二安装轴(32),第一安装轴(31)和第二安装轴(32)平行布置且第一安装轴(31)位于第二安装轴(32)下方,第一安装轴(31)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凸起;贮种筒(2)安装在机架(1)上且平行于第一安装轴(31)设置,其一端顶部设有进料口,且底部设有沿轴向分布的多个出料口,每个出料口处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储料管(4),储料管(4)内设有环形件(41)和阀球(42),环形件(41)与储料管(4)同轴设置且其外周与储料管(4)内壁固定,阀球(42)位于环形件(41)上方且其直径大于环形件(41)内径且小于环形件(41)外径,储料管(4)外壁设有第一连接结构,贮种筒(2)内部设有沿轴向设置的螺旋送料机构(43),螺旋送料机构(43)两端分别通过机架(1)支撑;播种机构可滑动安装在第二安装轴(32)上,第一驱动机构与播种机构连接,播种机构包括输种管(51)、滑块(52)、连杆(53),输种管(51)包括预储部和下料部,预储部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结构,预储部与储料管(4)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预储部远离储料管(4)一端设有第一开口,且预储部侧壁上设有第二开口,下料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处,滑块(52)位于预储部内且与内壁配合,滑块(52)顶部设有可穿过环形件(41)的顶出部,连杆(53)竖直设置,其顶端穿过预储部的第一开口与滑块(52)固定;多个翻耕机构沿轴向依次安装在第一安装轴(31)上,翻耕机构包括行走轮(61)、凸轮(62)、限位轮(63),行走轮(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圣林
申请(专利权)人:全椒县汊河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